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章在简述我国内河干流及港口海事巡航监管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巡航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完善我国内河干流、港口水域海事巡航监管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ACC算法对车辆行驶经济性考虑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基于PSO算法的节能ACC策略.在巡航模式中引入滑行巡航模型,并以油耗为目标,采用PSO算法进行滑行巡航加速度优化.以CarSim车辆模型为基础,建立了节能ACC策略模型,并通过CarSim与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相同的行驶距离情况下,节能ACC...  相似文献   

3.
����ͨ��Ϣ�ɼ������˷ɻ�·���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无人飞机作为城市道路固定交通检测设备的辅助手段,部署无人飞机进行道路交通信息采集,提出了无人飞机的路径规划问题.考虑了无人飞机数量有限,不足以对所有目标进行侦察的情形,建立了以总巡航距离最短、巡航目标数量最多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提出了可行路径的重组方法,构造了求解该问题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构造的算法可以求出无人飞机路径规划的近似最优解,与最优初始可行解相比,总巡航距离减少了13.07%,巡航目标数量增加了41.67%.最后,讨论了无人飞机在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停车者在到达目的地后可能以低速寻找路内停车位,这种巡航行为不仅造成交通拥堵,还增加了能源消耗和环境负担.基于停车者停车选择行为,综合分析停车持续时间、停车后到达目的地的步行时间及停车费用等因素的关系,并且考虑时间价值的影响,建立了路内巡航停车行为模型.模型以停车选择过程的时间价值为基础,定量化描述停车价格对路内停车巡航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停车价格对调节巡航时间具有杠杆作用,非工作出行的巡航时间要长于工作出行.模型有助于解析影响巡航停车行为的关键决策变量,利用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实现停车价格的优化调整,从而引导停车选择行为实现路内停车与路外停车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智能车辆的自适应巡航功能,基于车速跟踪及PID控制理论设计了具有上下两层结构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下层控制器根据上层控制器计算出的期望车速对节气门开度和制动力矩进行协调控制.在保证控制精度的前提下简化了算法.多种工况下的仿真实验表明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汽车的自适应巡航控制是一种先进的辅助驾驶系统,可实现在高速公路和城市交通的全部速度范围内的辅助驾驶.但目前对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的检验一般是通过仿真曲线给出,该方式不够直观.本文基于OGRE图像引擎,搭建了一个效果逼真的三维驾驶仿真平台,该平台能够模拟任意的开车情景,直观有效地检测车辆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算法.最后设计了一种最优pd控制算法,实现了车辆的自适应巡航控制,并在此三维仿真平台上得到验证.实验证明,该三维仿真平台能够模拟任意的开车情景,直观有效地检验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7.
汽车巡航控制系统能自动控制汽车以恒定速度行驶,可降低驾驶员的疲劳、节省燃油、提高行驶安全性。它作为一种主动安全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系统介绍了汽车四种巡航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8.
巡航控制系统是在现代汽车中普遍采用的比较先进的电控装置。文中简要介绍了丰田佳美、凌志轿车巡航控制系统执行器的组成和作用及工作原理,并结合相应的检修实例论述其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相似文献   

9.
水上巡航是海事系统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工作,该项工作的开展对保护水上通航环境、维护通航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巡航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汽车电子巡航控制系统,简称CCS,根据其特点一般又称为"巡航行驶装置"、"速度控制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兼顾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系统的跟踪控制效果和实时性, 提出了基于显式模型预测控制(EMPC)理论的车辆多目标自适应巡航控制方法; 基于车辆间运动学关系建立自适应巡航控制运动学模型, 根据预测控制理论推导预测时域内的跟踪误差预测模型, 并确定车辆安全性、跟踪性、经济性和舒适性等多性能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 运用显式模型预测控制中的多参数规划理论, 将基于反复在线优化计算的闭环模型预测控制系统转化为与之等价的显式多面体分段仿射(PPWA)系统, 通过离线计算获得期望加速度与距离误差、速度误差、自车加速度和前车加速度等状态变量之间的最优控制律, 并设计在线查表的搜索流程, 通过定位当前状态所处分区, 并应用该分区的显式控制律实现自适应巡航控制; 进行了纵向跟踪工况仿真验证, 并与传统MPC-ACC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 在前车正弦加减速工况下, EMPC-ACC控制器单步运算速度比MPC-ACC控制器平均提升了53.51%, EMPC-ACC控制下的平均距离跟踪误差为0.220 3 m, 平均速度误差为0.340 1 m·s-1; 在前车阶跃加减速工况下, EMPC-ACC控制器单步运算速度比MPC-ACC控制器平均提升了72.96%, EMPC-ACC控制下的平均距离跟踪误差为0.331 9 m, 平均速度误差为0.399 1 m·s-1。可见, 提出的EMPC-ACC控制算法在保证纵向跟踪性能的前提下, 有效地提高了自适应巡航控制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2.
4月14日,“海巡31”轮在珠海高栏港海巡基地举行隆重的启航仪式,开赴三亚,执行南海联合巡航任务。根据中国海事局的统一部署,粤、沪、琼三地海事部门在南海举行海事系统史上最大规模的联合巡航活动。广东海事局的“海巡31”及其舰载直升机、“海标32”、和上海海事局的“海巡21”作为此次海空立体巡航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新技术和新装置相继涌现,现代汽车电子巡航控制系统——CCS就是其中之一。本对现代汽车电子巡航控制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检修,作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LS400型矫车巡航控制系统的组成及相应功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最小成本的高度能力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虑了风速对巡航马赫数的影响,研究了最小成本巡航马赫数和基于最小飞行成本的高度能力计算方法,分析了质量、温度与质心位置对高度能力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质量对高度能力影响较大,温度只影响推力限制高度,质心位置只影响过载限制高度。高度计算结果与波音IN—FLT软件计算结果相比,在无风条件下误差不超过1%,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6.
考虑空泡延迟特性的超空泡航行器运动控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超空泡的独立扩张原理,考虑了超空泡的时间延迟特性,在随体坐标系中建立航行器尾部中心指向超空泡中心的空间矢量,提出了可以描述超空泡航行器机动航行特性的运动控制模型。在充分考虑超空泡航行器巡航阶段纵平面为弱机动的基础上,对运动模型进行了无横滚匀速定深直航简化。所得航行器空间运动模型既考虑了超空泡的延迟效应诱发的空泡脱体现象,也兼顾了巡航阶段运动特点的描述,模型封闭,便于工程应用,可作为航行器机动运动控制的对象基础。  相似文献   

17.
7月28日,中国最大的海事巡逻船“海巡01”轮(如图)在武汉顺利下水。该轮是我国第一艘同时具有海事监管和海上救助功能的大型巡航救助船,将在国家管辖的海域范围内执行海事巡航、安全监管、海事取证调查、海上船舶溢油监测、应急处置和海上人命搜寻救助等任务。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卡车队列动力学异构性所导致的系统弦稳定性、内部稳定性以及队列耦合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异构协同自适应巡航系统控制器设计方法,建立了基于前馈多源信息的异构动力学卡车队列闭环耦合系统;考虑由异构车型所构成的卡车队列存在发动机执行器的饱和态异构问题,建立了发动机饱和性和状态约束条件;在上层协同控制器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非线性下层异构发动机扭矩输出控制模型,用于控制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TruckSim中的真实车辆模型;建立了基于三维燃油特性图的车辆能耗模型,用于计算实时车辆油耗和节能性分析;通过频域分析法,结合已知异构动力学参数量化标定了协同自适应巡航系统控制器的增益,确保系统满足弦稳定条件。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同构动力学控制器,异构协同自适应巡航系统控制器可以确保距离误差在-0.01~0.15 m内,优于同构控制器作用下的-0.3~0.5 m,且当领航车进入匀速行驶状态时,跟随车辆能立刻收敛至相同的行驶状态,收敛性能优于同构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卡车队列节油率最大可达8.15%,随着车头时距减小至0.5 s,平均节油率最大可达8.10%。由此可见,多源前馈信息异构控制系统能有效降低车...  相似文献   

19.
汽车巡航控制系统(CCS)能根据行车阻力的变化自动增减节气门开度,驾驶员减少油门踏板踩踏次数就可以保证汽车以设定车速行驶,进而改善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和发动机的排放性能。介绍马自达6轿车巡航控制系统工作模式检测、故障码读取和故障码检测方法,通过该种故障码检测方法,可以有效排除故障,提高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巡航车辆的跟随特性和安全车距控制是ACC控制系统算法的核心。ACC算法采用分层式控制结构,以线性二次型算法为上层控制器核心,根据传感器测得车辆信息进行运算,通过间距控制策略和控制算法得到期望加、减速度;下层控制器以逆车辆动力学为基础,以MATLAB为平台建立节气门和制动力控制模型,得到期望节气门开度和制动力,实现车辆加速、减速运动控制。通过MATLAB和Car Sim联合仿真方式进行仿真实验,对经典线性二次型算法、改进线性二次型算法、综合线性二次型算法3种算法的间距策略进行仿真研究对比。对比3种算法的优缺点,并进行"走-停"工况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更适合车辆自适应巡航特点,具有良好的平顺性与安全性,尤其较紧急制动工况下,停车平稳,提高了乘员舒适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