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运行平稳性是机车车辆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机车车辆运行平稳性随着速度提高而下降。为了便于设计我国高速铁路机车车辆,本文提出一种估测机车车辆运行平稳性的方法,作为机车车辆在设计过程中优化结构和方案比较的手段。本文以东风9内燃机车为例,分析了各种速度下的平稳性指数,并比较了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
研制了高速铁路轴承专用试验机的测控系统.该系统满足国家铁道关于机车车辆轴箱滚动轴承在轴箱试验机上的热试验和耐久性方法的标准,同时具有转速和载荷的自动控制、能适应不确定的试验规程和试验控制步骤的特点,满足高速铁路轴承的性能检测和模拟试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高速列车是高速铁路的技术核心,是机车车辆现代化的具体载体。如果说高速铁路是现代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则高速列车是机械、电子、材料、计算机、控制等现代技术综合集成的集中体现。根据国务院批准执行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要求,2020年前我国将修建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共计达12000km以上,为此研究高速列车的关键技术,推进我国机车车辆现代化已成为当前摆在铁路科技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2009,(3):27-27
近日,记者从铁道部获悉。2009年我国铁路将继续推进高速铁路、机车车辆、铁路信息化等关键领域技术创新,实现对众多技术创新成果的集成,建立健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2009,(11):37-40
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高速铁路、机车车辆、高原铁路、既有线提速、重载运输等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运输效率世界第一,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铁路进入现代化高速铁路时代,铁路装备水平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现代化通信技术不但在铁路装备升级换代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而且为铁路系统互通、互联和融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现代化通信技术在列车运行指挥调度、机车车辆定位控制、工务、电务、供电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以展望现代化通信技术推进我国铁路现代化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2010,(5):44-44
随着高铁项目的不断上马,多家上市公司的订单纷至沓来。 根据铁道部测算,高速铁路总投资的各项构成中,最大的部分是铁路基础建设部分,包括轨道采购与铺设,桥梁、隧道、车站的建设等,约占40—60%;其次是机车车辆的购置,包括铁路机车、车辆的整车和配件等,约占10—15%;其余部分包括通信、信号及信息工程、电力及电力牵引供电等,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科协 2 0 0 2年学术年会上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机车车辆专家、沈志云院士以《入世呼唤加快建设京沪高速铁路》为题的学术报告 ,再次呼吁尽早修建京沪高速铁路。从日、法、德等国的经验看 ,高速铁路具有快速、运量大、安全、舒适、准时、节能、环保等优势 ,是 2 1世纪发展地面高速交通的方向。京沪高速铁路涉及的地区包括 3市 4省 ,人口占全国的 2 6.5 % ,GDP占 33.3%。目前京沪间水陆空交通虽有所改进 ,但均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为解决符合 2 1世纪要求的京沪间现代化交通大通道的问题 ,能担此重任的只有高速铁路。中国加入WTO…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在机车车辆滚动振动试验台上,进行机车车辆整车动态模拟试验的原理及方法,在该试验台上能够再现轨道的横向和垂向随机不平顺,在实验室内真实地模拟了机车车辆线路运行的状态,为进行机车车辆试验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将可视化、三维建模等技术引入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中,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在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计算核模块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面向对象的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的计算机仿真方法及相应的模型解释和标识机制,成功地形成了一个以三维可视输入输出,并与核心模块有机结合的机车车辆轨道动力学分析综合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机车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的机理。利用LabVIEW软件和相关硬件,设计了一种机车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结合某一型号机车轮对,利用CompactDAQ和NI9233加速度采集模块采集滚动轴承振动信号。根据滚动轴承机理,振动信号包含滚动轴承故障信息。因此,运用小波变换函数,对振动信号进行时频域分析处理,获取有用的故障特征信息,进而确定故障类型。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方法能准确地找到故障频率,对于机车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机车牵引电动机滚动轴承为例,分析了滚动轴承最佳游隙选择原则、影响轴承游隙的主要因素等,通过综合分析比较得到滚动轴承的游隙.  相似文献   

13.
机车车辆动态模拟和台架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动态模拟技术,包括实物模拟、计算机模拟和混合模拟,在机车车辆研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给出了模拟技术和对象以及研究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计算机模拟对机车车辆方案进行仿真分析来优化结构和悬挂参数,用实物模拟或混合模拟研究零部件服役性能,采用全尺寸试验台架对机车车辆样机进行运行模拟,以确定其运行性能。给出了计算机模拟的步骤、实物模拟应遵循的相似原则和混合模拟的实施方法,探讨了机车车辆台架试验方法和试验分类,以及台架试验的应用情况,介绍了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的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和综合参数测定试验台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功能。  相似文献   

14.
科学的列车车底运用计划是实现轨道交通运营秩序顺畅和能源节约等目标的重要保证。在城市轨道交通土地资源合理运用的前提下,协同优化车底运用与维修养护有助于充分利用车底资源。本文以共享车辆基地的多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车底资源运用计划为研究对象,研究基于多线多车辆段基础设施网络的车底运用计划与检修计划的联合编制问题,以车底运用及检修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以车底运用状态和检修累计值为决策变量,考虑车底连接约束、检修约束及车辆段检修能力约束,构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提出一种混合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以某市地铁为例,结果表明,网络运营比单线独立运用的总运营成本减少了8.1%,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通过确定合理的编制周期和车辆段检修功能布局可进一步实现车底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相关部门合理进行车辆段布局及车底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列车通过我国第一条修建在软土路基上的沪宁高铁时,引发的振动特性,以及与邻近的京沪铁路既有线路基段的相互影响,在沪宁线新孟河段进行了现场振动测试.对获得的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处理得到速度时程曲线,从加速度时程、加速度级、速度峰值PPV和1/3倍频程4个方面,分析了高铁线和既有线的振动特性及振动对邻近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沪宁高速铁路高架桥并行京沪铁路既有线路基段列车运行引发的振动,以竖向振动为主;既有线不同机车型号和客货类型对其本身钢轨及轨枕的加速度振级影响很大,但是远处测点的加速度振级值趋向一致;扣件系统和桥墩支座是衰减振动的关键环节.对比现有的国内外规范标准发现,沪宁高铁和京沪铁路既有线路基段列车运行引发的振动对邻近线的结构不会产生明显影响;沪宁高铁过车引发的振动主要集中在31.5 Hz和63 Hz频段,京沪铁路既有线路基段,过车时振动主频随着不同机车类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单条城市轨道线路,分析客流需求、列车时刻表及车底运用之间的密切联系, 以运行安全、资源限制、列车容纳能力等作为主体约束,综合考虑公司运营费用和乘客出行费 用,构建基于客流分布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与车底运用整合优化模型,并采用线性处 理方法,将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模型.最后,以北京地铁亦庄线为实例,利用 ILOG CPLEX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与既有的优化方法相比,本文模型得到的列车运行 计划方案能够更好地节约成本,提高车底利用效率,满足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和运营企业双方 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世界各国发展高速铁路所采用的牵引模式的分析和比较,结合我国国情,指出电力牵引是我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最佳选择,电动车组是高速列车最佳电力牵引方式,并对动力分散式电动车组和动力集中式电动车组进行技术和经济的比较,提出我国发展高速铁路应采用动力集中式电动车组方式。  相似文献   

18.
铁路现代化高速重载的发展对机车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运用振动检测技术对机车辅机轴承故障进行检测,对掌控机车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论文介绍了JL-601A机车走行部检测系统和JL-201A机车轴承便携式检测仪的检测原理,并选用振动加速度有效值及峭度系数作为评判轴承故障的简易诊断依据,对机车辅机轴承故障检测进行探讨与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检修效率,保障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9.
接触网关节式电分相过电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节式电分相是一种适应机车高速运行的新型电分相装置,能消除器件式电分相存在硬点大的问题,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高速电气化铁路均采用了关节式电分相.本文介绍了七跨式锚段关节电分相,分析了过电压的原因,计算了中性线过电压并进行了仿真,最后研究了一种过电压的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20.
5000t级重载列车制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制动定试验台试验及研究。分析了GK阀占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普遍开行5000t级重载列车制动方面的问题,讨论了长大列车初充气、再充气性能与机车供风量的关系,提出了在列车纵向动力学计算中制动缸缓解特性的公式;针对GK型三通阀在长大编组中缓解次序紊乱,首先提出用阶图分析列车缓解时间特性的方法,对缓解波速解释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