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孙思琪 《世界海运》2022,(11):30-36
针对当代海商法的体系,即海商法应当包含哪些具体的海商法律制度,以及如果对于此类海商法律制度进行梳理与提炼,海商法应由哪些分支构成,采用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借鉴作为东亚法域通说的海上企业法说,提出当代海商法应以海上运输为中心,具体分为五个分支:一是调整海上运输的运输工具和人员等基础条件的船舶船员法;二是直接调整海上运输的海上运输法;三是以海上事故为中心,调整海上事故的损害赔偿、应对事故采取的措施,以及损失分摊和责任限制的海事法;四是调整海上运输的风险分散机制的海上保险法;五是虽然无法构成独立的法律制度,但体现航运活动特殊性的海事纠纷解决特别规则,即海事诉讼时效和涉外海事关系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2.
庄志洪 《航海》2009,(4):27-28
海上运输是世界贸易的主要承载者,世界上绝大多数货物的交付是通过海上运输来完成的。海上运输的背后是无数辛勤劳动的海员,海员驾驶着船舶航行于世界各个地方,身处各种各样、完全不熟悉的法律体系的管辖之下,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海员职业性质非常特别,需要给予特别的法律保护。最近几年,在发生海上事故后,海员被拘留甚至被刑事诉讼的案例时有出现,  相似文献   

3.
刘勇 《中国水运》2003,(5):42-43
各国的海事法以其特有的法律制度促进了世界海上运输和经济贸易的发展.然而,由于各国海事法律规定不尽相同,海事法律关系又具有涉外性,因此,围绕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常常发生许多法律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际海上运输及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如何解决海事冲突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4.
浅谈海商法     
随着国际对外贸易运输的发展和需要,各沿海国家都在发展和壮大本国的远洋船队,海上运输日趋发展。海商法是调整海上运输及船舶有关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法规总称。因此,海商法同其它法律一样有它的主体和客体,海商法的主体仍然是指海上运输中及与船舶有关的各种关系的、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法人和自然人,它的客体是指海上运输的劳务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行为或物(即船舶和货物等)。根据海商法调整的主要法律关系,我们就可以明确了海上运输使用船舶而发生了船舶物权的法律关系,例如船舶所有权、船舶抵押权、留置权等问题。由于经营船舶而发生了运输合同中的法律关系,例如:通过货物、旅客行李和运输而制定运输契约以及通过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年来部分内河船舶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非法从事海上运输,给海上交通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的现状,运用实例分析法,提出海事机构在查处内河船舶非法从事海上运输过程中面临违法主体隐藏在幕后、违法船舶证书不齐、违法行为整改困难、强制措施保障不利等现实执法难题。通过对执法实践的总结分析,力求找出查处内河船舶非法参与海上运输过程中诸多疑难问题,提出法律建议,为整治内河船舶非法参与海上运输提供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远洋运输和沿海运输等海上事业的发展,中国的海商法律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1993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施行及与其相配套的法律、法规的相继制定,标志着中国海商法律制度的确立,不仅对规范和调整海上运输及其它海上事业的各种法律关系,维护当事人各  相似文献   

7.
对液化天然气船海运安全性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林 《航海技术》2004,(5):23-24
此文分析了液化天然气特殊的危险性,探讨了LNG在海上运输时出现的各种事故及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方法。并对如何建立严格有效的LNG船船员培训、评估体系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集装箱内装载危险品进行海上运输时,不仅要如实申报,而且要符合《国际危规》关于危险品包装的标准,符合海上运输的要求,同时还要提供所装危险品的性能及抢救措施。作为集装箱的装箱人一定要配载和积载好箱内的危险品,不能将不宜装载在同一箱内的货物放置  相似文献   

9.
《海商法》生效十年的联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1月7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上会第2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以下简称《海商法》,从1993年7月1日起生效,至今已有10年。它的诞生与生效,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在海运领域里无法可依的状况,极大地促进了国家海上运输与经济贸易的发展,有力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建立与完善我国航运法律体系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9月5日,“中国便利海上运输委员会运作模式”课题审查会在连云港召开,由连云港海事局、南通海事局共同起草的《国际便利海上运输委员会章程》及《中国便利海上运输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制度》通过了交通部海事局的审查,标志着我国便利海上运输委员会运作模式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实施二十周年纪念日。作为调整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基本准则的新中国第一部海商法,曾经历了四十年曲折、漫长的立法过程。这部法律的施行,结束了中国在海商、海事司法实践中和国际航海贸易活动中无法可依的历史,是我国海商法制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法律方面探讨发生海事后船员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旨在唤起从事海上运输工作船员们的法律风险意识,摒弃无依据的“免责”思维,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规避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3.
高波 《珠江水运》2023,(20):22-2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作为促进海上运输和经济贸易发展,调整海上运输关系、船舶关系的重要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以下简称《海商法》)在三十年的实践历程中,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据统计,全球贸易中约90%的货物是通过海上运输来完成的。我们知道海上运输专业技术强、风险大,这就使得海上保险成为必要。目前,我国调整海上保险法律关系的主要有《海商法》和《保险法》。此外,国际海上保险法领域颇具影响力的英国《1906年海上保  相似文献   

15.
动态     
《中国海事》2020,(2):76-76
中国便利海上运输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1月8日,中国便利海上运输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便利委主任刘小明出席会议并强调,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改革开放新形势新要求,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担当作为,提升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共同推进我国便利海上运输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6.
浅谈船舶碰撞的概念及其法律适用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琴 《中国水运》2006,4(11):198-199
船舶碰撞(Collision between Vessels)是指海上运输中发生的非正常事件,直接威胁海上运输的安全.自19世纪蒸汽机钢质船问世之后,船舶碰撞更加引起人们的注意.本篇将重点讨论船舶碰撞的概念及其法律适用原则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港口经营人法律地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际公约以及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对港口经营人概念的相关规定出发,通过对港口经营人法律地位的几种观点的分析,阐述了在我国法律中,港口经营人具有独立合同人法律地位的观点。厘清港口经营人的法律地位,对于切实保护海上运输及港口经营相关当事人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信息公告     
正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9月1日起施行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新修订的法律将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建立健全了与海上运输新形势相适应的安全监管法律制度体系,对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形象都具有重大意义。修订后的《海上交通安全法》共10章122条,  相似文献   

19.
我国石油海上运输安全体系及评价 (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石油安全定义入手,分析石油安全所涉及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石油海上运输安全体系.并对该体系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集装箱海上运输对港口和海上运输环境极其敏感,集装箱班轮运输船舶和挂靠的港口容易受到多种不确定性事件干扰。本文站在集装箱班轮运输公司的角度,在操作层研究当枢纽港受到干扰事件而无法挂靠时,班轮公司的集装箱流恢复问题。本文引入替代枢纽港和多种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海上运输)的选择,以集装箱流恢复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通过Lingo求全局最优解。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模型能为班轮公司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减轻干扰事件对班轮公司的不利影响,提高了班轮公司服务质量以及降低班轮公司的操作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