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西江航道桂平航运枢纽—长洲水利枢纽之间存在约34 km的水位未衔接段,而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选取的江口料场位于长洲枢纽库区回水末端和上游附近滩段。为研究库尾段采砂工程对上游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须同步考虑上游来水和下游库区回水的变化,建立桂平三江口上游黔江河段16 km和桂平枢纽—长洲枢纽约156 km的长河段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分析采砂工程对航道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砂工程实施后上游桂平航运枢纽引航道水位降落0.09 m,布岭沙弯道凸岸侧边滩挖除引起主流一定左偏。整体上,除设计流量外,库尾段采砂工程对航道水流条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江涛 《水运工程》2022,(4):133-137
针对大藤峡水利枢纽因在项目建议书和工可阶段运行方式发生变化而导致枢纽上游航道需整治滩险数量大幅增加的问题,对2种运行方式下的最低通航水位和一期蓄水前后施工水位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最低通航水位和开挖引起的下降值对航道设计方案及投资的影响,以及大藤峡一期蓄水前后施工水位成果.结论为库区航道整治方案受枢纽调度运行方式影响大,在...  相似文献   

3.
自从上世纪90年代的兴起的西江航运建设二期工程建设热潮,在郁江上修建贵港航运枢纽工程筑坝壅水,渠化整治航道,使贵港航运枢纽库容可伸延百里,从上游104公里横县西津水电站,至下游桂平航运枢纽工程形成三个库区航道。自此,从广西南宁至广州854千米长的干线上由原来的仅通航100至200吨货轮的低能航道,成为可常年通航千吨级以上货轮的优质航道。  相似文献   

4.
针对嘉陵江中游龙爪湾受沙石开采影响,采沙坑星罗棋布,局部跌水明显,中枯水弯曲半径仅350 m,水流困弯严重,目前航道尺度达不到渠化后航道等级要求的问题,进行了典型弯道型急流滩险碍航特性、整治参数和整治方案研究,采用现场调查、水文统计、经验公式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得出改善龙爪湾滩通航条件并达到渠化后航道等级的较优整治方案。结果表明,对该类滩险采取筑坝与疏浚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调整河床形态、控制疏浚河底,起到增加航道水深、改善通航流态、保障通航安全的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贺江下游航道优化开发等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贺江下游航道兼有山区河流和渠化河流的特点,枯水季节局部航道出浅,长期以来等级低下,水运发展缓慢,影响了航运效益的发挥。建立了一维数学模型,研究枢纽调度运行条件下贺江下游航道的水位衔接问题、碍航浅滩的长度;并考虑山区河流枢纽渠化河段以及河口入汇自然河段的航道整治宽度、航道疏浚条件下水位的降落程度,分析了贺江航道适宜提高航道等级的可行性与适用条件。最后将碍航浅滩的长度、航道整治宽度和水位的降落程度作为航道优化等级确定的参数,综合确定了贺江下游航道的优化开发等级为Ⅳ级。  相似文献   

6.
李顺超  王斐  章日红 《水道港口》2016,(4):411-415,438
分析了黄河银川段贺兰滩群滩槽、浅滩变化与碍航特性。针对研究河段存在的河宽水散、槽窄水浅、弯曲半径小、主流频繁摆动等问题,确定了"因势利导,枯水整治,固滩稳槽,堵支强干"航道整治原则。建立了该河段航道整治物理模型,对整治工程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河段应低水整治,整治水位不宜过高。以固滩为主要目的兼具整治功能的整治建筑物,其整治水位采用设计水位以上0.5 m。推荐方案试验表明,工程后枯水期水流归槽,航道尺度达到建设标准,航道通航条件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韩江上游(梅江、汀江)航道整治工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江上游梅江蓬辣滩、汀江青溪两日调节枢纽坝下游河道,由于电站无基流下泄,只能利用发电流量通航。该河段来水来沙条件复杂,为达到V(3)航道,因而需通过定床物理模型试验进行航道整治研究。利用恒定流验证非恒定流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然后,针对特殊来流条件下碍航特点提出整治方案,研究表明工程效果良好,且长河段全线挖槽和筑坝对水位的影响很少。这一研究为类似枢纽坝下通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按照《四川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嘉陵江川境内规划14个梯级,2030年实现广元—昭化段达到Ⅳ级航道标准的目标,但是由于《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取消了嘉陵江水东坝枢纽,造成亭子口与上石盘枢纽之间水位不能衔接。亭子口电站设计水位变幅高达20 m,导致库尾存在长约28 km的变动回水区,而该段航道天然来流量很小,仅通过航道整治不能达到规划的Ⅳ级航道标准。因此采用优良河段河相关系法,将整治后的滩险河床断面形态与优良河段建立特征流量下的河相关系,推求不同流量下整治滩险可能达到的稳定航深,从而找到工程河段满足Ⅳ级航道水深标准的最小流量。再根据水文站资料分析此流量出现的时间,结合亭子口电站特征水位回水里程,分航段研究通航保证率,提出亭子口库尾变动回水区达到规划的Ⅳ级航道的流量和保证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合理确定宜宾至重庆河段浅滩的整治水位和整治线宽,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并结合各滩险的具体情况综合确定,整治水位取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以上1.5~2.5 m,整治线宽度取为350~470 m,工程实践效果良好,河段达到Ⅲ级航道标准。同时,分析认为低水整治下通过建整治建筑物来调整河床形态以趋向于优良河段,效果是很有限的。  相似文献   

10.
金一心 《水运工程》1996,(10):132-137
信江航运工程是以航道渠化和疏浚整治为主体的综合性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它包括三个梯级四座枢纽,即界牌枢纽,貊皮岭枢纽,虎山咀枢纽和双港枢纽。渠化自贵溪流口皮阳双156km天然航道,形成三级航道,以疏浚整治等工程治理自双港至湖口148.6km的湖区航道,逐步形成三级航道。  相似文献   

11.
长江渝泸段滩险整治小尺度船模通航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上游泸渝河段,全长270km,为典型的山区河流,河段内滩险众多。在天然状态下,本河段共有碍航滩险52处,其中大多为枯水急流险滩。文中主要以泸渝河段斗笠子滩和城背嘴滩为例分析小尺度船模在滩险整治通航试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闽江潮汐河口汊道浅滩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梓 《水道港口》2005,26(3):172-177
闽江河口属多岛式强潮河口,河道内多有汊道,在汊道口或汊道内均出现有浅滩,水深一般都在2.5 m左右,严重阻碍了船舶的通航,为此对闽江通海航道进行了一期和二期整治。通过整治各浅滩水深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取得了整治工程的成功。文中介绍了闽江河口水文泥沙的形势,并着重介绍了汊道浅滩整治成功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
冲积性河流浅滩整治水位与整治线宽度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民 《水道港口》2005,26(2):83-86
冲积性河流浅滩的形成,多数是与悬移质泥沙冲淤变化有关。因此,其整治水位与整治线宽度的确定,是与悬移质泥沙冲淤平衡的挟沙力所决定。故根据这一原理,导得整治线宽度计算式。  相似文献   

14.
燕子窝水道是长江中游航道重点碍航浅滩段之一,具备顺直分汊的平面特征,分汊口门易形成碍航浅滩,出现散乱型浅滩时碍航程度最为严重。三峡工程实施后,水道出现了不利调整。已建整治工程实施后,关键部位得到守护,但随着三峡工程的影响程度逐渐加深,燕子窝水道仍出现了不利的调整变化,航道条件仍不稳定。通过对已建工程实施前后燕子窝水道河床演变及碍航特性的分析,提出治理思路及方案,并进行结构设计,重点对新老工程衔接进行细化和优化处理,可为长江航道类似整治工程设计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5.
整治水位与整治线宽度及其走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准二维方法,建立航深预报关系式确定整治宽度.同时对整治水位确定的原则及整治线的走向作了论述,几种浅滩的计算结果与整治后的实测值符合良好,整治河段及其上下游实测整治水位的河宽与航深的关系也极为一致。  相似文献   

16.
王建军  张明进 《水运工程》2013,(12):109-114
利用数值模拟手段,针对长江中游藕池口河段、牯牛沙河段典型碍航浅滩,将三峡水利枢纽运用后新的航道整 治参数确定方法应用到具体河段航道整治工程中,对航道整治关键参数进行实践检验,为相关研究提供应用基础。数学模 型计算结果表明:在此种整治参数下,经过典型水文过程后可达到规划的航道尺度,整治工程达到了预期的整治效果,新 的航道整治参数理论成果适用于目前三峡水利枢纽运用后长江中游浅滩的航道整治。  相似文献   

17.
过渡段浅滩具有顺直放宽的特点,因而汛期淤积,汛后虽有冲刷,但仍达不到水深要求,故需采取整治措施。浅碛子是长江上游枯水期典型的过渡段卵石浅滩之一,该滩整治时没有布置整治建筑物,而仅采用单纯疏浚的技术进行治理,通过对其整治效果进行分析,证明对该滩的治理是成功的、合理的。同时通过对水师坝、黑石碛浅滩整治效果的分析,认为对于长江上游山区河流中,某些碍航程度较轻的一般过渡段卵石浅滩也可通过单纯疏浚技术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8.
通州沙与狼山沙之间存在的串沟与通州沙东水道下段浅区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串沟的存在不仅不利于滩体的守护,也会对主流起到一定分散或冲散作用。因此在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建设工程一期工程通州沙段航道整治中,在考虑增强浅区水流动力的同时,必须考虑限制串沟的过流来巩固护滩效果。采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现状滩面串沟分流能力进行分析,通过多方案比选,综合考虑护滩效果、限流导流作用以及投资效率,提出可兼顾固滩稳槽与导流增深双重作用的滩面串沟整治思路,本研究为其它类似滩面串沟封堵及分流河段的整治工程方案探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三峡建坝后荆江重点浅滩河段的变化,以及对航道的影响.本文分析了芦家河、周公堤、天星洲、窑集老、监利、大马洲六个重点浅滩在天然情况下.特别是下荆江系统裁弯及葛洲坝建坝后河床演变对航道的影响.同时提出治理措施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上游弯曲放宽河段卵石浅险滩航道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舟 《港工技术》2010,47(4):29-32
弯曲放宽河段卵石浅滩是长江上游枯期需重点维护的滩险,以往虽对该类型滩段进行了多次整治,但对其碍航机理的认识仍显不足。通过对以往整治经验和模型试验成果的总结和研究认为,在难以彻底改善弯曲汊道航行条件的情况下,可考虑选择直槽整治的方式,采取基建性疏浚和整治建筑物等综合性的枯水治理措施。针对不同型式挖槽断面的水流结构和典型滩险的直槽方案所做的模型试验表明,"窄深型"挖槽断面稳定性相对较好。为满足直槽挖槽的稳定,可采取调整汊道分流比、束窄直槽过水断面等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