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增江大桥于1957年建成,经过四十多年运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病害。本次加固采用多种方法对上部桥面结构和下部结构作处理,并达到了预期效果。本文重点介绍通过设置支撑架的方法,以减小桥梁跨径与跨中挠度,从而达到加固桥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钢筋混凝土结构结合了钢筋和混凝土的优点,在土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自1875年法国建成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数量已异常庞大。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高速发展,桥梁数量的增多,许多桥梁建成通车后不久就出现了问题,给车辆的运行和桥梁的维修带来诸多不便。本文介绍桥面铺装易出现的病害及处理方法,为营运提供良好的道路条件。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世界桥梁大国,各类桥梁遍布。那些坚固结实、造型美观、经久耐用的名桥,有如闪烁的群星.广布于中华大地。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相似文献   

5.
作为桥梁基本形式之一,我国的石拱桥大部分建成于20世纪50~80年代,由于设计荷载等级不高,且受自然灾害、环境变化及交通量增大等不利因素影响,已广泛采用加固提载来满足桥梁的适应性。捞河桥加固工程荷载试验评估可为类似工程的检测评估提供参考、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各地兴建了许多大型的混凝土桥梁。在桥梁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有关因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导致桥梁垮塌的报道屡见不鲜。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混凝土桥梁裂缝的认识,避免工程中出现危害较大的裂缝,对混凝土桥梁裂缝的产生和控制作了较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国公路建设发展的同时,也建成了大量的不同结构的桥梁。有斜拉桥、拱桥、和大跨度悬索桥等。这些桥梁施工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我国的桥梁建设水平已处于国际先进行列。对于大量桥梁的建成,桥梁的检测是直接检验桥梁施工质量的方法,对桥梁投入使用后的维修和加固技术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张芳  连洁  田伟 《北方交通》2007,(7):69-70
近十几年来,随着高等级公路的高速发展,桥梁的数量增多,许多桥建成通车之后不久就出现了问题,给车辆的运行和桥梁的维修带来诸多不便。个别路段桥面铺装就不断出现较大面积的早期破坏,病害主要表现为局部坑槽、角隅破坏、纵横缝两侧啃边、纵向裂缝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交通量的增大以及载重等级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高速公路面临着改扩建的问题,如何在大交通流量下不中断交通进行高速公路桥梁的拓宽加固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以深圳市梅观高速公路拓宽为例,探讨高速公路桥梁的拓宽方法以及加固技术,提出观澜河大桥拓宽加固的方案,可为同类桥梁的拓宽加固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桥梁的荷载密度的增加,许多桥梁建成通车之后.不久就出现了问题,给车辆的运转和桥梁的维修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改善公路通行质量.本市在公路改造中桥面多采用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双结构层铺装.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事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公路交通的大发展和西部地区的大开发为公路桥梁建设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十年来,我国大跨径桥梁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最辉煌的时期。在中华大地上建成了一大批结构新颖,技术复杂,设计和施工难度大,现代化品位和科技含量高的大跨径斜拉桥、悬索桥、拱桥、PC连续刚构桥,积累了丰富的桥梁设计和施工经验,我国公路桥梁建设水平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刚构特大桥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目前看来,我国国内建成较多的大跨桥梁中,绝大部分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这种方式的桥梁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然而这种桥梁也出现了较多的病害,危害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稳定性,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对高速公路刚构特大桥的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与改进,从而提高高速公路的整体运营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修筑技术在我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一些已建成桥梁中出现了种种病害。在总结其病害形式的基础上.探讨维修加固施工监测与控制的重要性.并以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为例.论述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厦其注意事项,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作为快捷运输的公路,也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一条条崭新的高等级公路的建成.一座座桥梁的修建.无不昭示着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腾飞的世纪。作为连接道路的桥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路桥梁造价昂贵.因此,人们在桥梁建设过程中,总是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确保工程质量。尽管如此,公路桥梁长期在自然环境(大气腐蚀、温度、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我国在道路建设投入较大,因为一个城市的发达程度取决于这个城市的的道路建设,二十一世纪对于公路桥梁的建设已经悄然形成一种概念模式,道路管理有关部门积极的为道路桥梁建设问题做出种种措施,尽可能地把路面损坏,桥梁身下沉等问题的发生降到最低。虽然有些问题得以改善,但是就道路桥梁建设中的路基不均匀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出现路面下沉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导致路面结构过度破坏,增加了相应的公路桥梁的维修养护费用,所以从各个角度分析都是一种浪费。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桥梁建设飞速发展,很多桥梁建成后不久就出现病害,因此其耐久性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桥梁结构可靠度是对其安全程度度的评价标准,它包括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三个方面。耐久性不足造成钢筋腐蚀、混凝土剥落以及结构构件损坏。分析了影响桥梁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并从材料、设计、施工、运营等几个方面对提高桥梁耐久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修筑技术在我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一些已建成桥梁中出现了种种病害.在总结其病害形式的基础上,探讨维修加固施工监测与控制的重要性,并以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为例,论述施工监控的主要内容及其注意事项,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钢筋混凝土结构结合了钢筋和混凝土的优点,在土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自1875年法国建成第一座钢筋混凝土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数量已异常庞大。但是.大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提前失效.达不到预定的服役年限。  相似文献   

19.
在桥梁建设的过程中如果对施工的工艺方法控制不当就容易导致一些裂缝的出现。能导致水泥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在桥梁建成通车后车辆的载重超过桥梁的设计荷载、桥梁的温度应力、混凝土自身也会出现一定的收缩、桥梁的地基出现沉降的现象且沉降不均匀等因素综合影响。作者依据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导致桥梁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裂缝预防以及处理的方法,希望对控制桥梁裂缝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悬臂施工工工艺从50年代末发明以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中,大跨度,高难度桥梁的建成,谱写了桥梁建设史的新篇章。该对张皮沟大桥悬臂的施工工艺作了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