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路标志设计设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指路标志牌的设计以及指路信息系统的组织两方面。通过与司机视认距离有关的因素采确定指路标志牌的文字高度和尺寸.对标志牌内容的规范化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探讨了不同层次的路网结构下对指路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现行国标GB5768-1999中对路上交通标志设置俯角没有详细规定,也缺少相关应用范例.本文通过对不同等级道路路上不同尺寸标志视认性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对于城市道路、公路的路上标志,标志牌合理俯角为4°~8°,将增强标志的视认性、安全性、美观性,并给出大型交通标志、小型交通标志设置的结构形式,建议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及运输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交通车流量迅速增加,出行道路畅通及交通运输安全等问题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交通标志作为道路建设设施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交通运输安全及道路畅通提供了必要保障.本文介绍了交通标志设计常见的问题,并分析了交通标志的规范性设计,以有效提高交通标志的视认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颜色视觉的道路交通安全色彩体系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结合交通心理学介绍颜色视觉的理论基础,论述其在道路交通安全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并且基于颜色视觉对人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和在不同天气环境下的视认性,提出道路交通色彩体系的设计框架和注意的要点,为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驾驶行为和道路安全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主动发光交通标志牌与被动发光标志的比较,如优缺点、经济成本、社会效益等,得出未来交通标志牌将以主动发光标志为主要发展方向。未来交通标志牌将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公众的日常出行中,更好的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安全的保障。主动发光标志牌将是未来道路交通标志牌最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交通标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通安全设施.2013年实施的GB/T 18833《道路交通反光膜》相对于2002版本,极大地提升了道路交通反光膜的技术要求.通过新旧标准的对比,介绍了新国标对交通安全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路隧道出口为事故多发路段,照度剧烈过渡易引发驾驶员视觉障碍,导致驾驶员难以及时辨析道路标志标线信息,而良好的颜色对比有助于提高驾驶员对道路标志标线信息的视认性,减少驾驶员视认时间,减少隧道出口事故发生,因此有必要对隧道出口颜色视认性进行探究。利用隧道微缩模型模拟真实隧道,多次拍摄不同颜色组合视频,对不同颜色组合视认时间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得隧道出口最佳颜色组合,为隧道出口道路标志标线颜色设计提供依据。结果显示,在同一环境下,颜色组合视认效果优劣依次为红白、黄黑、蓝白;同种颜色组合在隧道出口视认时间比正常路段视认时间要长;正常路段不同颜色组合的视认时间差越大,在照度过渡环境越恶劣的情况下不同颜色组合之间的视认时间差越大。结论:依据隧道内外颜色组合的视认性数据分析可知,红白颜色组合最佳;特别是在隧道出口眩光的情况下,设置红白颜色的指示标志有助于减少驾驶员识别目标信息时间,提高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8.
城市道路人行横道处夜间限速标志前置距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障过街行人的夜间出行安全,开展了城市道路人行横道处夜间限速标 志前置距离研究.通过驾驶人夜间视认距离试验,分析了驾驶人夜间对过街行人视认距离 随照度及行驶车速的变化规律,构建了驾驶人夜间视认距离与行驶车速、平均光照强度 的关系模型.基于安全行驶判别条件,给出了城市道路人行横道处夜间限速标志前置距离 的确定方法及对应不同路面类型、车速限制值和路灯平均照度的建议值.研究结果表明: 城市道路人行横道处夜间限速标志前置距离宜根据车速限制值与路灯平均照度确定,车 速限制值越低、路灯平均照度值越高,前置距离应越大;应用所提出的方法设置夜间限速 标志,可以保证过街行人的夜间出行安全.  相似文献   

9.
道路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文字、颜色向道路交通参与者提供有关道路交通系统信息,用以管制和引导交通的安全设施,在道路交通技术中广泛地被广大道路使用者所接触,是驾驶员行车的方向和向导.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交通工程第三方试验室内道路交通用反光膜产品试验检测研究背景下,针对道路交通用反光膜产品色度性能参数,研究分析分光测色计对道路交通用反光膜表面色的测试环境、检测流程以及可能引起的道路交通用反光膜表面色的不确定度的各分量来源,从而对其不确定度进行合理的评估分析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等,由此得出试验检测设备本身的示值误差导致的不确定度数据贡献最大,试验检测人员重复性测量导致的不确定度分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是次要的。用以确保试验检测人员在日常道路交通用反光膜产品色度性能测试中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增强试验检测机构在此检测领域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交通标志的视认性,促进道路交通安全,对指路标志视认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 研究。首先,基于人类工效学理论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得到11 个指路标志视认性的影响因素,建立指路标志视认性的评价模型,采用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然后,在大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了不同影响因素的权重值,结果表明标志的设置位置、遮挡情况、字型尺寸以及字数多少对其视认性的影响最为显著,且其权重值分别为0.140, 0.130, 0.127和0.106。最后,通过对南京市虎踞北路高架桥处的指路标志进行分析,验证了 该模型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重庆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设备形式多样,形成的交通信息数据格式和设备数据接口标准不尽相同,多源交通信息数据的存储、处理和使用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扰.为此,重庆市交通管理局与重庆市科委共同谋划了“重庆主城区交通诱导示范工程”项目,将多源交通信息数据融合技术作为项目研究的重点,采用数据融合技术对多源交通信息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判别算法实现对道路交通状态的实时判别,并利用VMS、WEB等多种形式进行道路交通状态的发布,从而实现对主城区路网交通流进行策略性分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设置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文字、颜色向道路交通参与者提供有关道路交通系统信息,用以管制和引导交通的安全设施.在道路交通技术中广泛地被广大道路使用者所接触.是驾驶员行车的方向和向导。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系统复杂多变,在任意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单独使用某种预测方法并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本文综合考虑交通预测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区别于以往的单一参数回归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聚类与融合的预测算法,并利用扬州城市地面道路卡口系统采集的实际数据进行了验证. 道路交通参数预测可以为交通管理、交通控制、交通诱导、交通事件检测等ITS子系统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道路交通信息,是目前国际ITS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交通指路标志是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交通标志牌可为交通参与者提供清晰直观且易于理解的交通指示信息,是疏导交通的重要标志。从可变交通标志在城市道路中的实际应用角度出发,对设置方式、预警信息分类、实例展示、未来需求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结合可变交通标志在城市交通中应用的相应案例,给出相应的交通信息显示解决方案,积累了可变交通标志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为确保驾驶员能快速准确的辨识标志信息,标志应具有良好的视认性和易读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工程人员致力于将LED发光技术运用于交通标志等交通安全设施。目前对于LED主动发光标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标志的亮度、对比度的理论设计,而缺少主动发光标志与逆反射标志相互之间的视认性能对比,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基于实际行驶路段的实验数据的分析。本次研究为了精确对比评价LED主动发光标志与逆反射标志的使用效果,在实际行驶路段设立了限速,禁鸣,禁停,红外感应注意行人等四种类型交通标志设施,对比分析这四类LED主动发光交通标志与逆反射交通标志在实际路段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在夜间所有半透式发光标志比传统逆反射标志的视认效果均有显著的提升,合理使用LED主动发光标志可以有效提高道路交通标志的可视距离从而提高道路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7.
交通广播、可变情报板、车载GPS和道路指示牌等诱导信息源是驾驶员路径选 择的重要依据.为系统研究多源诱导信息对驾驶员路径变更行为的影响机理,采用情景分 析法,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和西二环方欣商圈为OD,设置主路径和备择路径,引入通行 费敏感度构建SP 问卷,调查多源诱导信息情景下驾驶员由主路径向备择路径变更的频 率,在此基础上,构建路径变更行为的有序Logit 模型.结果发现,驾驶员路径变更对多源 诱导信息的依赖程度依次为可变情报板、交通广播、车载GPS和道路指示牌,反映了驾驶 员对动态、及时的诱导信息需求性更强;此外,在多源诱导信息作用下,通行费价格敏感 度、受教育程度对驾驶员的路径变更也有显著影响,而驾驶员年龄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保障弯道交通安全,研究在冰雪环境设置线形诱导标志对驾驶员视认有效性的影响。通过分析冰雪环境驾驶员的视认特性,探究冰雪与非冰雪环境对驾驶员的主要影响因素,设计弯道线形诱导标志铺设方案,开展路上实车实验,研究冰雪环境公路弯道线形诱导标视认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上海寅飞物流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坚持以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日常运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们所推行的防御性驾驶安全管理制度,是引进BP公司的道路安全驾驶管理系统并做了相应改进。其内容是要求我们每位员工具备强烈的安全和防患意识。将所有道路交通参与者都想象成随时违规的人.只有驾驶者本人高度警惕,驾车时给自己留有较大的处置意外情况的空间才能确保车辆行驶安全。这种驾驶方法理念从一般意义上的被动安全提高到主动安全的层次。无疑有利于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率。  相似文献   

20.
交通标志是交通出行者获取道路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合理科学的交通标志设置可以保障安全快捷的出行,而研究中外道路交通标志设置差异性,可以从中汲取好的设置经验,有助于完善我国道路标志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