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余永江 《中国水运》2010,(7):114-115
高炉煤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作为国际先进技术,因其热功转换效率比同等级规模的常规锅炉燃烧方式的蒸汽单循环发电技术高出约15%,代表了高炉煤气发电技术的发展方向。文中以设计建设一套装机为50MW主燃低热值高炉煤气(BFG)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为例,简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主机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2.
《机电设备》2003,20(5)
一种能将高炉煤气完全回收的技术—北岛炉技术,日前由北京北岛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成功。 该技术能将企业多年来原本放散掉的劣质燃料—高炉煤气完全回收,用作高温加热炉的优质燃料,可为企业节约大量资金。北岛公司是近年来冶金领域贡献卓著的专业化炉窑公司,目前,北岛炉技术已被国内外 50多家企业采用,并获2003年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转摘自《科技日报》 高炉煤气完全回收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传统船用煤气动力装置工作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一种煤气柴油组合机方案。该方案使奥托循环和狄塞尔循环分别在该机的不同气缸中完成,从而克服了传统煤气动力装置的易爆震、怠转性能差等缺点。文章预示了这种组合机的良好性能,可以认为它是发展我国内河煤气动力装置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应用CFD软件对某高炉煤气余热锅炉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余热锅炉内部的流动和温度分布,分析了各部分烟道中的换热情况以及流场对换热的影响。将数值模拟与热力计算数据进行比较,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修正热力计算中影响传热系数相关参数的建议,为提高热力计算的精度提供依据,文中的研究可为同类余热锅炉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设计一种新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与微型燃气轮机底层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结构(SOFC-MGT底层联合循环2),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SOFC-MGT底层联合循环2的仿真模型,并与传统的SOFC-MGT底层联合循环1的系统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SOFC-MGT底层联合循环2的电堆输出功率要低于底层...  相似文献   

6.
《水运工程》2013,(7):34
6月27日,上航局与乌拉圭萨雅格煤气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乌拉圭液化气疏浚合同。中国驻乌拉圭大使馆、乌拉圭萨雅格煤气股份有限公司和上航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签约仪式。工程将于今年8月1日开工,工期18个月,合同总额约4 000万美元。萨雅格煤气股份有限公司由乌拉圭能源领域的UTE和ANCAP两家国有公司(双方各占50%的股份)  相似文献   

7.
《船艇》1989,(7)
该锅炉适应各个地区不同燃料的需要,可以烧煤、液化气、煤气、木柴等。此炉型燃烧部分如做成仔母炉的形式,可具有土暖气、淋浴、做饭、烧开水、烧温水等多种功能。做土暖气使用时,可以实现冷、热水自动循环。此炉特点是:自来水进入炉腔以后,一  相似文献   

8.
利用模块化建模的方法建立了由单轴燃气轮机和双压余热锅炉所组成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及进气冷却系统的数学模型。量化分析了进气温度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性能的影响,以及采用溴化锂制冷和喷雾技术冷却进气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性能的改善程度。结果表明,两种进气冷却方式都能有效提高联合循环机组的输出功率和发电效率。我国气候干燥的北方地区以喷雾冷却为宜而温湿的南方地区以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为宜。  相似文献   

9.
发展和应用船舶柴油机热能发电技术是实现航运业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围绕蒸汽朗肯循环、有机朗肯循环、卡琳娜循环和布雷顿循环4种应用于船舶主机烟气余热回收利用领域的热力循环,介绍各循环的基本原理和工质选择,并进行装置效率对比,对以热力循环为基本原理的船舶柴油机热能发电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论文研究认为:有机朗肯循环拥有相对较高的热能回收发电效率,而以S-CO2为循环工质的布雷顿循环拥有更显著的船舶热能回收发电应用前景,在探求可联合“契合点”的基础上建立以“蒸汽-有机朗肯联合循环系统”为代表的两种甚至两种以上循环方式的联合热力循环余热回收发电系统是提升船舶热能发电整体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热力学的基础上,对余热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作出了一组计算结果曲线。根据这组曲线,可以确定舰用 COGAS 装置的最佳循环参数。根据图8,可以选取合适的舰用燃气轮机作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燃气循环装置。  相似文献   

11.
一、舰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COGAS)装置简介燃气轮机动力装置正在世界各国舰船上大量使用。提高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的经济性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研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COGAS)装置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燃气——蒸汽联合循环(COGAS)装置和蒸汽——燃气联合(COSAG)装置不同。它们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COGAS装置中燃气和蒸汽两种工质在热力循环上是联合的。由废气锅炉所提供的蒸汽可以作主推进用,也可用作辅机、发电机的动力,或用于加热、生活等其它用途。用于主推进的蒸汽进  相似文献   

12.
阐述船用燃气轮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从压气机、燃烧室、燃气透平、控制系统、复杂循环、联合循环、材料和工艺技术等角度论述了燃气轮机技术发展趋势,提出船用燃气轮机发展方向是经济、可靠、环保。  相似文献   

13.
联合循环内燃机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循环内燃机组是一种采用可调压缩比值,对置活塞布置高增压发动机与燃气涡轮发动机融为一体,实现联合循环的新型发动机,是一种高效、环保、节能,可使用多种清洁和合成燃料的新颖动力装置。  相似文献   

14.
燃料电池-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系统作为舰船电力综合系统优质动力源,具有传统热机不可比拟的高效性。本文针对燃料电池-燃气轮机底层循环构建数学模型,并对其性能进行仿真研究。目前燃料电池单堆功率相较于微型燃气轮机较小,为实现燃料电池与微型燃气轮机的功率匹配,提出多堆燃料电池与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分析多堆燃料电池与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功率匹配与参数优化,使得系统在不同工况下均保持较高效率。为实现燃料电池-燃气轮机联合动力系统在水面舰艇上的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说计算普遍型式内燃联合动力机理论循环的方程式,并用曲线说明对中间冷却和排气补燃的分析。作者所得结论为在不变的循环参数下,中间冷却和排气补燃都使循环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中的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高炉锰铁实际生产数据(模拟),得到了高炉利用系数、综合焦比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冶炼强度、休风率、焦炭负荷、入炉锰矿品位、锰回收率的一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式,确定了上述各因素对高炉利用系数、综合焦比影响的重要性顺序,为今后高炉锰铁生产预测、决策和调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在某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中首次引入燃-蒸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充分利用陆上终端已建燃气透平发电机排放的高温烟气,组成燃-蒸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将燃气轮机排烟余热进行回收。提升了原有电站的效能,并且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符合国家政策,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援引资料表明,管道输送煤气压缩机站采用蒸汽—燃气联合装置不仅建造成本合理,而且可以有明显经济效果,减少气消耗费用达20%~25%。所示装置原理图,t-i 图,不同工况参数图以及数学关系式可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燃煤煤气灶     
《船艇》1989,(7)
该煤气灶具有自动补充空气的气室,煤气充分燃烧,不受炉压影响的燃烧器。炉膛曲线合理新颖,显热易被带出热扩散少,易于生成CO和H_2。余热产生汽化剂蒸汽。有低温预热区和高温加热区的高效热循环水暖系统。炉底干封不易使蒸汽结露,减少热损  相似文献   

20.
改善码头面层混凝土塑性收缩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混凝土塑性收缩除了与环境温度、湿度、风速以及混凝土表面温度有关外,混凝土组成和配合比也对塑性收缩和开裂产生一定的影响.采用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以及聚丙烯纤维,进行了码头面层混凝土塑性收缩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的粉煤灰对混凝土的塑性收缩的影响不大,与基准混凝土的塑性收缩相当;掺入30%的粒化高炉矿渣粉比基准混凝土的塑性收缩略有增加.提出了控制码头面层混凝土塑性收缩综合防治方法,并在洋山港三期工程中进行了应用,有效控制了码头面层的塑性收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