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地面力学理论和液压传动理论,对采用不同同步方式的单泵多马达液压行走系统的动力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行走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比了行走系统的牵引力、速度和传动效率。结果表明:在单泵多马达液压行走系统同步方式中,电子防滑技术的性能优于同步分流和自有分流技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功率分流液压调速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通过其调速特性分析了系统在保持液力传动传统优势的同时具有较高工作效率的特点。相比于由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组成的普通液压调速系统,功率分流液压调速系统有效的利用了液压传动与齿轮传动的优点,在传递大功率时可以保持较高的传动效率。  相似文献   

3.
电动叉车行走机构的静液压系统一般采用闭式回路,但在有些情况下,采用开式液压系统更便于系统的配置。采用单泵驱动多个执行机构及双级变量泵和双级定量马达配置的开式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各执行机构动作协调、能耗低、行走系统调速范围宽等特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全向侧面叉车主要解决超长超重物资在狭小空间的搬运、堆码等作业问题,行走速度及工作压力变化范围大,需要频繁的带载启动、调整车姿和精确定位,液压马达作为关键执行元件直接影响行走回路的综合性能。鉴于此,根据该车全工况负载、工作压力和传动效率的分布规律和相互之间的制约关系,确定行走回路的驱动方案及马达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型号,然后通过对所选的内曲线径向球塞马达和曲轴径向柱塞马达,在低速稳定性、传动效率、自由轮工况和系统复杂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确定适合该车的液压马达,从而解决驱动系统压力和效率之间的矛盾,提高行走机构全工况范围内的传动效率,实现侧面叉车无级变速、纵横向行驶和微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自动变速器与微混电动汽车的匹配并提高自动变速器的传动效率,设计了双油泵(机械泵与电动泵)液压系统。在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动变速器的冷却润滑需求和液压阀板泄漏的计算模型。基于对双泵液压系统的动态仿真分析,以效率最高为优化目标,设计了为满足流量需求的双泵智能协同供油控制策略。多个典型驾驶循环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最优控制的双泵系统可比传统单油泵系统节油约2.5%。台架试验和整车试验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双泵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1 故障现象笔者单位有 2台宝马BW 2 19D 2型液压振动压路机在使用中先后出现了下列故障 :在进行压实作业过程中突然停顿下来 ,不能前后行走 ,但液压振动却仍然有效。2 故障分析宝马BW 2 19D 2型采用全液压传动方式 ,因此它的振动和行走两大功能由振动柱塞泵和行走柱塞泵提供液压力。根据当时故障的突发性和现场观察 ,即在它突然停止行走之前无任何故障先兆 ,同时也没有任何异响 ,因此可初步确定是行走液压系统出现了故障。进行液压测试后发现两行走液压马达进口无压力 ,行走柱塞泵出口也无压力 ,因此可认定行走部分液压系统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7.
LTS204H全液压单钢轮振动压路机 LTS204H全液压单钢轮振动压路机采用全液压驱动,并设有洒水装置.液压系统采用萨奥行走泵及伊顿摆线车轮马达.行走系统具有可靠的密封设计,能承受高压和正反双向旋转,运转平稳,有最佳的效率和经济性能.洒水系统的设置使这种机型不仅能用于压实沥清路面,也适用于路基和填充材料的压实.该机结构紧凑美观,操作方便,机动灵活;发动机倒置安装的设计,使得维修和保养非常简便.  相似文献   

8.
从行走液压泵及液压马达、行走液压系统的闭式回路、液压行走变速系统、电气系统等部分对Super1800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行走液压系统工作原理进行了全面分析,对此类设备的检查与维修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工程车辆牵引动力学概述及其研究回顾(1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7.2 机械有级自动变速研究状况 机械自动变速器可分为液力自动变速器(AT)~I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动力换档的AT与变矩器一起构成液力自动变速传动系统,用于牵引和运输车辆,机械换档的(ATM)主要用于机械传动的运输车辆。在液压传动的工程车辆上,AT和AMT均可应用.前者用于单马达驱动系统,后者则用于单马达与多马达的驱动系统。  相似文献   

10.
同步分流阀在全液压平地机上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全液压平地机的同步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采用同步分流阀的解决方案;给出了同步分流阀的原理.分析了同步分流阀使用前后对平地机同步性能和有效牵引力的影响,并与其他同步方案进行了比较;得出了样机试验数据曲线与结论,可为同类静液压传动工程车辆的同步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摊铺机设计中主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摊铺机浮动摊铺的工作原理,详细地论述了在摊铺机设计中应主要考虑牵引性能参数的合理匹配,其主参数、发动机、传动方案、恒速控制方案、输料和夯实方案、行走机构方案的选择,以及液压系统和自动调平系统设计中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铣刨机的液压行走系统和铣刨宽度、传动方式与铣削作业系统的进行了分析。在结合发动机特性曲线基础上,探讨了铣刨机发动机功率分配的原则。铣刨机功率分配的原则应为保证各系统功率之和与发动机目标值功率相一致,使机器有最好的动力性、经济性和作业生产率,可以为铣刨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一之 《汽车技术》1997,(11):41-47,60
A340E型变速器由电脑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和变速器机械部分组成,主要适用于丰田MS135系列,MX83系列,MA70系列等车型,这种变速器常见的故障出现在液压系统上。详细地介绍了A340E型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的油泵和阀体的 的检修工艺及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4.
摊铺机行驶系统控制器是影响其作业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摊铺机行驶驱动的液压系统的控制方式进行了分析,对控制器的组成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同时结合各种控制器的特点和摊铺机的工程要求,选用DSP作为该控制器的核心器件.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软土地层基坑工程钢支撑体系压力控制液压伺服反馈控制中施工扰动最终位移的不确定性及其环境风险,研究建立了以扰动位移控制为核心、位移与支撑轴力综合优化的钢支撑液压伺服智能控制方法。提出基于容许位移约束的线性位移变化与支撑力综合优化智能控制模式,并建立相应的施工全过程实时调压技术。构建了基于高精度激光测距和液压监测同步的反馈系统,采用形函数的随机数据误差处理方法,有效防范随机误差带来的反馈控制失误和风险。经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经上海世博通道工程示范应用,位移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内河航道水上运输的发展,使得部分水运内河航道急需升级改造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内河航道水运业的需要。以南河特大桥主桥整体顶升工程为研究对象,研究一种全新的桥梁整体顶升技术来进行升级改造,以满足内河通航需要。运用PLC液压同步控制技术,使同步顶升控制精度为±1.0 mm,从而保证顶升过程的同步性,确保顶升时桥梁上部结构的安全。通过对桥梁顶升方案的比选,选择液压千斤顶顶升、机械跟随千斤顶跟随保护的方式进行整体顶升。由于南河特大桥主桥顶升采用下部承台(盖梁)+上部梁体的顶升方式,结合主桥的结构特点和现场工况,采用两阶段施工的方法,保证桥梁整体顶升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分析设计液压系统油路及各液压阀工作状态,是开发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关键所在。在分析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控制原理基础上,利用液压仿真软件AMESim对其液压控制系统中主要压力控制滑阀进行了建模仿真,阐述了系统中控制参数对液压系统的影响,为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控制软件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Automated and manual transmissions are the main link between engine and powertrain. The technical term when the transmission provides the desired torque during all possible driving conditions is denoted as powertrain matching.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last years show that double-clutch-transmissions (DCTs) are a reasonable compromise in terms of production costs, shifting quality, drivability and fuel efficiency. They have several advantages compared to other automatic transmissions (AT). Most DCTs nowadays consist of a hydraulic actuation control unit, which controls the clutches of the gearbox in order to induce a desired drivetrain torque into the driveline. The main functions of hydraulic systems are manifold: they initiate gear shifts, they provide sufficient oil for lubrication and they control the shift quality by suitably providing a desired oil flow or pressure for the clutch actuation. In this paper,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a passenger car equipped with a DCT is presented. The objective of this contribution is to get an increased understanding for the dynamics of the hydraulic circuit and its coupling to the vehicle drivetrain. The simulation model consists of a hydraulic and a mechanical domain: the hydraulic actuation circuit is described by nonlinear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includes the dynamics of the line pressure and the proportional valve,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ssure reducing valve, pipe resistances and accumulator dynamics. The drivetrain with its gear ratios, moments of inertia, torsional stiffness of the rotating shafts and a simple longitudinal vehicle model represent the mechanical domain. The link between hydraulic and mechanical domain is given by the clutch, which combines hydraulic equations and Newton's laws. The presented mathematical model may not only be used as a simulation model for developing the transmission control software, it may also serve as a virtual layout for the design process phase. At the end of this contribution a parametric study shows the influence of the mechanical components, the accumulator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o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