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合郑西客运专线水泥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实践,介绍客运专线用水泥土挤密桩处理地基的施工方法及工艺,并通过一系列试验检测其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震 《铁道建筑技术》2013,(Z2):119-122
针对新建准池铁路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分析了本工程黄土的湿陷特点,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处理方法。结合灰土挤密桩在本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重点研究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特点、作用原理、施工等,验证了灰土挤密桩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郑州-西安客运专线是我国在黄土地区新建的第一条铁路客运专线,其黄土隧道最大开挖断面达160 m2,在国内外尚无先例。按要求,应对隧底湿陷性黄土进行水泥土挤密桩加固处理。为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在初衬条件下对凤凰岭隧道隧底湿陷性黄土的挤密桩现场施工振动进行了监测和控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本试验所采取的挤密桩机械设备作业条件下的振动控制参数,为类似条件下初衬黄土隧道的施工振动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郑西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加固处理,介绍水泥土挤密桩应用的工艺流程、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注意事项和质量检验要求.通过质量检验结果说明,水泥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中是值得推广的路基加固技术.  相似文献   

5.
结合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开展应用水泥土挤密桩消除黄土隧道地基湿陷性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得到了桩身材料最佳配比、最优含水量、强度、桩间距、振动及质量检测控制标准等关键技术指标,提出了适用于隧道的水泥土挤密桩施工机械及工艺流程,成果已在郑西客专推广应用,并可供今后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6.
水泥土挤密桩在郑西客运专线新临潼车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水泥土挤密桩在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地区处理效果,为后续类似工程大面积应用提供主要的施工参数。研究结果:通过大量反复的工艺性试验充分证明水泥土挤密桩在处理湿陷性黄土方面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消除了黄土的湿陷性,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同时总结出一套成熟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7.
湿陷性黄土隧道地基加固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凤凰岭、高桥和潼洛川三座黄土隧道地基加固处理的实例,介绍了两种施工工艺不同的水泥土挤密桩和工艺试验,同时根据现场振动监测结果,了解了水泥土挤密桩施工时对隧道支护结构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必要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黄土由于其湿陷性的特殊性质,导致铁路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从而影响铁路安全。本文依托湿陷性黄土路基工程背景,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对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挤密桩桩径对挤密水平范围有显著影响,挤密影响范围可分为充分挤密区、有效挤密区和挤密影响区。桩周土体竖向位移随距桩边距离的增大先迅速增大随后逐渐减小直至为0,在距离桩边约0.7~1.0 D处,竖向位移达到峰值;竖向位移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当深度约为2 m(0.4倍桩长)时土体几乎无竖向位移,随后竖向位移继续增大。一定范围内增大挤密桩直径能显著扩大挤密影响区。依据分析结果得出依托工程最经济、合理的挤密桩直径为0.4 m;根据现场监测数据,路堤施工完毕后路基整体累计沉降量不超过5 mm,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沉降控制是湿陷性黄土区高速铁路建设中的技术难题.本文以郑西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路基试验工程为依托,通过开展沉降变形观测、大型浸水试验、路基沉降预测,对高速铁路技术条件下水泥土挤密桩地基的沉降变形特性、湿陷性消除效果、沉降控制效果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挤密桩最大处理深度一般不超过15 m.本试验场地采用15 m挤密桩处理,恒载预压6个月路基的剩余沉降量便已满足铺设无砟轨道对路基工后沉降的控制要求,浸水后该地基加固层仅出现了极少量的沉降,加固层的黄土湿陷性已完全消除.在湿陷性黄土厚度小于15 m的场地,采用挤密桩处理地基是一种有效的沉降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海英 《铁道勘察》2007,33(2):53-54
针对郑西客运专线湿陷性黄土的特点,提出了水泥土挤密桩地基加固方案。详细阐述了水泥土挤密桩在地基处理中的具体应用及加固效果分析。  相似文献   

11.
山西西北部是我国湿陷性黄土代表区域之一。本文选取在建的山西中南部铁路大通道ZNTJ-1标10个代表性的湿陷性黄土隧道洞口,对其设计和施工进行分析,论述了湿陷性黄土隧道洞口段易滑塌的原因,提出了建设过程中三个主要阶段的相应防治措施,最后强调应用科学态度认知洞口段易滑塌的原因和采用措施。可为类似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铁路客运专线黄土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其工程性质具有特殊性,随着西部地区大规模铁路建设,遇到的湿陷性黄土工程地质问题也越来越多,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常会给施工和通车后的安全运营造成影响。结合郑西客运专线大断面铁路黄土隧道施工,介绍了黄土地区修建大跨度铁路隧道的开挖、支护、防排水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结合包西铁路BXS-2标庆兴隧道的施工实践,论述了根据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施工季节,采取有效的公路改移、地表防排水和加强超前支护后,在湿陷性风积黏质黄土、下穿公路隧道浅埋段采用预留核心土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的施工技术。结果表明,预留核心土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减少了临时支撑的投入,节约了工程材料;可以使用大型机械开挖,各个工序之间衔接紧凑,提高了开挖的速度,缩短了工程工期,降低了工程管理成本,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以后在湿陷性黄土Ⅴ级围岩浅埋地段施工提供了宝贵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合理选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推广DDC法施工经验。研究结果: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柱锤冲扩桩施工参数的选定,施工方案的优选以及试验检测方法,通过试桩确定了最优施工方案,提高了高速铁路路基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5.
结合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潼洛川、高桥、凤凰岭3座大断面湿陷性黄土隧道的施工,分析并总结出地表沉降开裂、拱顶下沉、水平收敛与开挖工序、雨水的关系和变形规律,由此提出大断面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变形控制的措施,并提出控制变形需进一步研究探讨的设计与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建设铺设无砟轨道的高速铁路,国内外尚无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和工程经验。黄土的湿陷变形特性,加大了路基、桥梁、隧道等结构物的沉降,影响铁路的稳定性、安全性等。本文结合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实践,对综合勘察和路基、隧道、桥梁的关键设计技术创新进行总结。研究结论:在黄土勘察中引入"松软土"的概念,补充完善《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国内外首次采用埋入式连续桩板路基结构,解决了基底下部厚层黏性土的长期蠕变引起路基下沉问题;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大断面黄土隧道的设计原则和安全、快速、经济的施工方法;在高烈度震区长联连续梁上采用4组双向式钢轨伸缩调节器设计技术,在渭南北站采用350 km/h通过式车站桥梁与无砟轨道无缝道岔群一体化设计技术。这些创新技术成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的土建工程成套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无振动挤密处理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与民用建设等级不断提升,对工后沉降和变形的控制要求更加严格。在湿陷性黄土区的隧道,既有运营线路及车站,房屋等小空间、狭小场地,以及对施工振动有严格控制要求的施工场地中,现有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及施工设备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据特殊施工要求,研发了竖向静压、竖向倒拔、横向静压的无振动挤密处理设备,进行了现场参数试验和处理效果评价。研究结论:采用竖向倒拔、横向静压的方法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挤密处理时,施工设备能够实现小型化、轻便化和无振动,处理效果能够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通过对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潼洛川、高桥、凤凰岭3座大断面湿陷性黄土隧道的施工,分析与总结出大断面湿陷性黄土隧道Ⅴ级围岩段采用CRD法开挖与施工的施工方法以及合理工序、步长、人员、机械设备配置;分析地表沉降、拱顶下沉、水平收敛与开挖工序、黄土含水量、雨水的关系和变形规律。研究结果:确定出切合实际的进度指标和各个工序的作业循环时间;提出变形稳定性控制的参考指标;结合施工取得的经验教训,总结出大断面湿陷性黄土隧道施工控制变形的措施,并提出需进一步研究探讨的设计与施工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区的地基处理逐渐成为工程设计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本文总结了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区高速铁路路基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在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阻水+挤密桩的新型地基处理技术。同时,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现场试验等研究工作,详细分析验证了该新型地基处理技术的可靠性、实用性和经济性,为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区高速铁路的地基处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大部分地段穿越湿陷性黄土区域,根据现场湿陷性黄土路基挤密桩施工经验,介绍饱和软弱土缩孔、桩底土质为软弱土、遇到地基土质较硬、地下洞穴及地下水渠等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为湿性黄土区域的挤密桩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