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汽车电子元件出现故障进行检查时,最重要的是测量数据和故障原因的推理过程:因为电子元件内部的情况不像机械部件能拆开看见,而利用合理的逻辑步骤检测可很快发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的关键工具就是万用表。一般的万用表只能测试电压、电阻、电流,不适于现代汽车电子元件的维修与检测。针对汽车电子元件的维修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汽车保养中,若违反操作规程,轻者造成保养质量下降,重者导致机械事故发生。因此,驾修人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试火法检查汽车电路现代汽车电路与老式汽车电路大不相同,大多数已电子化,如果用试火法检查汽车电路故障,很容易损坏电子元件,扩大故障。因此,检查汽车电路故障,必须使用万用表或专用仪表。  相似文献   

3.
(1)用试火法检查汽车电路.现代汽车电路与老式汽车电路大不相同,大多数已电子化(如:电脑化、集成电路等),如用试火法检查汽车电路故障,很容易损坏电子元件,扩大故障.因此,必须用万用表或专用仪表检查. (2)使用化纤或易掉毛的擦布.用化纤布做擦布,摩擦时容易产生静电,或者产生火花,很容易点燃汽油,造成火灾.易掉毛的棉纱等在擦拭过程中绒毛易粘附在缸体壁内,无法彻底清除.在车辆运行时被润滑油冲刷下来,影响系统的正常润滑,重者会造成事故.  相似文献   

4.
电子控制系统①电子控制模块(ECU)是精密器件。虽然许多故障现象都可能与ECU有关。但其自身故障率很低,因此不要轻易处置ECU,更不要随便打开ECU盖。②电路断路或接触不良是电子控制系统常见的故障,除了某些线路断脱、插接器松动等故障可以用直观法检查外,其他元件均须通过采用高阻抗万用表检测有关测量点的电压和电阻来判断故障部位,而不能用刮火的方法检查线路是否通断。因为在刮火时,电路中的自感线圈产生的瞬间电压会击穿电子元件。  相似文献   

5.
自动空调因良好的舒适性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其电子元件的增多。线路及电子元件故障造成空调系统故障的概率也随之增加,其中不少故障是间歇性故障。因此,如果维修人员对车型线路布置、元件性能参数及相关故障特点不了解。则会给空调系统的检修带来困难。本文以迈腾车自动空调系统为例。列举了2例自动空调系统间歇性故障的诊断过程。供维修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热衰退所谓电子元件热衰退,即电子元件随着工作或工作环境温度的升高其工作性能出现偏差或失效的现象。就车辆而言,其故障特征是车辆冷车开始运行一切正常,长时间运行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出现故障,一旦温度下降,车辆便恢复正常。按照此故障特征判定车辆故障是否因电子元件热衰退引起的非常准确。但是现代车辆上的电子元件那么多,到底是哪个元件热衰退确认起来比较困难。检测电子元件热衰退的有效方法是加热模拟法,即对怀疑元件用电吹风或者热毛巾进行加热,检测加热前后电子元件的性能参数变化,从而判定是否存在热衰退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汽车发动机故障如果持续发生,这种故障称之为持续性故障;发动机故障时有时无,称之为间歇性故障。检测持续性故障,可利用万用表来进行诊断。应用万用表诊断的优点是,可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经验数据,快速而又准确地诊断出故障。特别是在技术资料难以跟上的情况下,用万用表检测诊断是最有效的方法。例如,对于负温度系数的水温传感器而言,其电压输出一般为0.  相似文献   

8.
唐才政 《时代汽车》2022,(4):182-183
在传统的汽车检测维修技术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检测工具是示波器和万用表,而波形观察是汽车检测维修的核心.汽车检修人员在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时,需要提前设置示波器波形,然后根据示波器波形上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分析,确定汽车可能存在的缺陷.万用表主要用于汽车的连续故障维修和检测过程,就目前的工业应用而言,高阻抗数字万用表是汽车维修...  相似文献   

9.
桑塔纳轿车交流发电机在使用与维护过程中,经常遇到交流发电机不发电的故障,在检查与排除的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利用万用表,就能快速、准确地确定故障原因.现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电子控制系统使用维修注意事项1.电子控制单元(ECU)是精密器件,虽然许多故障现象都可能与ECU有关,但其故障率是很低的;因此,在确信与故障现象有关的电路、器件无问题之前,不要轻易地去处置ECU,更不能随便将ECU拆开。2.电路断路或接触不良是电子控制系统常见的故障,除了一些很明显的线路断脱、插接器松动等可以直观检查发现外,大量的接触不良故障须用高阻抗的万用表检测才能做出正确判断。检查时,不能用搭铁试火的办法来检查线路是否通断,因为在搭铁试火时电路瞬间短路,极可能造成电路中电感线圈的自感电动势击穿电子元件的事故。3.在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