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产钢轨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鞍钢、包钢、攀钢钢轨性能和质量检验结果的分析,研究了国产钢轨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非金属夹杂物、低倍组织、轨端淬火等性能指标的现状及其特点,结果表明,国产钢轨的钢质纯净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个别检验样本的轨端淬火质量不稳定、表面质量和尺度精度超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鞍钢、包钢、攀钢钢轨性能和质量检验结果的分析,研究了国产钢轨化学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非金属夹杂物、低倍组织、轨端淬火等性能指标的现状及其特点,结果表明,国产钢轨的钢质纯净度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个别检验样本的轨端淬火质量不稳定、表面质量和尺度精度超标.  相似文献   

3.
尹段泉 《铁道建筑》2022,(11):40-43
针对重载铁路岔区PG4钢轨产生轨端裂纹的问题,通过伤损钢轨及夹板宏观形貌观察和尺寸测量、断口表面宏观微观形貌观测、断口金相组织检验、伤损钢轨理化性能检验等试验分析裂纹类型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结果表明:钢轨伤损类型为起源于钢轨端面的轨腰水平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钢轨端面存在马氏体组织;应对短轨接头端面进行打磨或者端铣处理,对短轨接头进行焊复,加强接头区域养护,综合整治接头病害,严格控制钢轨胶接绝缘接头作业质量,利用大中型养路机械作业恢复道床弹性,从根本上避免钢轨轨端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淬火钢轨的伤损与失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在普碳钢轨伤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淬火钢轨伤损实例的检验结果,综述了淬 轨的伤损特点。为分析和预测淬火钢轨的伤损特点及其原因,简要分析了电感应加热欠速淬火、整体加热油淬火、轧制余热控制冷却等三种钢轨淬火工艺及其性能和质量方面的差异,提出了改进淬火钢轨质量的分析意见。分析讨论了减少轮轨接触疲劳伤损、螺栓孔裂纹、轨底疲劳裂纹的改进措施,并论述了进行淬火钢轨伤损统计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比国内各轨梁厂热轧钢轨的主要生产工艺和设备。从监理工程师的角度,探讨钢轨生产过程的钢坯加热、轧制、预弯、矫直、检测、在线检查、精整加工、轨端淬火以及理化性能检验等各个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和监控方法,以提高钢轨产品整体出厂质量。  相似文献   

6.
对实际伤损钢轨的宏微观形貌、金相、硬度以及探伤等检验分析,确定轨头踏面下4mm~6mm区域存在纵向水平疲劳裂纹是产生全长淬火钢轨伤损的原因。检验分析表明,在轮轨接触剪应力作用下,由于淬硬层区域存在金相组织、硬度过渡不均匀等淬火缺陷,导致轨头内部纵向水平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引起钢轨伤损;在分析基础上,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侯传基 《铁道学报》1990,12(1):82-87
本文介绍50kg/m钢轨全断面感应加热,轨头及轨底同时喷雾冷却淬火的研究,对淬火轨进行一系列试验,并与未淬火轨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淬火轨具有较高的抗断裂性能,而未淬火轨却脆断严重;淬火轨的抗磨损,抗压溃性能均比未淬火轨有明显提高,轨头及轨底经喷雾淬火后,不仅使钢轨达到良好的强韧化效果,还显著地提高钢轨的结构强度。  相似文献   

8.
攀钢钢轨生产过程中发现轨头侧存在隐蔽性线纹缺陷、轨底边缘存在闭合性轧疤缺陷的问题,通过对缺陷形貌和位置的分析,最终确认这些缺陷是由于加热炉内横梁垫块存在烧损造成的结瘤顶伤铸坯引起的,铸坯大面积边角部均存在不同程度伤损,尤其以边角部位置尤为严重,如果这些损伤在后期轧制不能完全消除,对应钢轨轨底上下表面、轨头R13位置就会出现折叠(轧疤、线纹缺陷)。在确认缺陷原因后,通过修改检查方案和制定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了钢轨质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宏观、微观形貌观察,金相、化学成分及低倍检验,分析钢轨核伤的断裂性质及断裂原因。分析结果表明,钢轨核伤断裂为起源于轨头内部的横裂型核伤,轨头内部存在白点缺陷,是导致形成轨头内部横裂型核伤的主要原因。确定钢轨核伤断裂性质及断裂原因,可为预防此类伤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国产PD3钢轨与进口钢轨材质性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按照"时速200km客运专线60kg·m-1钢轨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UIC900A、攀钢PD3及鞍钢PD3的钢轨材质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三种钢轨的化学成分,H,O含量,非金属夹杂物,低倍及显微组织、断裂韧性、裂纹扩展速率、拉压疲劳以及轨底残余应力均符合"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力学性能指标超过规定值,鞍钢、攀钢产PD3轨的KIC基本相当,而UIC900A钢轨的低温KIC稍高于国产PD3钢轨;PD3轨钢的拉压疲劳极限比UIC900A高出约5%;攀钢PD3钢轨轨底残余应力较鞍钢PD3钢轨略高,而UIC900A钢轨最低。另外,进口钢轨的脱碳层深度较浅,攀钢钢轨脱碳层较为稳定,而鞍钢钢轨脱碳层有的炉次超过了"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