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给非连接式桩筏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针对大型桥梁工程采用的减隔震基础形式--非连接式桩筏,考虑竖向荷载、垫层厚度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非连接式桩筏水平承载性能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法跟踪了土体水平位移路径,利用数字图像关联技术获得了土体位移场与剪切带,分析了竖向荷载、垫层厚度等因素对筏板水平位移、桩身弯矩和剪力分布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非连接式桩筏基础水平承载力的简化模型及计算方法,并用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竖向荷载可有效限制筏板水平位移,设置垫层可显著减小桩身弯矩及剪力,并且桩身弯矩和剪力随垫层厚度的增加而减小;土体在垫层顶部形成位移集中区,产生局部塑性变形并不断扩大,最后局部塑性变形区贯通形成完整的剪切带;非连接式桩筏基础水平承载力与竖向荷载相关,当竖向荷载较小时,其水平承载力由筏板与垫层界面摩擦力控制,当竖向荷载较大时,其水平承载力取决于垫层的水平承载力,这与图像分析获得的垫层破坏结论一致。因此,对于非连接式桩筏基础的设计及具体工程应用,可以通过调整垫层的厚度来减小桩身弯矩及剪力;所揭示的非连接式桩筏基础水平承载力变化规律可为今后大型桥梁隔震基础的设计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探讨桩筏基础减沉桩基的设计方法,通过工程实例,采用减沉桩基设计,与常规桩基设计结果相比,可减少桩数,节省投资,说明减沉桩基是优化桩筏基础设计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面积较大的桩筏基础.由于受到桩基础锚固、筏板与地基的摩擦、相邻块的约束等不能自由变形。所以这类工程的温控防裂问题应该以控制基础温差即控制混凝土最高温度为主,表面保温效果不大。介绍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桩筏基础底板大体积砼通水冷却温控方法,通过温度监测和分析,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管桩作为桩基础处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施工快捷、质量可靠、地区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而预应力管桩与筏板基础相连接后更能发挥出管桩的高强度及整体性。本文着重介绍了预应力管桩桩筏结构在黄石某铁路软土地基失稳整治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高速铁路桩-筏复合地基设计计算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主要讨论了共同作用分析法的概念和应用,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褥垫层作用的精确分析与模拟,以及与筏板、桩、土耦合共同作用的机理与模式的研究,是今后高速铁路桩-筏复合地基设计计算研究的发展方向;针对高速铁路路基结构及荷载特点,提出恰当的计算模型也是高速铁路桩-筏复合地基设计计算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桩筏基础中X形桩侧阻和端阻的分布,基于模型试验,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了桩筏基础的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得到了等面积筏板下,不同桩数和桩位的X形桩侧阻和端阻分布随荷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同面积筏板下,X形桩桩筏基础轴力分布受桩位、桩数和所受荷载的影响:对于角桩和边桩,这种影响体现在轴力绝对值的大小、沿深度增量的大小和正负;对于芯桩,这种影响仅限于轴力绝对值的大小和沿深度增量的大小;相同面积筏板下,X形桩桩筏基础中桩数、桩位和荷载值对侧阻力分布和大小的影响都较大;随荷载增加,主要受力桩由角桩和边桩,逐渐变为芯桩。  相似文献   

7.
对伊绥高速公路K44+400~K44+575段冻土区实际问题进行CFG桩—筏复合地基承载力与沉降变形研究。通过桩—筏承载力试验得出结论桩低轴力值减小量高达桩顶轴力值的45%左右;由于桩间冻土在CFG桩影响范围内且筏板放热作用导致上部冻土融化冻土侧摩擦阻力降低,使得筏板下的CFG桩桩身轴力向下传递较快,实验用A筏板最大沉降量为1.19 mm。通过有限元模拟得到的桩底反力数据与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可知二者符合情况良好,证明了有限元计算的合理性;荷载级别到达12级时柱底反力约为65 kN。  相似文献   

8.
建筑物基础设计中,经常采用独立基础加防水底板或筏板基础形式。这两种基础形式在构造上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带柱帽的筏板基础与独立基础加防水板更容易混淆。该文分析了两种基础形式的计算和构造不同之处,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桩筏体系在处治桥头跳车病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防治软土地基上高等级公路易出现的桥头跳车病害问题,在对桥头跳车现象的产生原因和目前常用的处治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用土工格室一水泥搅拌桩桩筏体系处治桥头软土地基的方法.结合具体工程,给出了具体的处治设计及施工方案.实践表明:土工格室一水泥搅拌桩桩筏体系加固深层软基效果显著.值得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桩筏连接形式对可液化地基中劲芯复合桩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采用1g振动台开展了连接式和非连接式复合桩桩筏基础的模型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2组试验工况中模型体系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试验场地宏观现象、土体的超孔压和加速度、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和位移、桩身弯矩等动力响应。2种工况中均输入不同地震动强度的El Centro地震波。试验结果表明:非连接式桩筏(DPR)工况中模型体系的固有频率小于连接式桩筏(CPR)工况的固有频率,而DPR工况的阻尼比大于CPR工况;采用DPR基础可减轻地基土体的液化程度,其超孔压比峰值比CPR工况最大可减少19.3%;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中粗砂垫层的隔震效应使得DPR工况中地基土体和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均低于CPR工况,0.4g El Centro波输入时,DPR工况中上部结构加速度放大系数比CPR工况减少13.5%;DPR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相对较差,导致DPR工况上部结构侧向位移和筏板沉降均较CPR工况增加50%以上;地基液化导致桩身弯矩急剧增大,CPR工况中复合桩的最大弯矩出现在桩头,而DPR工况中桩身弯矩峰值出现在距桩头1/3~1/2桩长处,且DPR工况中桩基弯矩峰值较CPR工况减少近50%。因此,桩筏连接形式差异对劲芯复合桩地震响应影响显著,研究成果可为液化土层中劲芯复合桩桩筏基础的抗震设计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对筏板基础与地基共同作用体系可靠性分析进行探讨,建立了共同体系的计算公式。通过算例介绍了可靠性分析的计算过程,据此可进一步分析各种因素对可靠性的影响,为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也是后续进一步要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姚虎 《路基工程》2015,(2):161-165
某高铁工程沿线分布着大量深厚软弱土层,线路设计时速为350 km,为满足路基的沉降控制值,线路采用多种地基处理方式。其中针对桩筏式复合地基处理的某工点(桩体采用超长预制混凝土管桩),采用数值模拟对其在高速列车运行下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路基动偏应力分布情况,结合Li和Selig推荐的经验公式,估算了该路基的累积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跨断层路堤的减隔震措施,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三维路堤数值模拟,研究断层错动过程中路堤在加和不加筏板基础两种工况的动力响应,并进一步讨论在加筏板基础情况下,筏板位置对路基减隔震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合理放置筏板基础可阻断断层从上覆土层向路堤顶面的传递,使断层在路堤中的传播倾角变小,破裂带分散,起到耗散能量的作用,最后达到减小路面竖向位移的目的,起到减隔震的作用;第二,路堤高度的增加可以减小断层错动对路面变形的影响,使断层带上的路面变形曲率减小,增加路面的平稳性。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水化热温度及应变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秦沈客运专线32m箱型梁的水化热温度和温度应变观测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研究箱梁水化热阶段的温度尤其是温度应变的变化规律。为研究水化热阶段的温差应力及相应的早期裂缝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崖门大桥主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试验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崖门大桥主墩承台的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测试结果的分析,阐述了承台混凝土水化热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6.
箱梁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及温度应变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主跨32m的北京城市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水化热温度及温度应变测试结果的分析,阐述了箱梁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及温度应变发展 的特点,提出了防止温差过大而引起混凝土开裂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7.
超厚软土中管桩复合地基桩与土的刚度差异显著,其上修建的道路易出现不均匀沉降病害。以超厚软土管桩复合地基不均匀沉降病害项目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截桩置换填充材料加整体式筏板的修复方案,并对不同方案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分析表明:填充材料弹性模量≤1 MPa时,道路整体沉降偏大;填充材料弹性模量>50 MPa时,道路不均匀沉降偏大、边桩筏板底部脱空;填充材料弹性模量在10~12 MPa之间、且泊松比小于0.3时处治效果最佳。经工程应用证明,在沉降较小的桩顶上填充适宜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材料加整体筏板方案,可有效地解决应力集中和不均匀沉降问题,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阳  郭宵  杨健 《公路》2004,(10):184-188
浃底隧道出口明洞段回填厚度较大而基础土体软弱,因此采用了桩一筏基础的形式以避免过大沉降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对明洞及下部结构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考虑了土体与结构的共同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在软弱地基条件下采用桩—筏基础能有效地控制不对称恒载作用下结构产生的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19.
王栋  周峰 《华东公路》2012,(5):82-83
使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土岩组合地基上设置变形调节器的桩筏基础进行了三维模拟,分析其优化调平效果。结果表明:桩基及变形调节器联合变刚度设置可以显著减小基础的差异沉降,降低基础不均匀沉降导致的筏板内力,同时充分发挥了筏板下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实现了优化调平设计。  相似文献   

20.
桥墩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某桥墩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的实测与计算对比分析,阐述了桥墩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的发展与变化特点,并提出了防止水化热温度梯度而导致的墩身早期开裂的有效工程措施,为以后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