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     
《综合运输》2012,(8):90-90
<正>5%目前伦敦自行车出行人群占2%,中心区达到5%,未来目标是37%。18.1%目前,北京市自行车出行在城市交通中的比例为18.1%,至2015年将提高到20%。  相似文献   

2.
数字     
<正>9月22日"世界无车日",由北京市交通委举办的"畅通步行自行车系统,倡导绿色出行"主题宣传活动指出,未来几年,北京将综合施策,畅通步道和自行车道系统。今年年内,北京将完成《北京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简称《规划》)编制工作,以及二环路、三里河、南锣鼓巷、什刹海、奥体中心等"一环八区"步行和自行车系统整治改造工程;公租自行车将达到5万辆规模。到2020年,北京自行车出行比例将从目前的12%上升至18%。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的发展,道路交通资源日益紧缺,伴随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为缓解交通出行紧张压力,满足广大公众出行内需,慢行系统正越来越备受人们的关注与青睐,目前十分流行的共享单车以及传统的公共自行车正是解决城市居民短距离出行的最佳方式。基于以上的问题及出行需求,本文将分析建设城市慢行系统的背景及意义,并初步提出了基于一卡通的公共自行车慢行系统构建模型及其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西安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开放性数据平台以及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公共自行车使用者属性与出行行为之间关系。通过构建Logistic-SEM模型发现,学历、年龄、性格、健康状况、有无汽车是影响居民使用公共自行车的显著性因素。按照重要度排序为:年龄有无汽车健康状况学历性格;其次,构建了可用于预测西安市居民是否会选择公共自行车作为出行方式的Logistic模型。同时,由于居民自身属性的不同在出行目的、骑行路线和使用公共自行车出行原因上存在差异,总的来说,居民属性是影响出行行为的根本,出行目的是出行行为选择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城市公交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提高其对交通方案评价的可靠性,分析了CUBE软件PT模块的运行机理,考虑西安市公共自行车的大规模使用和城市交通模型PT模块中未包含公共自行车出行方式的不足,在原有的PT模块基础上增加了公共自行车接驳和换乘模式,提出了一种包含公交、公共自行车、步行共三种出行方式的改进的公交预测模式。以西安市高新区BRT线路规划为例,对改进的公交预测模式进行了应用。改进前后的预测数据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添加公共自行车模块后,3条BRT线路连接小区的数量分别增加11个、12个、18个,与常规公交的换乘量分别增加7.5%、8.1%、9.3%,全天客运量分别增加9.2%、10.2%、13.6%,准确反应了公共自行车在改善公交接驳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共享单车以"野蛮生长"之势迅速席卷全国,但随之而来的诸多问题也与日俱增,如何才能让其走上可持续的规范化发展道路呢?"我国曾经是世界公认的"自行车王国"。但近20年来,随着机动化的快速发展,自行车出行受到机动化干扰的现象愈发严重,自行车出行分担率急剧下降。然而,自行车出行迎来了一个重大转折点。近几年,伴随着"互联网+"、"共享经济"时代的到来,以ofo、摩拜为代表的共享单车应运而生,带来一场席卷中国公共自行车发展的历史性变革!显然,与传统公共自行车相比,共享单车具有五个优点:一是不用办卡,用手机即可完成借车、还车、缴费等全  相似文献   

7.
<正>尽管伦敦和阿姆斯特丹相比,并不是那么的"自行车友好",但是,据伦敦自行车运动协会(LCC)估计,伦敦每天还是有55万人次骑车出行。并且,每年的9月20日是伦敦的自行车日。在英国,且不说家用汽车顶上或后部挂几辆自行车已非常普遍,人们带辆自行车坐地铁、上火车也很自然,连航空公司都专门规定,为自行车空中托运大开方便之门。许多地方已有一些自行车专用车  相似文献   

8.
未来交通在城市中用自行车代替小汽车出行的五大理由:1)节约空间自行车占用的空间比小汽车少,一辆小汽车在出行和停车时所需的空间大约是一辆自行车的6倍,而往往在高峰时段一辆小汽车里只有1-2个人,所以自行车单位面积的运载量是汽车的3-6倍,需要的停车面积少67%-85%。因此,自  相似文献   

9.
《综合运输》2012,(6):91-92
柏林年轻人出行,更倾向于步行、自行车以及公共交通出行,且德国年轻人的小汽车保有率正在下降。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人们意识到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出行能够改善环境;二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三是小汽车在德国已不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柏林的自行车出行是其成功的案例,柏林正通过自行车网络大规模扩展、公共私人空间自行车停车设施建设及加强沟通交流等措施成为自行车城市。同时配合中心区小汽车交通管理,具体措施包括:停车管理,新的发动机技术和车辆概念(电动汽车)及小汽车租赁,以达到未来城市中小汽车的使用更少、更多样化及更理性。在道路空间再分配上倾向干非私人机动车交通。  相似文献   

10.
业界动态     
<正>·数字·34.5%目前北京公共交通占城市出行的比例已达34.5%,首次超过了小汽车32%的出行比例。预计到2012年,北京公共交通客流量将增加到2800万人次左右,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公共自行车乱停乱放、无序投放现象越发普遍,城市景观和交通秩序遭受严重的负面影响,各大城市紧急叫停车辆投放并颁布停放区设置指引,但收效甚微。究其根源,是在公共自行车发展初期缺少对需求规模与停放空间的合理管控。公共自行车停放区按功能可分为通勤型停放区、休闲型停放区、网络补充型停放区三类;停放区规模应以车辆规模预测为基础,确定以满足通勤出行为目标的合理值和以完全取代自行车出行为目标的理论最大值,并结合典型城市公共自行车规模上限进行校验;最终,确定停放区布局、形式、配套设施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浅谈昆明呈贡新区独有自然气候、地理优势及高铁和地铁投运后自行车交通发展的机遇.通过自行车在交通模式中的使用优势分析表明:①自行车便性、灵活性弥补新区地铁可达性,自行车换乘地铁高效融合其准时、舒适、便捷特性,并有效解决最后1km难题;②改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空间加速新区多模式混合型社区发展,并扩大就业和经济活动空间;③新区高校聚集,大学生主力军将成为自行车文化复兴导火索,加速新区交通模式新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正>共享汽车出行还能乘着风口翩翩起舞吗?逐渐回归理性的共享汽车如何开始新一轮的蜕变?目前还存在哪些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移动互联网时代,谁将拥有智慧出行的话语权?互联网当道,传统出行方式已被颠覆。新能源汽车作为共享出行工具的一大载体,在智能化、环保性、高效性上有着独有优势。近年来,诸多互联网企业、整车企业、科技巨头等,都将目光锁定于共享出行领域,共享汽车出行市场红红火火。  相似文献   

14.
《综合运输》2012,(6):92-92
香港机动化出行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非机动化出行比例较高,很多市民将步行/自行车出行作为主要出行方式。这无形中极大降低了香港的交通拥堵程度。香港经验是:在城市规划上,每个小区基本上都有足够社区设施提供生活所需。因此一般在生活需求上,市民往往只需步行5至15分钟便可往来目的地;政府也鼓励市民以步行的方式往来不同的目的地,以减低市民对交通工具的依赖,  相似文献   

15.
正在机动车数量急剧增长、城市道路拥堵日益严重、环保问题更加突出的今天,推广自行车这一低碳、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是大势所趋。目前,有别于电动摩托车、电动轻型摩托车和普通自行车的电踏车(国外称智慧电单车)在一些发达国家流行起来,在国内也备受关注。近年来,面对越来越频发的雾霾,人们迫切希望系统科学地说明雾霾的成因,并给出解决方案。在后小汽车时代,时时处于红色雾霾警报威胁之下的我国城市该如何求变?把未来的改变从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小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对内交通吸引范围问题,在分析自行车、出租车、公交车、私家小汽车四种中小城市常用交通方式交通出行广义费用的基础上,重点从无私家车交通出行者采用公共交通出行广义费用小于指定阈值和拥有私家车交通出行者出行广义费用小于换乘总费用两种角度出发,提出中小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不同接驳方式吸引半径模型,而后结合城市道路网结构将半径圆形吸引范围修正为符合实际出行的合理吸引范围。最后,运用该模型对金堂县杨家院子综合客运枢纽和大学城综合客运枢纽实例进行吸引范围试算,结果一致,证明模型可行。  相似文献   

17.
公共交通优先才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城市交通普遍存在着出行难、行路难,交通拥挤堵塞、公交车甚至比自行车还慢等问题,致使交通时间成本不断增加、日趋严重,因此,公共交通必须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已成为界上很多国家公共交通规划的一部分。无锁桩式共享单车系统,正经历快速发展,引发了公共自行车领域的变革。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和用户数量的增加,共享单车的过量投放和随意停放问题成为系统运营的阻碍。本研究以北京市共享单车系统的运营数据为基础,采用数据驱动模式,探索用户出行需求的时空分布,提出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热点区域识别和需求预测框架。借助聚类算法实现对热点区域的识别和划分,借助集成学习实现对出行需求的预测。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的平均误差率为6.8%。本研究将在共享单车的空间部署和调度任务的及时安排等方面,为系统运营者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业态,共享单车以便捷的服务、低廉的价格,在解决民众"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的同时,也给公共管理带来了诸多新情况和新课题,亟待公安、城管、交通等部门共同探索解决。共享单车最早可追溯到1965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实验的"Witte Fietsen"(白自行车)公共自行车项目,大量自行车被收集起来,喷涂成白色摆放街面供民众使用,由于大量自行车被损毁和偷盗,该项目后来被迫  相似文献   

20.
BRT开创城市交通畅流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广紧迫 按照国际流行的城市道路管理理念,城市的道路资源不应该是按车分配的,而是按照车辆运载的"人"来分配的,哪种车辆运载的人多,那它就应该享受更多的道路资源.在经济发达国家城市中,公共交通承担市民出行量的60%至80%,少的也有50%,而目前北京市只有24%,同时,小汽车出行的比例在增加,包括出租车在内,已达到31.2%,超过公交所占的出行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