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船舶工程》2020,(3):I0007-I0007
随着一声汽笛鸣响,“远望7”号船在拖轮的牵引下缓缓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首次奔赴大西洋某海域执行卫星海上测控任务。与有固定航线的远洋商船不同,航天测量船每次执行卫星海上测控任务都会受任务海域位置的影响,经常需要对航线进行调整,每次开辟新航线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拥有“远望1”号至“远望7”号共7艘测量船,目前,只有“远望3”号船曾在大西洋海域执行过任务。  相似文献   

2.
7月24日,结合广州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团体举办的“海上丝绸之路广州发祥地学术研讨会”及迎接“哥德堡”号仿古船来访系列活动,郑明少将《“海上  相似文献   

3.
方新洲 《航海》2004,(1):26-26
澳大利亚海军计划建造新型海上保障船,使其能够在未来10年内服役,以替换“西澳大利亚号”油船和“成功号”辅助补给油船(AOR)。  相似文献   

4.
~~“海上雄狮”——“基辅”号航空母舰@张全跃  相似文献   

5.
“南海二号”是中国海洋石油公司属下的一艘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该平台长108.2m,宽67.36m,高120m,自重9887t,堪称海上巨无霸,已钻井130余口,为我国海上石油钻探立下汗马功劳。“南海二号”平台于2004年12月1日靠泊招商局工业集团属下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的码头修理,这是“南海  相似文献   

6.
《简氏防务周刊》2005年3月9日报道,美国海军将在今年4月底按计划接收试验性高速双体船“海上士”号(FSF—1),然后投入海试。目前,“海上斗士”号高速双体船正在埃弗雷特港进行最后的舾装和一系列测试。  相似文献   

7.
海上升降施工平台及其沉桩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长旭号”海上升降施工平台在我国港口建设施工中的应用情况,介绍海上升降施工平台沉桩和进行其他施工作业。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事》2020,(3):6-6
海上搜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海上救助女神“妈祖”的传说到人们熟知的“泰坦尼克”号海上搜寻,再到如今“马航MH370”“桑吉”轮搜救,随着人们对海洋探索的不断深入,海上搜救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增长。1989年,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成立,负责全国海上搜救工作的统一组织和协调。30余年来,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文化理念,秉承“惠海泽航人本至善”的搜救精神,在海上搜救过程中全力以赴、不遗余力,以最满意的搜救效果回馈最关切的社会期待。本刊将从海上应急体系建设、搜救文化理念塑造、搜救成功案例盘点、国际搜救合作交流等多种角度,展现中国海上搜救发展变迁。  相似文献   

9.
2月17日凌晨,首次进内河港口修理的半潜式海上石油勘探平台“勘探三号”在南通中远船务提前完成所有修理项目,顺利开航。这标志着南通中远船务首次承接修理海洋工程获得圆满成功。 中石化上海海上石油局所属的“勘探三号”是我国于1984年自行研制的第一艘半潜式海上石油勘探平台,此次也是该平台有史以来工程量最大的一次修理。除了  相似文献   

10.
《船艇》2000,(1)
12月,“远望”船队首次远征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圆满完成“神州” 号航天试验飞船海上测试任务。这表明我国航天远洋船队的海上测试水平和综合试验能力实现了新的跨越。  相似文献   

11.
汪洋大海里随波逐流的弃船被人们称之为“海上流浪者”。它们大小不一,姿态各异。小至捕鱼帆船,大至万吨巨轮。有半沉的,有倾侧的,也有底儿朝天的。“海上流浪者”随波迁徙,四海为家。它们能在浩瀚的海洋里持续漂泊数天,数周,甚至数月、数年,直至最后消失在海洋的深渊。“海上流浪者”对行驶中的船舶具有极大的危险性。航船要是在夜间、雪暴或浓雾弥漫的天气和它们不期而遇,凶多吉少。一次,一艘希腊“格拉科斯”号轮船从斯德哥尔摩起锚驶往阿姆斯特丹。黄昏时分,“格拉科斯”号到达北海。突然,正  相似文献   

12.
<正>2023年2月5日,国内首艘2000吨级第四代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白鹤滩”号前往广东阳江海域开展首次施工作业,2月7日晚8时45分,顺利完成首个施工项目。这标志着“白鹤滩”号建造项目正式画上完美句号。中国船级社(CCS)作为船舶检验的“主力军”和“国家队”,在新一代海上利器诞生过程中,全方位精心护航,交出了一份令各方称赞的答卷。  相似文献   

13.
徐华 《中国船检》2012,(4):36-38,114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震惊了国际社会,其影响不亚于“9.11”事件。事故发生的第二年.1913年底.英国政府在伦敦召开了首次国际海上人命安全会议.并推出了之后成为支撑IMO海上法律体系的三大公约之一的《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公约)。  相似文献   

14.
海洋石油开采的重要工程船舶,被称为“海上原油加工厂”的52000吨浮式海上储油船“渤海友谊号”,于1989年4月4日在上海沪东造船厂建造完工,并正式交付拖航。这是我国首次在海洋石油工程的国际招标中中标,并自行设计(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和建造成功的第一艘海洋石油工程船舶。“渤海友谊号”建造成功,为独立自主发展我国海洋石油工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陈安刚 《航海》2006,(5):23
最近,法国政府拨出30万英镑的巨款,授权法国马赛“焦点21”机械制造公司研发高速飞翼船“爱洛普泰勒”号,将其作为未来的海上交通运输工具。据悉,“爱洛普泰勒”号将被主要用于从法国本岛往返科西嘉岛及横穿英吉利海峡等短途海洋运输。这一革命性的新型海上交通运输工具必将改写英吉利海峡的航运史。法国人是受到海鸥在水面上低空滑翔的启示而研发海上飞船的。马赛“焦点21”机械制造公司将借鉴前苏联、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相关经验,预计在3年内制造出首艘飞翼船的原型船。据悉,“爱洛普泰勒”飞翼船一旦建成,它将能够在海面上方3米高速飞行,并…  相似文献   

16.
《船艇》1990,(5)
沪东造船厂为日中石油开发株式会社建造的一艘52000吨浮式生产储油轮——“渤海长青号”,于3月31日正式交付拖航,由渤海石油公司海上拖轮拖往渤海34-2/4 E油田,经海上系泊定位后,为渤海油田开发生产服务。“渤海长青号”是迄今为止。我国  相似文献   

17.
凌晨,浩茫的墨西哥海湾还在雾霭里沉睡,海上过往的船只都亮着航行灯。四点三十五分,美国货轮“坦尔脱·努达”号与利比里亚货轮“非洲先锋”号相碰撞。这天起1982年2月19日。“坦尔脱·努达”号载重二万吨级,总长272米。  相似文献   

18.
尚交 《珠江水运》2012,(3):32-33
“kena”号的触礁在让海上救助行业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之余,也证明了该行业正面临船舶大型化带来的挑战。那么,海上救助行业准备好了么?  相似文献   

19.
史婧力 《中国船检》2012,(2):I0014-I0014
据悉,越南国家航运公司一艘散货船“VINALINES QUEEN”号在菲律宾海域失踪,该船从印尼装载54400吨镍矿石运往中国,船上共有船员23名。“VINALINE SQUEEN”号在运输途中,报告船体有18度的倾斜后便与外界失去联系。虽然日本、菲律宾、台湾等海上救援队伍在不停地进行海上搜救,但最后仅有1名船员生还。  相似文献   

20.
由德国海军“巴伐利亚”号、“不来梅”号导弹护卫舰、“格吕克斯堡”号支援舰和“勒思”号补给船组成的德国海军特混编队,在编队指挥官弗兰克·罗佩尔斯海军少将和编队海上指挥官理查德·希姆施泰特海军上校率领下,于1997年9月中旬,对上海进行数日的友好访问。 中国海军上海基地在扬子江码头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东海舰队副司令陈庆季少将前往码头迎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