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考虑配对分解的多港口之间空箱调运,即把整个港口系统分解成多个以两个港口为一组的港口子系统,空箱调运只发生在绑定的两个港口之间,在多阶段期望总成本最优情况下确定整个港口系统的最优空箱调运策略。首先分别在每个阶段每个港口都发生空箱需求和最多一个港口发生空箱需求的不同港口系统下,建立多港口之间的最优空箱调运模型,然后推导出对应的配对分解调运模型,最后通过具体算例验证配对分解调运模型的有效性,并运用蒙特卡洛多重积分法比较在不同空箱租赁成本、调运成本、储存成本、需求波动下配对分解调运模式与其他调运模式的优劣,得出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配对分解调运模式要优于其他调运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确定工程翻新轮胎生命周期系统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工程翻新轮胎成本分析模型、利润分析模型、环境成本-环境利润分析模型,提出了经济评价指标;对生产阶段、运输阶段、使用阶段及再利用阶段(普通翻新、石墨烯增强翻新、机械粉碎、低温粉碎、燃烧分解、燃烧发电等)工程轮胎的成本-利润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工程轮胎生产阶段的成本最高,运输阶段的成本最低;再利用工程轮胎的利润成本比以采用石墨烯增强体增强翻新方式的为最高,采用普通翻新方式的次之,采用燃烧发电方式的最低。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的轨道交通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在“双碳”背景下,高速发展带来的减排压力也与日俱增。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将某半盖挖地铁车站的物化阶段进行单元分解,界定碳排放系统边界,构建出物化阶段的3个碳排放计算模型,定量分析了其物化阶段的碳排放特征及规律。研究发现:半盖挖地铁车站建筑材料生产阶段的碳排放占比为86.29%,建筑材料运输阶段占比为1.84%,施工阶段占比为11.87%。整个物化阶段,车站主体结构碳排放强度总额为3.51tCO2/m2,附属结构碳排放强度总额为1.83tCO2/m2。根据计算结果,从建筑材料生产、运输方式、施工机械和能源使用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节能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预分分解技术的特点,RSP预分解系统的结构,论述预分解技术在改造小型立筒预热器旋窑上的应用。根据现场改造实例论述预分解技术的应用效果和改造方案,分析预分解系统的粘结粘结堵塞难题的成因,给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铁路智能运输系统(RITS )规模大、结构复杂、要素繁多,系统设计难度大.这类系统设计和建设的关键在于采用合理的模型描述系统的结构、数据及相互联系,使得复杂的信息关联简单易懂,便于整个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设计.为降低系统设计复杂程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的RITS逻辑结构分解方法,通过建立模糊关联强度矩阵描述过程间的关联程度,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聚类将RITS逻择结构分解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功能单元,使系统分解过程更为精细和严谨,为系统物理实现及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构建创新组织系统有机性分析框架,据此分别构建企业技术创新、生产运营、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及经济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集2011~2018年机器人行业20家典型企业数据,运用熵值法测度企业子系统及绩效水平,并采用包络分析(产出BCC模型)测算各企业的系统有机性并分解为主观能动性及规模适配性.研究发现:①样本期内机器人企业主观能动性效率始终低于规模适配性效率,机器人企业系统有机性无效率多由主观能动性低效率导致,组织主观能动性提升空间较大;②企业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具有规模提升空间,符合新兴产业成长期特征.  相似文献   

7.
为交通管理、运输定价等阶段中关于交通外部成本定量分析问题提供新思路,基于系统工程构建了交通出行外部损耗成本计算模型。应用系统分析原理揭示系统成本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并将交通出行外部成本分解为时间损耗成本、事故风险成本、环境成本3个系统成本要素;另一方面,利用交通流理论分析了多种出行方式混行条件下所形成的差异交通流,以差异交通流的速度与流量为随机变量构建成本要素的子模型。最后,以桂林市某路段调查数据为算例,探讨了交通外部损耗成本计算模型的应用,计算得到其交通外部成本的价格。算例结果发现,事故风险成本在交通外部损耗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极高,约为92.6%,而交通出行外部损耗成本在交通出行成本中也占了很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8.
针对几何约束系统归约分解中高阶顶点的求解问题,提出高阶低代的低维数值迭代求解算法.通过去除部分约束,使得高阶顶点分解为含有欠约束顶点的低阶求解序列,对求解序列中的欠约束顶点添加虚拟参数变量,以虚拟参数变量的部分迭代求解,替代系统的整体数值求解,提高求解效率和稳定性,算法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样本噪声对客流预测模型的干扰, 结合深度学习理论, 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短时地铁客流预测模型; 将预测过程分为3个阶段, 第1阶段预处理原始地铁刷卡数据, 构建进(出)站客流时间序列, 运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将时间序列转化为一系列本征模函数及残差, 第2阶段利用偏自相关函数确定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 第3阶段基于深度学习库Keras, 完成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搭建、训练及预测; 以上海地铁2号线人民广场站客流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 与代表性的预测模型(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支持向量机、经验模态分解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相比, 经验模态分解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分别将工作日高峰、平峰、全日的进(出)站客流预测精度分别至少提升了2.1%(2.5%)、2.7%(3.5%)、2.7%(3.4%), 将非工作日全日的进(出)站客流预测精度至少提升了3.3%(3.5%), 说明经验模态分解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组合是一种预测短时地铁客流的有效模型; 当预测步长由5 min逐渐增加至30 min时, 工作日高峰、平峰和全日进(出)站客流的平均绝对百分比预测误差分别由14.8%(13.9%)、16.8%(17.4%)和16.6%(17.0%)逐渐降低至7.0%(6.2%)、8.3%(7.5%)和8.1%(7.4%), 说明该方法预测误差与预测步长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思考在高等学校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以思想教育系统化,组织工作制度化为思路,设定机制,由输入阶段、塑造阶段和输出阶段组成,通过先期大学生诚信现状调查,制定诚信教育机制目标体系,设立领导小组和工作队伍,分解工作到各学期组织落实,旨在探索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铁路场站设计以能力放大法赋予其应对不确定因素的能力所存在问题,结合工程设计中的优化设计和现代制造系统中的柔性设计思想,提出了集装箱中心站柔性优化设计是采用优化设计方法,协调中心站系统柔性大小、柔性增值效益以及费用函数三者关系的过程. 运用随机规划方法建立了集装箱中心站优化设计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 最后,以昆明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柔性优化设计为例,对模型及算法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及算法在赋予集装箱中心站应对市场变化的柔性能力方面具有高效和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铁路场站设计以能力放大法赋予其应对不确定因素的能力所存在问题,结合工程设计中的优化设计和现代制造系统中的柔性设计思想,提出了集装箱中心站柔性优化设计是采用优化设计方法,协调中心站系统柔性大小、柔性增值效益以及费用函数三者关系的过程. 运用随机规划方法建立了集装箱中心站优化设计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 最后,以昆明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柔性优化设计为例,对模型及算法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及算法在赋予集装箱中心站应对市场变化的柔性能力方面具有高效和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大跨径预应力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工程控制论的思想, 将预应力连续刚构桥的施工控制视为一随机最优控制问题, 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目标函数及物理模型, 采用卡尔曼最优一步预测, 按确定性的最优控制规律构成闭环状态反馈系统. 同时, 在现场建立计算机工作站, 使计算机对各施工阶段进行调整控制,达到控制的目的. 其成果已在重庆黄花园嘉陵江大桥的施工控制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快速有选择性的实现高速铁路全并联AT供电牵引网的保护,提出了一种基于阻抗特征的联跳保护方案.应用回路电压方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推导了发生故障时变电所、AT所、分区所处的短路阻抗表达式,分析了各处阻抗与故障位置的关系,在变电所、AT所、分区所配置距离Ⅰ段保护,并用联跳命令将同一供电臂的保护构成一个整体的保护方案.当任一供电臂的保护检出故障时,跳开对应的所内断路器,并向同一供电臂的其它保护发送联跳命令,实现供电臂的快速保护.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在故障后100 ms内隔离故障供电臂,同时不中断并联供电臂的供电,实现了保护的选择性和速动性.   相似文献   

15.
平原区低路堤高速公路排水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下挖通道处的排水系统和小于淤积坡度路段路表排水系统。对于下挖通道排水系统,提出了渗井、防雨棚、蒸发池和泵站4种排水方案,并对这4种方案进行了对比和评价。在路肩以及中央分隔带的路缘带设置的纵向集水沟与路基边坡上的急流槽等组成了小于淤积坡度路段路表排水系统。结果表明:防雨棚适用范围广,蒸发池仅适用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泵站可应用于立交或比较重要的通道;小于淤积坡度路段路表排水系统不会发生失稳破坏,经济效益好,不易淤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最优站址选择理论的研究结合我国多跨线桥路段道路实际情况,从运营和交通组织角度论证了在此路段设置立体式BRT中间站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给出了初步的系统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17.
列车运行图铺画与天窗设置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耦合关系,为了达到优化列车运行图结构,合理配置铁路运力资源的目的,在分析天窗与列车运行动态影响关系的基础上,以天窗设置对列车运行线铺画影响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列车运行图与天窗协同优化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考虑问题复杂性,设计了包含初步优化和综合优化的两阶段求解算法.初步优化阶段采用基于专家经验的启发式算法得到列车运行图的大体框架,综合优化阶段利用禁忌搜索算法获取全局最优解.最后以宝成线(阳平关—成都)为例进行有效性验算.结果表明,相较于人机交互编制所得运行图,优化得出的运行图中所有客货列车在途经车站的总停留时间降低了6.19%,共减少1 355 min,其中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在站停留时间分别降低了3.08%和7.40%,减少总时间分别为189 min和1 166 min.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阶段计划的编制效率,针对编组站静态配流字典序多目标累积调度模型,设计了迭代、约束传播和启发式回溯的混合算法.该算法根据多目标的字典序将模型分为3层:第1层为配流成功的出发列车优先级总和最大化,第2层为出发列车车流来源总数最少化,第3层为车辆平均停留时间最短化.每层先通过约束传播算法化简模型、缩小解空间,再通过启发式回溯算法和约束传播技术联合快速求解.上一层的最优解作为下一层的初始解,并动态增加避免上一层目标退化的约束,迭代求解每层的最优解.通过某编组站实际数据验证表明,本算法耗时小于20 s,满足现场对阶段计划编制的实时性要求,且求得的配流方案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高速铁路动车组运用现状进行分析,建立了高速铁路动车组在不固定区段使用条件下周转优化的指派模型,并提出了解决该组合优化问题的蚁群算法,以及动车组使用数量的公式.最后以武广客专为算例,计算出动车组优化运用方案,并铺画了一个车站相关的动车组周转图.通过验证,本文模型和算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合拢段是连续梁施工和体系转换的重要环节,合拢段的设计必须满足合拢段的受力要求,合拢段的施工应满足体系转换时合拢段的受力要求。以一座3跨连续梁为例,阐述合拢段设计及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