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的挂篮施工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桥的挂篮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风险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挂篮施工体系进行动态、科学的评价,以降低事故发生率。根据预应力混凝土桥采用挂篮施工的特点,针对影响挂篮施工安全的诸多因素,建立了挂篮施工体系的安全评价模型。阐述了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FAHP)对挂篮施工系统进行安全评价的主要步骤,并以郑西客运专线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工程实例,对挂篮施工系统进行了安全评价。结果表明,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施工系统的安全分析结果与现场的施工安全状况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铁路安全监督检查管理的现状,研究适合铁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的指标,建立3层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安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以交通事故信忽为依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判初始指标权重的有效性.在属性集和属性测度理论基础上,提出基于属性数学的铁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方法和模型,按照所建立的指标体系,由低到高逐层计算属性测度,根据属性判别准则,确定该评价对象最终结果.利用铁路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的实际业务数据,对某路局一段时间的安全状况进行判别,验证了所建立的属性数学评价模型的可行性、适用性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工务安全是高铁安全重要一环,构建综合性的评价指数科学地评估我国高铁工务安全的总体状况,可为高铁安全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在梳理工务设备安全现状的基础上,从覆盖范围、具体指标、参数确定、测算方法等方面,研究提出构建工务安全指数体系的方法。并利用构建的工务安全指数体系,对典型高铁线路的工务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估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城轨交通车站的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多维联系数的安全态势理解模型以评估其安全状态。首先通过城轨交通车站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建立城轨交通车站安全态势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多维联系数建立城轨交通车站安全态势理解模型,最后以广州地铁某车站为例获取相关数据,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真实反映车站安全状况,能够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跨坐式单轨交通设备模式的安全性进行研究,结合跨坐式单轨交通设备模式的特点,建立了包括车辆、道岔、轨道梁等3个系统共计13个指标的多因素多级指标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构造递阶层次安全评估模型,确定各层评价因素相对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安全状况进行评估。重庆市跨坐式单轨交通3号线实例分析结果显示跨坐式单轨交通设备模式综合安全状况等级为"良好"。由计算所得指标权重可知,道岔是影响单轨交通设备安全性的首要因素,其次是车辆,最后是轨道梁。评价结果及影响因素排序可为控制跨坐式单轨交通事故及制定有效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对铁路运输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目前关于机车乘务员这一特殊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还较少。本文应用SCL 90自评量表 ,对某分局机务段乘务员进行整群调查 ,以便对其心理状况有一个全面的分析及评价 ,并为今后开展职业健康促进提供依据 ,同时为保障铁路运输安全质量提供一系列有力的资料。1 对象与方法调查对象为某分局机务段的 6 4 0名机车乘务员 ,均为男性。年龄 18~ 6 0岁 ,其中 18~ 19岁 2 5 1人 ,30~ 39岁16 3人 ,4 0~ 4 9岁 15 9人 ,5 0岁以上 6 7人。采用SCL 90自评量…  相似文献   

7.
高铁接触网系统在运行和检修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采用云模型理论研究高铁接触网系统安全性评价问题,利用结构熵权法进行权重计算,提出对高铁接触网系统开展安全评价的方法。从人员、设备、管理、外部环境和技术装备保障5个方面,建立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26个二级指标;运用结构熵权法优化指标权重,可兼顾计算的主观性与客观性;选取云模型理论计算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度与特征值,产生正态云滴,利用Matlab工具绘制各安全等级和评价综合云模型的图形,并确定最终安全风险等级;以某铁路局集团公司某供电段接触网工区为例进行实证检验,与实际情况相符,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网络安全状态在线定量评价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文培 《铁道学报》2005,27(5):102-106
动态安全管理要求根据系统运行状况实时在线评估网络的安全状态。然而安全是一个难于量化的指标。在主机和网络安全状态定量评估方面,现有的安全标准不能提供一种快速、实用的工程化方法。综合分析影响主机和网络安全状态的各种因素,本文提出了一种网络安全状态在线定量评价体系和算法。算例表明该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强、计算简单等特点,能够综合反映主机、网络运行时的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9.
针对铁路货运站安全质量水平的评价问题,根据系统工程理论的思想和原则,从人员、设备和环境的角度出发,建立了货运站安全质量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与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模型。经实例计算,所得的综合评价值可用于描述评价对象的安全状况,且具有横向比较多个评价对象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AHP的旅客列车票额分配系统指标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旅客列车票额分配指标评价的分析,以铁路局旅客列车票额分配系统为对象,提出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一套涉及运能、客运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旅客列车票额分配指标评价体系,并对该体系的结构及各指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1.
建立铁路安全追踪与评价系统,可以迅速对所收集的各种安全信息进行筛选归类,并以此为依据对各部门的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为安全信息的及时反馈和调整安全管理策略提供高效的信息平台。铁路安全追踪与评价系统的总体结构主要由“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安全评价子系统”及“动态输出子系统”组成。其功能主要包括:安全信息收集、分层次分部门安全状况评价、安全信息发布及安全预警等。  相似文献   

12.
在对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风险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法对各评价指标赋予权重。以专家打分为基础,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运输安全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保证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潜在危险的一个有力工具。国内在三十年代即已采用。由于这种表可以事先组织有关人员编制,容易作到全面周到。安全检查表是为检查某一生产系统或设备的安全状况而事先拟好的问题清单。它是安全系统工程最基础也是最初步的手段。在设计时可以拿它作为依据,安全检查时以之为兰本,实际证明,系统的安全检查表对有计划地考虑安全问题是行之有效的。检查表编制方法 (一)编制方法 1.经验法:凭安全工作的经验,找出该系统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服务于区域经济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问题,根据系统工程的基本原则和思路,建立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与灰色系统理论,提出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实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利用各种评价指标的信息,计算得到的综合评价值不仅能用于描述评价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还具有横向比较多个评价对象能力的作用.该方法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较强,对更加科学合理地评价区域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水平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邓永贵 《铁道货运》2012,30(8):54-58
分析铁路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安全的影响因素,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铁路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安全评价指标的评价值,通过对指标体系赋权,综合评价铁路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安全.该评价方法针对整个集装箱运输过程以动态系统的角度进行较全面的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6.
从轨道交通所具有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特性出发,探讨实现轨道交通安全智能监控目标的一条途径———智能融合理论和方法体系。采用系统工程全方位思维模式,将知识工程、信息智能处理等理论和方法,与传统的数学、信号处理方法相互渗透和融合,来完成轨道交通安全监控中的各项工作。将智能融合监控分为数据级融合、分析级融合、诊断级融合和评价级融合等4级体系结构,叙述了各级融合的基本原理和典型实现方法。该融合监控体系能够对轨道交通系统安全状况及安全级别做出综合分析和评价,从而实现全过程的轨道交通系统安全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依据基坑工程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的监测项目,将基坑工程自身监测对象分为地表沉降类、围护结构类和内支撑类。根据基坑开挖深度,设定预警监测点的预警关联分析范围,并将此范围作为基坑安全状态评价的对象。在监测预警分级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案例数据、基坑变形力学关系等,确定地表沉降类、围护结构类和内支撑类的预警标准,并引入熵权理论、区间数和危险度,对预警关联分析范围内的上述3类预警进行融合,创建多因素、多指标综合分析评价基坑安全状态的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对多源工程监测数据的融合,客观、快速地评价基坑的安全状态,避免单指标预警和人为判断基坑安全状态时的不全面、不准确等问题,为深基坑安全状态的快速、准确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劳动安全统计指标(以下简称统计指标)的分析评价,联系运输生产实际对统计指标进行了探讨。在现有统计指标的基础上,引进安全允许值概念建立劳动安全的经济、技术、环境统计指标,为合理评价劳动安全及分析事故原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纠正盾构隧道结构健康综合评价领域中由于指标值波动造成的评价失真问题,以某地铁区间隧道工程为例,结合定期检查、健康监测、病害整治等相关实测资料,从结构变形、耐久性、病害状况等多角度入手,提出基于改进变权物元可拓模型的盾构隧道结构健康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运用变权理论对传统的固定权重进行改进,从而能够体现指标值波动对指标权重的影响,并通过敏感性分析指出对结构健康存在显著不利影响的重点指标。研究表明:与传统采用固定权重的方法相比,该模型能很好地纠正由于指标值波动造成的评价失真问题,具有较好的评价效果,就本案例而言,在共计10项评价指标中,沉降速率、管片错台量、渗漏水情况和竖曲线半径变化量这4项指标是对隧道结构造成显著威胁的重点指标,可为后期开展隧道养护工作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客观评价隧道围岩安全状态,结合围岩岩体结构及地质特征等影响因素,建立影响隧道围岩安全的各指标因素。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应用MATLAB软件对建立的指标因素进行主成分提取。将分析后所得的主成分作为概率神经网络PNN的输入向量,构建隧道围岩安全性预测评价模型。运用PCA-PNN模型对张吉怀铁路兰新乡隧道围岩进行安全性预测评价,得出各样本的围岩安全状况与现场情况相吻合,评价结果切合实际并与TOPSIS法评价结果基本相符。该评价模型简单可操作,预测评价结果对隧道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应用于隧道围岩安全性预测评价研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