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陆  徐安 《汽车生活》2008,(3):78-83
决定去拍照的这一天,恰逢北京冬天的第—场雪,天空也是无比阴暗,行驶在城市拥堵的公路上,到处都是肮脏的车辆,不时从你身边驶过,扬起一阵泥水,心情也是愈发烦闷。索性把车交给同事,沉沉睡去,也不知过了多久,睁开眼睛,我们已身处郊区,曾经多次走过的国道白得刺眼,两旁层峦叠嶂,竟如史诗般宏伟,我摇下车窗,点燃一支香烟,任寒冷的空气割面,仿佛大梦初醒……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运动》2011,(12):120-123
冰冷,坚硬如铁,仿若燃烧过后的陨石。而因为有了它与她的存在,骄傲终究融化,便尝到了浓烈的苦,焦灼的香,无可言说的甜。癫狂不羁,特立独行,流动而沉稳,升腾而动感,闪烁而含蓄,无数次街旁和赛道的疯狂,是它带给我的,超速度的快感使心灵激荡。  相似文献   

3.
晓乐 《汽车与安全》2011,(10):72-74
内蒙,一个神秘的地方。它地处我国内陆深处,横亘东北、华北、西北三北之地,有广袤的草原,充满传奇的悠悠历史,异域般的风土人情,绚丽多彩的文化传统,而像神奇的"宫殿之地"——鄂尔多斯更加令人神往。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就是鄂尔多斯,这里有美丽的草原风光,壮观的库布齐沙漠,神奇的响沙湾,展现民族风情的文化园,威严的成吉思汗陵等。从北京出发,进入G6高速公路,行驶大约94公里便进入G7高速,在保合少大桥转向G0601  相似文献   

4.
井盖的故事     
1960年春天的一天,我们单位几个年轻的考验员,笑传一个消息:我们的刘组长,被李非处长批评了一顿。刘组长是大好人,建国前参加工作,三十多岁,就是爱叨唠,新领的驾驶本,技术不大熟练。李非是公安局交通管理处的处长,从延安过来的,听说上过抗大,当时在北京市的司机队伍里无人不知。因为他经常在司机安全大会上发表演说,不但嗓音洪亮,而且内容贴切,博古论今,风趣幽默,当然主题不  相似文献   

5.
一即便天上下刀子,文弘在下午六点也得准时回家。夏季的鞭杆子雨,就像鞭打快牛,文弘的雅马哈机车似一道闪电从市里南郊的摩托车修理店,到柳河滩上的柳林村,走广前公路七十里地,这个憨实的汉子,每天跑一个来回。摩托车修理店开业已四年,他还是四年前柳林村那副憨气十足、头顶高梁花、一身土气的模样,比起城望那些红男绿女帅哥靓妹更引人多看几眼,不为别的,胯下的雅马哈机车非常扎眼,全市仅此一辆,红白相间的车身,流线型的设计,强劲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一缕思绪飘过,那是机车飞逝的背影。一段音乐响起,那是机车欢快的啸声!或兴奋,或惆怅,或激动,或悲伤,机车是快乐之源!有了机车,你的生活才会更有激情!这就是重车族的誓言!内蒙古赤峰苍狼机车部落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民间车友组织,正当国内各地的车迷组织、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的成立与发展的时候,源于对机车共同的爱好和深厚的感情,在车友们的努力下,顺其自然地组织起了我们这个小团体。最初的发展是在我们这个机车装备店开始的,以此为依托,让车友们有一个可以经常聚会的地方,聊聊天,侃侃车,畅所欲言,更方便的组织活动。各尽所能,也可以玩一下我们自己喜欢的改装,让人们对机车有一些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记得老舍先生在他的名篇《济南的冬天》中这样写到: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是的,济南  相似文献   

8.
潘瑞云 《摩托车》2011,(5):40-45
在发达国家,摩托车早已成为休闲娱乐的道具,是生活方式的标榜,是个性主张的宣言。自第一台粗陋的摩托车问世起,经过100多年的进化,摩托车已经发展得高度成熟,分化越来越细致,种类越来越丰富,不同个性、不同喜好的骑手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车型——激情如火的跑车,特立独行的定制摩托车,招摇张狂的滑胎车,乐山乐水、云游四方的旅行摩托车,威风气派的巡航车,挑战难度的探险摩托车……车如其人,坐驾为骑手亮出了性格的护照!  相似文献   

9.
在《走遍中国》的《徽商》一辑中,对宏村惊鸿一瞥。因此,当我决定在春暖花开的三月去宏村时,我是抱着一个梦想来的,关于桃花源,以及,桃花源里的人家。在 (走遍中国》的《徽商》一辑中, 对宏村惊鸿一瞥。因此,当我决定在春暖花开的三月去宏村时,我是抱着一个梦想来的,关于桃花源,以及,桃花源里的人  相似文献   

10.
武铭 《汽车知识》2012,(11):106-106
对一名车迷而言,如果说超级跑车是梦想,是速度的象征,那么敞篷跑车就是一种诱惑,是自由的代名词。敞篷跑车,是为那些热爱生活,向往自由,渴望挣脱束缚,并且始终坚持自我的人准备的。它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还是一种生活态度。敞篷跑车注定不属于高楼林立的城市森林,它只属于阳光和煦的鲜花小镇,属于海风拂面的滨海大道……驾着一辆敞篷跑车,就是驾驭着一种惬意享受的自由心境。阳光、海风、美景、空气,不一样的道路,映衬着不同类型的敞篷跑车,撩人心魄,引人向往。这些通常只能在好莱坞电影中出现的画面主角,如今星辉车模把这一切带到了车迷们的  相似文献   

11.
张永可 《驾驶园》2008,(8):106-107
还记得5月12日,一个本来普通而又平常的日子,可一切的平静在14点28分被打破,剧烈的震动让无数的人跑出高楼大厦,不知发生了什么的人们纷纷拿出手机,询问家人朋友同事的情况。可是在大地的颤动中通讯中断、电话不通。一切的一切都像在预示着什么,焦急的人们都在讨论着。不久,噩耗从400公里外传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震,大地肆无忌惮剧烈地颤抖着,释放着它的淫威。顷刻之间,山崩地裂,房屋倒塌;顷刻之间,公路阻断,桥梁坍塌;顷刻之间,哭声震天,举国悲怆。  相似文献   

12.
摇滚天堂     
凯世锋 《汽车生活》2010,(8):180-180
试想一下,你坐在车里,风吹在你脸上,听着Kent乐队微辣的摇滚乐,然后漫无目地在高速公路飞驰,当我问你为什么的时候,你也不知所以然。然后又突然感叹世间的美好,感觉就像个小文青。听Kent的作品就会有这些莫名的悲伤,这并非来自歌词,而是音乐本身阐述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可能并没有文字表述的直白,没有影像来的概括,可却是最抓人  相似文献   

13.
赵飞英 《摩托车》2011,(12):48-51
1998年,川崎仿古街车W650面世,主要定位于欧洲和日本市场。质朴简洁的造型,经典怀旧的韵味,可靠的性能,迅速赢得了一批怀旧的粉丝。不过,由于日渐高涨的环保呼声,采用化油器的W650不再能满足日趋严格的排放标准,于2008年停产,让很多复古迷们惆怅不已。好消息终于传来,2011年W650的新一代接班人浮出水面,在继承W650古色古香的造型和韵味的同时,搭载了排量更大的电喷并列双缸,让等候多时的川崎迷们得偿夙愿。  相似文献   

14.
去年,武汉交警在街头便民雨阳篷上推出的交通标语用上网语,很潮很“温柔”很贴心,既有TVB体的“呐,不要说我没提醒你,酒驾呢,是违法的,罚款呢,我也不想的”,又有淘宝体的“亲,酒后不开车,要hold住哟”,还有海子体的“从今天起,做个文明人,不乱丢、不乱扔、不闯红灯”……微博上,这些图片被转发上万次,极受欢迎。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倡导环保的今天,在油价重新开始飙升的今天,在经济依旧低迷的今天,自行车再度被人们想起的时候,时尚的自行车穿衣搭配,也就应运而生了。如果,时装品牌们不能为我们提供专业的"自行车时装"的话,那么,一套年轻运动的时髦男装,就成了自行  相似文献   

16.
张陆  大门 《汽车生活》2009,(3):58-61
在我周围的朋友当中,从来不曾有人对AUDI TT Roadster的设计美感有过任何怀疑,当然,我也同意,因为TT的诱惑的确是难以抵挡。记得有一次,在街上看见一个女人,驾驶一台黑色的TT,车窗摇下,随意搭在窗外的手中掐着一支香烟,若有若无的烟雾,嫣然一笑,百媚横生……  相似文献   

17.
在滇东北的大山里,紧邻乌蒙山系旁,生活着一群智者,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将大地雕凿出一道道色彩斑斓的线条,任意组合,流畅的背后弹奏出如诗如画的乐章,扣人心弦又充满奇幻,使人流连忘返而具有奇观。对这里,我产生了很强的依恋,内心深处,我充满了火热的情感——它是朴实的,又是真诚的。数年间,我驾驶摩托车,曾6次进入它的腹地,满怀深情地记录着它的秀美和艳丽……红土地的妖娆,承载着我太多的梦想,这是一个让我欲罢不能的梦幻之地。  相似文献   

18.
经典Golf     
白色的便装裙上,图案若隐若现,宛如植物的纹路又像是气候图,而其带来的视觉冲击,初而直观,渐进之后更耐寻味,高尔夫运动的清新活力随之展现,也正如高尔夫汽车,看似平凡的外观需要细心品味,然后发现其流露的经典气质,要知道,30年汽车文化积淀才成就了这款紧凑型轿车的翘楚之作,这是它在方便体贴的车型设计,强劲的动力,多功能、个性化的装备之外,四次折桂"年度最佳轿车"的最好理由。  相似文献   

19.
晓才 《驾驶园》2007,(6):107
在欧洲看老外停车,感触颇多. 去意大利的威尼斯、米兰,法国的里昂,德国的慕尼黑,大都是走马观花.总的印象是城市老,建筑物不高,但很整洁、漂亮.街道马路比较狭窄,市中心多数是单行道,很窄的路面一侧甚至两侧专用于停车.中间的行车道仅能通过一辆车.一次在戛纳,一个女孩在路边停车,车身出来一点点,后面的车子就无法通过了.  相似文献   

20.
《汽车生活》2008,(1):168-168
在海外试车,去过西欧大部分国家(东欧倒是没怎么去),美国也经常去,但我最怕的是美国,因为美国的进出境手续十分繁复。虽然美国不少地方的风景确实漂亮,但路都是不太好走,一条笔直的路消失在天涯海角,第一次走这样的路倒是让人感动的,人也好像立时变得豪气千丈,在茫茫天地间禁不住打开车窗狂呼大叫。但过了—个或大半个小时,路仍然是一样的,消失在地平线的点好像从来没靠近过。我开始困了,车也不开,交给同行的朋友来开,自己倒头便睡。睡了一会,起来还是这样,朋友说:"你来开吧。"当然,美国也有其它不同种类的道路,我走过的不多,但曾到过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