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桥梁施工中,需要放样桥梁墩台、桥面的设计高程,传统的水准仪和三角高程放样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采用全站仪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可以仿照常规水准仪的测量方式,不需对中和量取仪器高,通过误差传播定律进行精度估算和分析,此法可以达到国家三等水准要求,完全满足桥梁高程施工放样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红外光测距仪在公路工程中的使用日益广泛。这种先进仪器在基线、导线、放线等方面的测量中,已显示出快速、精确的优越性。但红外光测距仪测得的高程(这种高程属于三角高程)精度如何,可用于哪些方面,现分析如下: H=Ltga+0.42L~2/R ……(1) 式中:H——高差; L——水平距离; a——竖直角; R——地球半径取R=6371000米。 (1)式第二项为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改正。对(1)式微分得: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高程控制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高程控制原则和方法,分析了高程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以某大跨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高程控制为依托,应用桥梁结构分析程序BRCAD,建立计算模型,计算各阶段的理论的高程,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进行参数识别的误差分析和状态预测法进行标高控制,比较合拢成桥后实测高程和理论计算高程,分析了产生偏差的原因,其可供同类的桥型的高程控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GPS高程转换的核心问题就是高程异常计算,本文指出了现有算法的不足,推导出更加完善的连续型积分计算公式。该公式在计算过程中无须人工干预,避免了人为误差的影响,并通过试验分析了山区、高山区不同参考面高程对高程异常计算值的影响。在高程拟合方面,对普通的高程拟合进行了改进,给出了一个附加参数的高程拟合模型,试验结果显示这个改进显著提高了高程拟合精度,更加适用于山区GPS高程转换,并把该理论模型用于现场GPS高程测量与实际高程比较。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高精度全站仪相继应用于工程测量中。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方法也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受地形变化影响较小,在山区、高架桥梁、深基础施工高程放样中具有普通水准仪无法超越的优势。本文首先阐述了三角高程测量原理和特点,结合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在工程测量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说明了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相较于普通水准测量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杨玉龙  张土乔 《公路》2004,(11):60-62
为识别误差,将高程测量系统模型分为高程测量模型和高程测点模型。文中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悬臂施工控制中主梁高程测点模型的系统误差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采取合理措施进行消除。同时分析指出,施工规范中利用主梁顶面高程作为施工控制的质量标准。理论上可行。而实际获取的顶面高程结果可能无效。建议采用主梁底面高程作为施工控制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老集高速公路测量控制点高程发生变化,以至线路复测时,高程闭合差超限的分析,阐述了除正常测量本身所产生的误差外,高程控制点的变化还受气候、地形、土壤、含水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同时指出,造成高程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高程控制桩在冻融过程中产生了冻拔和融沉作用,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8.
ATR技术在杭州湾跨海大桥跨海三角高程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海高程控制测量是现代大型桥梁工程测量的难点,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施工高程测量控制网的建立,以ATR技术为硬件基础,介绍ATR三角高程测量的具体实施方法。经实测数据分析,采用ATR三角高程测量,在多项精度指标上均达到了国家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范群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153-155,M0016,M0017
上海地处太湖流域下游,地区河网密集,地势低洼,跨河桥梁数量众多。由于上海地区地势低洼,桥梁工程梁底高程控制往往与桥梁接坡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通过综合分析片内非通航河道行洪安全、规划堤顶高程、作业船舶通行等方面的需求,根据河道等级提出桥梁梁底高程优化取值建议。以长宁区为例,分析该区桥梁梁底高程合理取值范围,为区域桥梁梁底高程控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广东莲花山隧道工程中采用GPS技术,通过隧道两端洞口布设各自独立的光电三角高程网,运用附加参数、相邻点高程异常差、高程网的高程异常差等拟合法,统一两端洞口控制点的高程系统,避免了在隧道测区洞口两端已有水准点的未知高程系统差对拟合参数的影响。实践表明,在1.6km、2.9km、5.0km长的隧道中.获得的两端洞口的高程系统差精度满足隧道工程的高程控制要求,预示着GPS技术在山区高速公路长隧道的高程控制测量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介绍了机载LiDAR系统的原理及组成,最后就机载LIDAR系统实际高程进行检测,分析其高程的主要误差来源并得出如下结论:(1)在植被比较密集区域,其生成的DEM精度可以达到0.30m;(2)缩短高程参考面间距可有效提高激光点高程模型DEM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从分析高程系统换算的不确定性开始,结合工程实例数据,对高程拟合计算模型的选择和可能达到的预期精度的必要条件作了探讨。接着对影响GPS高程拟合精度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G045线赛果高速公路改建工程第4合同段高程控制中的实际运用情况,使用跟踪杆配合全站仪测量高程,并对其精度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实践证明这一方法进行三角高程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程海帆  胡珊  严志河  李凤尊 《公路》2007,(11):82-85
GPS高程为椭球高,非我们所需的正常高(水准高程)。针对公路的带状特点,提出了通过三次样条曲线和多项式曲线拟合将GPS高程转化为正常高的原理和计算方法,为公路测量提供了一套实用和高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 一、问题的提出在平面交叉口施工现场,要想随时准确地得到任意一点的设计高程是比较困难的。为此通常在施工现场采用圆心法、等分法或方格网法来做竖向高程网控制。然而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必须在施工现场钉出许多高程控制桩,以保证路面的设计高程、路拱成型和平整度的施工质量。但在施工现场人来车往干扰大,况且道路施工都强调要层层碾压,要想持久稳妥地保存许多高程控制桩是很困难的,这就需要反复多次地重复测设和布置高程控制桩,不仅干  相似文献   

16.
由于计算参数、计算理论、计算模型、计算方法与实际条件的差别及施工误差等原因,混凝土梁式桥施工完成后,实际的桥面线形与设计目标不一致,需通过适当调整调平层或铺装层厚度修正目标线形,保证立面线形匀顺。匀顺的立面线形为在设计的凸曲线范围内没有凹曲线,反之亦然。修正方法是测量多个离散点的高程,2个端点的铺装厚度按与接线设计高程一致计算,其余点的初始高程先按最小铺装层厚度计算,然后用逐点判别凹凸性来调整目标高程,再根据目标高程计算铺装层厚度,从而使全桥线形凹凸性一致,调整后的调平层和铺装层厚度在合理范围内。调平层和铺装层施工宜按厚度控制,避免铺装施工过程中高程变化对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滨海工业区竖向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针对长三角滨海区域地势平坦低洼、河网密布、防洪排涝标准偏低的现状,在市政详细规划阶段对新建工业区竖向规划方法进行研究,分别考虑了雨水排除高程要求、蓝线和绿线高程要求以及道路、桥梁、场地高程要求。市政详细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是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基础上对用地高程做更细致的控制,其对于后续设计工作和项目的分期建设、合理控制投资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锋  潘慧敏 《公路》2021,(5):55-59
传统等高线地图较难直观确定地图信息,为使地图更加形象鲜明,提高公路选线设计效率,引进地形图中用颜色来区别地面高程信息的方法,采用电脑程序设计对等高线进行了着色处理.将普通等高线转变为彩色等高线地图,改善了普通等高线地图的图形界面.用颜色来区分高程大小,色调越冷高程越低,色调越暖高程越高.该着色方法为公路选线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9.
GPS高程测量精度能否满足高速公路测量对高程精度的要求 ,是工程测量工作者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结合广惠高速公路工程 ,根据实测数据系统地分析了GPS高程的误差情况 ,论述了GPS高程所能达到的精度。在大地水准面变化比较平缓的测区 ,GPS能达到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针对钢箱梁制造构形确定已有的"矩形法"存在梁段间上下焊缝宽度不一致、"带直角梯形法"存在邻边不等(梁高相等)或梁高不等(邻边长度相等)的不足或缺陷,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研究了这些不足或缺陷的影响及这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提出了新的"等高等邻边梯形法"。针对已有的相位变换法以控制点高程为基本变量,采用普通公式表示,编程略显复杂的不足,提出了以梁段两端高差为基本量、采用传递矩阵形式表示的就位标高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带直角梯形法"适应性远大于"矩形法"。对梁高3.5 m的梁段,"以短直代曲"的拼转角超过0.082度时,"矩形法"确定的制造构形相邻梁段间上下焊缝宽度差超容许的5 mm;拼转角超过1.937度时,"带直角梯形法"确定的梁高差或者邻边差超容许的2 mm,均不再合适。(2)"等高等邻边梯形法"对任意梁高、任意转角梁体各梁段制造构形确定均可以使用。不仅适用顶推,而且适用大节段吊装、悬臂拼装等原位拼装的桥梁。(3)以梁段两端高差为基本变量,以传递矩阵形式表示的待拼梁段就位高程确定方法,拓展了相位变换法的表达形式,编程进一步简化,更直观实用。成果在依托工程中应用,顶推施工过程顺利,并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