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6000系铝合金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车体制造。与6000系铝合金相比,7000系铝合金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在高速、轻量化、绿色节能、高舒适性轨道交通车辆制造方面应用潜力巨大。文章阐述7000系铝合金的力学性能、焊接性能及其在轨道交通车辆车体制造方面的应用,可为7000系铝合金车体的研究、设计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车体结构创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因速度提升带来的车体评价标准改变,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车体在CRH2A型动车组成熟结构基础上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车体结构在轻量化、强度、振动模态、空气动力学和动应力测试等方面具有优异的性能,结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轻量化复合材料车体的总体结构,对车体钢骨架静强度、车顶板与地板强度及其粘接结构强度进行了校核。经验证,轻量化复合材料车体性能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且比相同规格铝合金车体减重达20%左右。指出了该类型车体的应用价值及前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复合)裙板与铝合金材料裙板的结构、性能对比,对动车组采用复合材料新结构裙板和既有铝合金结构裙板进行了静强度、模态等性能分析,证明了复合材料裙板在高速动车组上应用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牛得田  单巍 《机车电传动》2003,(5):91-93,99
分析了高速列车车体结构轻量化的必要性及所采取的措施,对比了国外几种典型的车体铝合金结构,介绍了“中华之星”动车组铝质拖车的车体铝合金结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6.
铝合金作为制造轻量化车体的最重要的结构材料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几乎占据了200 km/h以上速度动车组的全部份额.在工业发达国家,轨道交通的用铝量占总消费的15%左右.筒述了国内外铝合金车辆及用于制造铝合金车体的铝合金材料的发展情况,以及当前国内铝合金车体及所用铝合金材料技术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分析了建立轨道交通行业铝合金材料知识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时建立铝合金材料的知识库,不仅为高速动车组和客车铝合金车体提供帮助,也有助于推动形成铝合金车体设计制造技术的知识产权.提出了铝合金材料知识库的主要内容和建立知识库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速磁浮列车采用PMI夹层复合材料轻量化车体,文章介绍了车体的结构和材料性能特点,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车体结构强度、疲劳、模态和屈曲性能,并依据复合材料试验标准进行了材料性能检测.结果 表明,该轻量化车体的结构强度、疲劳性能和稳定性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根据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设计概念的要求,利用头车的空气动力学外形,以动车组动态包络线为约束条件,进行车体断面设计和整车三维设计.铝合金车体焊接结构的设计符合EN 15085焊接标准,按照标准要求选择车体母材、焊接材料和设计车体的焊接接头形式.通过对头车车体静强度计算和试验数据分析,验证头车试验车体的强度符合欧洲标准EN 12663,能够满足产品的安全可靠性需求.  相似文献   

9.
转向架是支承、牵引和制动车体并能相对车体回转的走行装置,具有缓冲振动和导向功能,决定列车运行安全可靠性和运行品质。中国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经过技术引进、吸收创新和自主创新3个阶段的发展,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与实践,在结构轻量化、安全可靠性、动力学性能及智能化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成果,针对转向架结构强度和动力学性能开展的试验台、环形道、试验专线科学研究试验及线路长期服役跟踪测试,为自主创新阶段的中国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的自主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基础。文章系统地回顾了中国高速动车组转向架在3个发展阶段的结构参数和技术瓶颈,指出了下一代高铁及CR450动车组转向架技术研究方向;从转向架基本结构角度系统论述了转向架总体集成、构架、轮对轴箱及定位装置、悬挂装置、驱动系统、基础制动和辅助装置的技术发展历程及趋势,提出技术自主创新及工程应用创新研究方向;论述了转向架轻量化设计、强度可靠性、车辆系统动力学、智能化设计和试验测试这5种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CRH3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力学承载特性分析,依据EN 12663标准和 《200km/h及以上速度级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暂行规定》,对车体强度和刚度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分析,并结合静强度试验结果对车体承载特性进行了验证,为系统掌握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设计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参数优化的方法,对某型动车组的铝合金车体进行轻量化设计,先通过结构优化提升车体的一阶垂弯模态频率和一阶菱形模态频率,再通过合理分配型材的蒙皮厚度、优化型材内部筋板的形式及调整型材宽度等参数优化手段,降低车体质量,满足优化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300km/h动车组车体采用铝合金材料制造。车体底架焊接采用三角补强的方法,提高了车体的强度。本文简述了300km/h动车组铝合金车体底架枕梁、牵引梁三角补强的焊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围绕400 km/h高速动车组多制式、轻量化及节能降耗的牵引系统设计需求,阐明了牵引系统的设计原则,论述了牵引辅助变流器、永磁电机等关键部件的技术方向和设计特点,介绍了牵引系统及关键部件试验验证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该牵引系统及关键部件性能良好,满足动车组牵引系统各项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结构模态分析为切入点,重点研究侧墙窗户结构参数对车体模态的影响.以某型号动车组的窗户结构设置为研究对象,建立铝合金车体有限元模型,通过Lanczos法获取车体前6阶模态频率,并通过对车体质量和模态的对比分析,提出有利于提高车体模态的窗户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替换有乐町线和副都心线上运营了约45年的7000系电动车组,制造了新型17000系电动车组。新型动车组在继承上一代车辆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稳定性及节能性。介绍了17000系动车组的主要参数、设计特点、车体结构、性能,以及在转向架、制动装置、控制装置和服务设备上采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高速列车铝合金车体,在静强度及模态特性的有限元分析基础上,分析车体关键部位应力及位移指标对车顶、上边梁、侧墙和底板等主要型材结构的厚度变化的灵敏度,并对灵敏度结果进行分析。基于灵敏度分析结果,确定以车顶、上边梁以及侧墙厚度为设计变量的车体轻量化模型,并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的车体结构减重6.64%,且车体强度、刚度以及模态频率等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达到良好的轻量化效果。  相似文献   

17.
客车轻量化与铝合金车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论述了轻量化对高速车的重大意义,国外车体轻量化发展概况,以及我国在铁路客车车体轻量化方面所做的工作。通过对轻量化车体所用材料-不锈钢,铝合金机械性能和制造成本的对比以及我国国情和资源情况,提出我国铁路客车车体轻量化的研究方向和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搅拌摩擦焊技术的焊接原理及特点,并针对其工作原理,对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进行了适应性改进设计,开发了搅拌摩擦焊焊接接头形式和车体型材,并对焊接接头的静强度及疲劳强度进行了验证,完成了铝合金车体的试制。最后对搅拌摩擦焊技术在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上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速动车组对其牵引电机效率、功率密度等性能以及可靠性有苛刻的要求,而传统异步牵引电机性能提升空间较小,很难满足新一代高速铁路牵引系统的需求,因此提出研制高速动车组永磁牵引电动机来提高牵引电机的性能及可靠性。根据高速动车组永磁牵引电动机的技术特点及主要技术参数,通过磁路结构设计、抗失磁分析、轻量化设计及热管理优化,设计并制造了一台永磁牵引电动机。样机试验结果满足电动机技术条件的要求。高速动车组永磁牵引电动机研制的方法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及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随着动车组列车智能化、高速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车下安装设备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紧凑化和轻量化的要求.文中以高速动车组制动控制装置箱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开发过程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型结构的制动控制装置箱体不仅具有较好的强度、刚度及焊接性能,强度安全系数满足标准,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减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