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TCS系统的互联互通是匈塞铁路项目中的重难点。根据欧标相关规定,结合匈塞铁路边境概况及匈塞两国运营商要求,提出两国互联互通可采用双方向E2→E1→E2等级转换、双方向E2贯通、E2→E1→E2等级转换与E2贯通结合3种方案。通过综合分析列车运营场景、GSM-R网络覆盖范围、列车运行速度、应答器组间距离等因素,对各方案下的应答器布置进行设计。基于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明确界定建设、运维界面、审查报批主体,确保网络安全等多种因素,对3种互联互通方案进行详细论述,通过对比分析证明:采用E2→E1→E2等级转换与E2贯通结合方案时,既能够满足匈塞双方运营商要求,又无需在邻国设置GSM-R系统设备,且便于运营维护,为匈塞铁路ETCS系统贯通运行工程设计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填补我国关于ETCS-2级列控系统第三方验收调试技术的空白,基于匈塞高铁列控设备特点、线路开通需求,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列控系统验收调试成功经验,针对调试流程、调试内容、调试方法等方面,研究匈塞高铁列控系统调试关键技术,建立包括实验室集成测试、静态调试、动态调试等多个阶段的ETCS-2级列控系统验收调试技术体系,为匈塞高铁的开通运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王海涛 《铁道建筑技术》2023,(4):167-169+189
市域(郊)铁路可以缩短城市时空距离,引导中心城区人员疏散,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本文基于列控系统技术研究成果,阐述市域(郊)铁路列控系统功能需求,提出一种新型列控系统技术方案(STCS)。该方案融合了国铁CTCS和城市轨道交通ATC技术体系,由网络化调度系统、列控及临时限速、增强型联锁、增强型车载控制VOBC、DCS、应答器/LEU、监测等系统组成。VOBC可依据实际采取融合车载或独立配置双套车载方案,具有可跨线灵活运营高效、交路车站自动折返、互联互通、节省土建投资等特点,可供市域铁路列控系统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市域(郊)铁路建设,除新建市域(郊)铁路外,鼓励优先利用既有线铁路,通过优化运输组织等创造条件开行市域(郊)列车。针对市域(郊)铁路运营需求特点和既有线铁路CTCS-0级列控系统存在的不足,在CTCS技术体系框架下,提出基于地面应答器的市域(郊)铁路列控系统总体技术方案,重点对主要技术设计原则、系统总体方案、功能实现、典型运营场景,以及车门/站台门联动控制和自动折返作业等ATO功能扩展方案进行论述。经过多项试验验证,表明该总体方案具有技术可行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利用既有线开行市域(郊)列车的运营需求,提高了现有CTCS-0级列控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简称列控系统)是铁路安全运输的关键,也是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我国西部铁路受自然条件限制,对列控系统提出轨旁设备少、维护工作量小、运输效率高的需求,因此研制了适用于西部铁路、具备移动闭塞功能的新型列控系统。介绍新型列控系统的研究背景、设计原则、主要功能结构与工作模式,重点分析系统采用的多源融合列车定位、列车完整性检查、站区一体化控制、移动闭塞等7项创新技术,并提出系统后续发展完善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CTCS不同等级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能够适应我国大部分铁路线路的实际需求,但其建设、运营、维护成本难以满足我国低密度线路的特殊要求。本文总结了欧洲ERTMS-Regional和美国PTC列控系统的发展现状与特点。结合ITCS在青藏线格拉段的实际建设情况,分析了我国低密度线路对列控系统的需求和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面向我国低密度线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该方案能够满足我国低密度线路对于运输能力、建设维护成本、高效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新型列控系统未来可能在青藏铁路应用,针对该系统与其他信号安全控制系统的适配性问题,立足于改造需求,提出2种可行的既有联锁系统适配新型列控系统的改造方案,即既有联锁系统利旧并对软硬件进行升级改造或整体升级为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分别提出适配功能改造的设计思路。通过对2种改造方案对比分析发现,既有联锁系统利旧改造适配新型列控系统的方案更适用于工程应用实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新建时速200 km的客货共线铁路信号系统设计方案,从列控系统、联锁系统合理比选、优化设计方案,可对同类建设标准的其他项目信号系统设计方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塞尔维亚铁路至今仍沿用很多南斯拉夫时期的信号规范。随着匈塞铁路“贝诺”段的开通,塞尔维亚拥有了最高运行速度为200 km/h的高速铁路,并初步建立了高速铁路信号标准体系。本文立足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信号标准及规范,研究中塞高铁信号标准及规范差异,为中国铁路设备进入欧洲其他国家提供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11月5日下午,在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举行的中国—中东欧领导人峰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等中东欧16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了匈塞铁路匈牙利段建设合同、塞尔维亚段项目总承包商务合同两个重要合作文件的签署。这标志着中匈塞三国合作建设的匈塞铁路项目进入实施阶段,中国铁路成套技术和装备将首次进入欧洲市场。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市域(郊)铁路和城际铁路建设均在向网络化运营推进,各种轨道交通之间的互联互通已经是工程建设必须面临的问题,而信号系统的兼容性则是实现各种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一个基础条件。目前,CBTC系统和CTCS列控系统在各自轨道交通领域均处于统治性的市场地位,两种列控系统对土建条件的需求截然不同,由此导致工程规模、功能定位等各方面的重大差异。重点论述两种列控系统在运营能力、公交化运营等方面的差异,针对目前互联互通所面临的技术难点,提出解决方案,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一个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新城际铁路运输需求,首先对已开通运营的城际铁路所采用列控系统进行分析,确定为适应新建城际铁路新需求列控系统需要改进的方面,研究新建城际所需要的列控系统应具有的特点,并分析新系统所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最后提出城际铁路列控系统的初步方案和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下一代列控系统技术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通信和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下一代列控系统配置优化、性能提高成为可能。通过研究国际先进列控系统方案及其新功能的运用,提炼特点并分析其优势,结合CTCS-3级列控系统5年来的商业运营经验及我国铁路建设特点,探讨下一代列控系统功能特点、地面配置方案和技术实现方式,为集约型铁路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巴基斯坦铁道部计划对铁路信号系统分阶段升级改造并配备相应的列控系统,以改变其信号系统不规范、铁路事故多发的局面。我国企业主导了巴基斯坦铁路Lodhran—Shahdara段信号系统升级改造工程,装备的LKJ列控系统经定制化设计,采用应答器技术,在系统运维、管理、操作等方面进行简化设计,在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同时,降低了使用、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以及临时限速控制和管理流程的复杂度,从而降低了管理过程风险和人为干扰风险,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人工介入少等技术特点,适宜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作为中低速铁路的列车超速防护控制系统应用。重点对LKJ列控系统在巴基斯坦应用的需求背景、设计方案、运用模式、临时限速控制等进行阐述,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结合国外部分项目的实施情况,提出基于Tetra网络的信号系统结构。根据项目的技术标准和运输需求,分析了多种运营场景,并提出有别于目前国内铁路现有信号系统(如CTCS-3级列控系统),也不同于国外应用成熟的信号系统(如ETCS-2列控系统)的列控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匈塞铁路是首条由中方牵头主导建设的欧洲高铁项目,也是塞尔维亚首条时速200 km的电气化铁路,信号设备用电及不间断电源需求较国内有较大区别。根据塞尔维亚段铁路当地需求,提出信号电源系统技术方案,并针对当地规范及标准,从技术要求方面对国产设备及技术方案适应性进行研究。为中国铁路设备“走出去”及再创新提供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17.
列控联锁一体化系统(TIS)集成计算机联锁系统和列控中心系统接口和功能,在现场设备维护、系统实时性控制等方面带来一系列优点,但也随之带来软件功能的复杂性。考虑设备现场需具备更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操作性,从功能结构上进行层次划分,例如站内联锁关系、区间信号机控制、轨道电路编码等作为CTCS-0级列控系统线路功能,临时限速及有源应答器功能作为CTCS-2/CTCS-3级列控系统线路功能,再结合数据配置进行多层次模块化管理,软件采用独立模块结构化设计,不同功能的数据配置、软件升级互不影响,降低不同功能模块之间的耦合性,既有利于工程实施,便于数据配置和软件维护以及故障分析定位,又有利于对系统整体安全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基于北斗的重载铁路列控系统的系统构成,将系统关键设备作为被测设备,设计半实物仿真测试系统架构,并分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仿真、闭塞系统仿真模拟以及重载列车仿真模拟等关键技术及方案。通过系统实现,验证本仿真测试系统设计方案可行,能够执行基于北斗的重载铁路列控系统的典型运行场景,支撑系统技术方案可行性验证,支撑装备调试及测试,为装备研发及工程实施提供环境保障,并为实验室系统集成测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郅国强 《中国铁路》2024,(3):125-132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国铁路“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为保证我国铁路企业参与建设的匈塞铁路贝旧段项目顺利进行,需全面解读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TSI)认证要求,包括通用、特定基本要求。铁路基础设施子系统TSI认证包括互通性(IC)部件认证、EC符合性验证、项目竣工认证3个部分,主要流程为:制定认证计划—准备认证申请—提交认证申请—技术评估—证据收集和分析—发布认证结果—认证后监督。通过匈塞铁路贝旧段基础设施子系统TSI认证实践,梳理了基础设施子系统的认证内容、流程和要点,可为我国铁路技术规范和合格评定体系完善提供参考,也可为我国铁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铁道部于2008年10月23-26日在北京对南宁至广州铁路工程初步设计进行了审查。南宁至广州(肇庆)为I级双线电气化铁路,全长约532km,全线设18个车站。设计年度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桥梁隧道比例约76%,限制坡度6‰,动车组运行时速250km的条件,股道有效长850m,全线设置调度集中(CTC)、计算机联锁设备,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各站设置有线通信网及GSM-R无线通信系统,总工期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