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速公路软基路堤施工监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成南高速公路工程介绍设置沉降板和侧向位移桩的方法观测路堤沉降和侧向位移。通过对观测数据的整理、分析,合理、有效地对软基路堤施工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2.
陈一统 《中外公路》2006,26(4):34-36
由于软基工程地质条件差,路基填筑超过一定高度时,施工填筑期的稳定安全是路基工程的核心问题,必须合理地控制填筑速度,确保路基沉降和侧向位移满足要求。该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采用设置观测仪器的方法观测路基沉降和侧向位移,通过对数据整理、分析,科学有效地对软基路基施工进行了监控。  相似文献   

3.
赵岩 《公路交通科技》2011,28(6):47-50,61
为弥补公路路堤沉降预测中各现有模型存在的不足,并有效控制高路堤在建设期的稳定性,提出了基于等体积法的路堤侧向位移沉降模型,并推导出了计算公式.采用该公式对高速公路试验段长达1 a的沉降和侧向位移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由侧向位移产生的沉降量约占总沉降量的20%;侧向位移产生的沉降也并非瞬时能完成,也能延续相当长...  相似文献   

4.
高填方路堤结构具有沉降量大、沉降不均匀等特点,极易产生路堤病害。为解决此类问题,文中以十巫北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对绢云母片岩土石混合料高填方路堤在不同工况下填筑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及其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填筑过程中,路堤最大沉降随填筑层厚的增加而增大,而层厚对侧向位移没有明显影响;高填路堤填筑高度与沉降和侧向位移呈正相关,坡脚附近出现了隆起,且隆起值也与填筑高度呈正相关;路堤的沉降和侧向位移随弹性模量的提高逐渐减小,在弹性模量大于15 MPa后,对路堤沉降和侧向位移影响明显变小;路堤的最大沉降量、侧向位移随着路基坡度的减缓而增大;路堤中心沉降和侧向位移随着压实度的增大而减少;现场观测数据验证了模拟的准确性,说明路堤沉降的规律为沉降在前期发展较快,后期逐渐减缓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5.
软基路堤现场观测结果的分析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工程实践,提出软土路基施工时,应通过现场观测其垂直沉降、侧向位移、孔隙水压力等指标,来评价是否满足设计与施工要求,在路堤施工阶段用来制路堤填土速率,保证软基路堤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基于分析塑料板排水法加固软土地基的基本原理,总结归纳了塑料板排水法的施工工艺流程。结合工程施工,选择了现场试验观测断面,通过埋设沉降变形测试元件,分析了地表沉降、地基分层沉降、地表侧向位移以及地基侧向位移随路基填土高度的变化规律,可为全面分析塑料排水板加固地基的作用机理和工作性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超深厚软土地基海堤与桥梁叠交区的沉降使桥墩和桩基产生侧向位移,并对桩基产生负摩阻力。该文通过对某超深厚软土地基的地表沉降、内部分层沉降、侧向位移、内部测斜和孔隙水压力等进行长期观测,获得了详实的监测数据,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超深厚软土地基海堤与桥梁叠交区沉降实际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雷丹  江鹏锐 《路基工程》2022,(1):98-102
依托四川省某软土路基分级填筑工程(5级),通过在路堤中部剖面布设沉降管和在坡脚布设水平测斜仪的方法,监测分级填筑过程中的路基变形指标;采取实测沉降值和单日最大侧向位移双指标沉降控制方案,拟合验算各级填筑的最佳沉降时间节点;计算标准沉降时间对应的单日最大侧向位移并验证其规范性.结果 表明:软土路基在分级填筑施工过程中会发...  相似文献   

9.
文中针对佛山—环西线软基情况,分析了典型断面软基的表面沉降、分层沉降和侧向水平位移等监控观测结果,以为确保软基路段施工期的安全稳定、有效控制工后沉降及保证工程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填方施工过程中软基路堤失稳问题,东莞港口大道采用深层侧向位移、孔隙水压力、地表沉降等多种测试手段进行了软基施工监控,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填筑6.69m的路堤。监测结果表明,实测综合孔压系数及深层侧向位移速率较小,在填土速率控制指标中应以地表沉降速率控制为主。  相似文献   

11.
毛玉顶 《路基工程》2006,(6):124-126
根据设计和参加施工的经验,结合铁路、公路施工特点,总结了路基工程的观测方法,包括路堑位移观测、路堤位移和沉降观测、滑坡监测等,可供类似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冯一峰 《上海公路》2012,(2):135-137
高速公路路基工后沉降控制对后期运营至关重要,崇启通道工程位于软土地基区段,确保路基沉降及位移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是十分必要的,介绍了软土路基填筑施工中,沉降和位移观测的操作过程,提出了软土路基沉降观测的具体方法,总结了利用沉降观测数据控制填筑速率、控制卸载时间,计算沉降土方量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处理某高速公路高填路堤下软弱地基,保证路堤的稳定性,运用有限差分数值软件FLAC3D对采用挖除换填石碴和抛石挤淤两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方式的沉降均满足要求,且与规范法的计算值基本一致;但是抛石挤淤方案因难以确保淤泥全部挤出,从而稳定性不满足要求。通过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及深部侧向位移观测,选用挖除换填的处理方法是可行的,但应严格控制路堤的填筑速率和质量,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鉴于高填方路堤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且在填筑过程中易发生大规模沉降,采用FLAC3D对高路堤施工期的路基中心处竖向沉降和路基坡脚处水平侧向位移进行模拟,分析了影响高路堤施工期变形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路堤中心处沉降量、坡脚侧向位移都随路堤土高度和重度的增加而增大;但随着路堤土弹性模量的增大,路堤中心处沉降量逐渐减小,而坡脚侧向位移逐渐增大,且二者随模量变化的趋势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从高速公路沉降观测要求和现有位移传感器技术出发,合理选用了位移机电转换方式——多圈电位器,研制出软土地基大变形位移计;具体论证了摩擦力对位移计的影响,优化了位移计细节设计,阐述了大变形位移计用于测量软土地基地表沉降和分层沉降的方案.工程应用表明,大变形位移计有效地避免了沉降观测与路基施工相互干扰,降低了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观测效率,精度满足要求.该位移计理论最大量程达1 625mm,适合深厚软土、吹填土等地基沉降观测.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据某高速公路的地质情况以及软土特性,确定了简单观测断面和复杂观测断面两种观测断面。简单观测断面为地表沉降及位移观测,复杂观测断面包括:地表沉降及位移、分层沉降、深层土体位移及孔隙水压力。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新建苏中江都机场为背景,针对沿海地区软弱地基,结合机场工程地基沉降和稳定性要求,采用超载预压方法对站坪地基进行处理,制定现场监测元件布设方案,并实时跟踪观测,分析了地表沉降、分层沉降、孔隙水压力、地下水位、侧向位移在超载预压情况下的变化规律,为相关工程的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G312沪宁段拓宽改建路基拼接技术,对不同地质条件、填土高度等分别采用超挖换填和粉喷桩加固。通过对典型路段地表沉降以及深部侧向位移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表明效果显著,满足了路基拼接控制标准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路堤软土地基变形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林育梁  叶朝良 《公路》2002,(12):35-40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路堤下软土地基的变形特性进行研究 ,探讨了软土层的厚度、荷载大小和加荷速率以及软土层的倾斜等因素对软土地基的侧向变形和竖向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工程实践意义的结论 ,例如 ,试验表明荷载作用下均质软土地基的最大侧向位移一般发生在软土厚度的 0 .2~ 0 .3倍深度处 ,因而施工中以地表观测桩观测的侧向位移来控制施工过程的稳定性的做法值得商榷 ;软土地基发生早期破坏时 ,仍然能承受较大的外加荷载 ,对周围土体的强度提高有利 ,为在软土地基上进行“促动法”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高速公路一侧开挖基坑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GTS软件建立了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基坑开挖施工过程对既有高速公路桥梁桩基的沉降及侧向位移影响,并从结构施工安全角度出发,提出控制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