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讨论了地铁杂散电流电路元件模型特点,构建了基于电场的杂散电流模型,分析杂散电流的分,估计其可能带来的危害,并以金属腐蚀量作为评估杂散电流危害的直观标准。通过编程对算例进行了求解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地铁工程设计中,考虑钢轨对结构或对地的过渡电阻均匀会造成钢轨电位和杂散电流的泄露情况与设计不符.讨论杂散电流的产生、危害及其相关腐蚀机理,建立均匀电阻下直流供电系统杂散电流分布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对比分析不均匀过渡电阻下的杂散电流分布规律,对具体地铁工程钢轨电位和杂散电流引发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的形成原因、危害和研究现状。根据地铁供电系统的特点,利用离散模型、电流注入法和叠加定理对杂散电流在多列车运行情况下的分布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并分析了轨道纵向电阻对钢轨电位和杂散电流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地铁杂散电流的危害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杂散电流产生的成因和杂散电流对地铁设备、设施等方面的危害,提出地铁杂散电流问题的防治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地铁杂散电流腐蚀机理以及防护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地铁杂散电流腐蚀机理的基础上,给出了杂散电流的危害以及杂散电流腐蚀对象,并详细分析和研究了杂散电流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杂散电流分布受列车运行工况、供电区间长度、钢轨过渡电阻和土壤结构等多因素影响.研究杂散电流的影响因素是防治杂散电流的基础.为了研究土壤结构对城市轨道交通中杂散电流分布的影响,构建含多层土壤结构的杂散电流仿真模型.基于该仿真模型,分析均匀土壤、分层土壤中电阻率、土壤厚度等参数对杂散电流分布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土壤结构会...  相似文献   

7.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产生的原因和杂散电流对城轨设备、设施等方面的危害,提出杂散电流防护设计、施工方案,并根据以往的运营经验提出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防护系统运营维护方案,这对降低运营成本以及消除杂散电流腐蚀带来的危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的防护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杂散电流对供电系统周边的环境和基础设施的危害很大.对杂散电流的防护应采用"以防为主,以排为辅,防排结合,加强监测"的原则.结合多年的现场施工经验,从杂散电流的防护方法、技术原理及杂散电流的监测等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杂散电流的防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杂散电流造成的危害,地铁系统设置多层排流网将杂散电流引回变电所负极。基于多层排流网结构提出新的杂散电流分布模型,并通过网孔法建立了离散解析公式。在新建模型基础上对多层排流网投入运行时的情况进行理论分析。最后通过MATLAB软件仿真研究,提出尽量不多层排流,避免隔层排流的排流原则。  相似文献   

10.
杂散电流腐蚀对城市轨道交通建筑主体结构会产生很大的危害,造成工程上的安全隐患,因此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分析了地铁杂散电流的产生、影响因素,以及杂散电流分布的一般规律,提出杂散电流收集网横截面积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回流长度和走行轨内部平均电流对收集网横截面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3种经典牵引策略思想,建立了不同牵引策略下的列车牵引模型。将回流系统等效为4层结构的平面分布参数电阻网络,建立了地铁杂散电流分布模型。通过牵引供电等效计算,将不同牵引策略下的列车牵引模型与杂散电流分布模型相结合,构建了动态边界条件,得到了不同牵引策略下的杂散电流动态分布模型。在所建立的杂散电流动态分布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杂散电流泄漏总量的计算方法。利用MATLAB软件,对不同牵引策略下的杂散电流动态分布模型进行仿真研究,可为杂散电流的腐蚀防护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析单边供电与双边供电下的杂散电流静态分布模型。根据列车的速度、位置、取流大小等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情况,以轨道-排流网-埋地金属-大地结构的杂散电流静态模型和牵引计算为基础,设计双边供电方式下基于时间-位置-取流变化的杂散电流动态分布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计算求解,实现三维仿真。分析杂散电流和轨电位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分布规律,得出特定位置杂散电流和轨电位随时间的动态分布。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地铁杂散电流场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范围,建立二维地铁杂散电流场数学模型,采用伽辽金有限单元法进行求解,根据有限元控制方程编制求解程序.对存在解析解的圆环域恒定电位场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和计算程序是合理的可行的.对均匀介质、成层介质的地铁杂散电流场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从地铁隧道到周围地下环境的电位都是非线性衰减的;距离地铁隧道越远,杂散电流强度越小;加大地铁隧道附近区域的电阻可以减小地铁杂散电流的影响范围.本文有限元模拟计算结果可作为确定杂散电流防护范围、定量评价地铁杂散电流对周围地下环境影响程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当前,城轨供电回流过程中杂散电流与钢轨电位问题突出,排流装置与钢轨电位限制装置(OVPD)作为杂散电流与钢轨电位的治理设备被广泛采用,但系统运营过程中动态排流与钢轨电位控制仿真方法及分布规律尚缺乏研究。通过建立回流系统动态排流与钢轨电位控制仿真模型,分析多区间多列车动态运行过程中全线钢轨电位与杂散电流动态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单点钢轨电位控制过程中会引起其他位置OVPD连锁动作,还会大大抬高全线杂散电流水平;杂散电流动态排流过程中,全线钢轨电位与杂散电流水平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抬升,因此当前钢轨电位控制与杂散电流排流方法应进一步结合系统多点耦合干扰特性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轨道交通预制板轨道的隔离层材料采用的是高速铁路预制板轨道中的土工布方案,其隔离层材 料的选择和设置并未考虑针对直流牵引制式下的杂散电流防护问题,从而造成部分杂散电流泄露。针对此问题, 提出一种在装配式轨道结构轨道板下采用四羟络合酯喷涂型隔离材料的全新方案,以替代传统的土工布隔离材 料。通过设计相应的室内模型试验方案,对材料的绝缘性能进行测试。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四羟络合酯作为板下 隔离材料,轨道结构的绝缘性能相比土工布有大幅提高,从而能更好地增强直流牵引制式下杂散电流防护能力。 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装配式轨道杂散电流的防护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杂散电流监测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目前存在的杂散电流监测系统进行了分析讨论.给出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的杂散电流测试系统.系统可以实现对杂散电流的自动监测和连续监测.对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世纪大道段的管地电位进行了测试.该段的燃气管道存在较为严重的杂散电流腐蚀,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地铁走行轨杂散电流的存在,会对埋在地下的金属产生电化学腐蚀作用。在实时监测系统中,通过改变电路的结构与电源正极在电路中的接入点,模拟普通走行轨、交叉点、分叉点和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杂散电流,进而分析在不同地质条件下杂散电流对金属的腐蚀情况。通过对实时监测模拟装置中的工作电流的变化,研究杂散电流的大小和分布规律,为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施工和旧线改造过程中削弱或减小杂散电流,提供相关的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普遍采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多变电所多列车并列运行,线路上所有变电所均有可能向各列车供电。针对多区间多列车杂散电流动态分布,建立了多电源叠加的杂散电流分布模型,仿真分析出全线杂散电流、钢轨电位、排流网对地电位等相关参数随时间、位置的变化。所提出的仿真模型及结果可有效应用于直流牵引供电系统回流参数动态规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