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与改善的过程中,美国在事故数据采集与管理、交通安全规划与战略、交通安全改善项目与交通安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基于此,详细梳理美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重点介绍美国的事故信息采集手册与规范、交通安全规划、"迈向零死亡"战略,以及针对基础设施、营运车辆等方面的各项安全改善措施.美国的先进经验对中国...  相似文献   

2.
为获取超重车主要参数特性以及典型超重车模型,计算并对比多车道和单车道上超重车纵横向并行引起的荷载效应,收集了美国加州历时3 a的动态称重(weight-in-motion,WIM)数据,以加州交通厅许可荷载车模型为参照,提取实测超重车数据,分析了超重车辆荷载构成特点,建立了典型超重车辆模型. 分别计算了多、单车道超重车荷载效应,并将两者与现行的中国JTG D60—2015规范和美国AASHTO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Officials)规范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多车道叠加荷载效应较单车道以及中美规范值都大得多,单车道荷载效应与规范值相近或略高一点;多-单车道跨中弯矩最大比值为2.05倍,平均比值为1.65倍;剪力最大为2.05倍,平均为1.70倍.   相似文献   

3.
设计车辆外廓尺寸及其最小转弯路径的半径在道路设计中有重要的影响,中国现有道路规范中给出了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但没给出各种设计车辆的最小转弯轨迹,难以在实际中应用。详细列出了中国目前与道路几何线形设计相关的几个规范中关于设计车辆的规定,及美国Green Book中关于设计车辆的规定,给出了《JTG 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每种设计车辆的最小转弯路径的最内侧轨迹、前轴中心轨迹、左前轮轨迹、前悬轨迹的半径,以供实际应用中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说钢铁是汽车的骨骼,那么油料就是汽车的血液。汽车除了要使用汽油这一动力燃油外,还要使用发动机油、齿轮油、润滑脂、动力转向油及制动液、冷却液等。驾驶员无论是在驾驶车辆或维修车辆时,都难以避免要与油料打交道。驾驶员在接触油料时很容易受到侵害,患染皮肤病,对此应当切实加以预防。驾驶员皮炎发病率较高,主要发生在双手。这是因为在接触油料后,油料溶解皮脂,引起皮肤脱脂、干燥、皲裂所导致的。这种皮炎在严重时会起水泡,有烧灼感  相似文献   

5.
大跨钢桁拱轨道横梁半刚性连接的疲劳荷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定公路与轻轨两用钢桁拱桥轨道横梁与主桁半刚性连接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损伤累积,对该构造细节在桥梁设计寿命期内车辆荷载产生的疲劳荷载谱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我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暂无疲劳荷载规定的情况,参照美国AASHTO规范,建立了反映桥梁设计寿命期内真实运营状况的疲劳荷载模型,并通过全桥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了该构造细节的荷载历程.根据疲劳损伤累积理论,确定了钢桁拱轨道横梁与主桁半刚性连接的疲劳试验荷载.  相似文献   

6.
随着2017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实施,沥青路面设计中面临着新旧车辆分类标准转换的问题.采用2015年河南省高速公路收费管理系统采集的车辆数据,提出了一种车辆类型转换方法,将原6类车型转换为《新规范》下的11类车型;经计算得到河南省轴载谱参数的代表值;根据轴载谱参数,按照《新规范》要求计算了在沥青路面设计中各种车型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确定了河南省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的代表值.结果 表明:所提出的车辆类型转换方法可行.但在车辆超载超限严重的情况下,采用规范方法计算出的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仍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雾天交通限速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获得驾驶者遇到突发障碍物时制动特点的数据,在专业试车场地通过专用设备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制动反应时间为2.0 s(良好路况)或2.5 s(一般路况)可满足大多数驾驶者的需要.将车辆的制动过程简化为制动力增长阶段和持续制动阶段,给出了雾天限制车速的计算方法.各种能见度下对应的限速计算值和推荐值为雾天的交通限速控制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推荐值与美国犹他洲相应规范的推荐值接近,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对低能见度时的车辆限速规定相比偏大.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汽车齿轮油的工作条件和使用性能,在此基础上提出汽车齿轮油的选择及使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交通规范、高速公路跨线桥交通事故的特征及高速公路跨线桥现有的安全问题,提出适合高速公路跨线桥的碰撞试验条件和评价标准.探讨了碰撞等级、碰撞车型、碰撞车辆的质量、碰撞速度及碰撞角度等试验条件的确定.根据跨线桥交通事故的特征和车辆乘员安全等要求,提出相关碰撞试验的评价标准,为开发跨线桥护栏和实车碰撞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美国:满载优先,轮换车道 在美国很多大城市,交通高峰时常可以看到满载乘客的车辆从优先车道快速驶过,另一边只有驾驶员一人的空驶车辆则必须排队,如果空驶车辆使用满载优先车道,将面临严厉的处罚.  相似文献   

11.
以智能四驱车辆分动器的输出轴齿轮及对其润滑的流体润滑油为对象,基于ADINA软件建立三维齿轮结构和流体模型,并对齿轮在转动过程中润滑油流体的耦合进行了分析。以FSI计算结果为基础,应用分离法,分析了齿轮在转动过程中润滑油流体的流动趋势及位移、速度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齿轮在转动过程中流体会形成一定的湍流,且齿附近的位移及速度有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高速机车牵引齿轮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国外高速铁路机车牵引齿轮油的基础上,研究出一咱适用于我国高速机车的牵引齿轮油,并与我国机车现用的齿轮油进行实验室台架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该油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3.
利用AMESim软件建立整车模型,并以各级传动比为设计变量,燃油消耗量最少以及整车的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函数,设定各级传动比的范围和整车动力性为约束条件,采用遗传算法对传动比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得到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气液环簧组合式缓冲器呈现非对称拉压动态特性问题,构建了气液环簧组合式缓冲器动力学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编制了考虑不同吸能元件特性的车辆冲击动力学模型程序,研究了两辆单车冲击及两列动车组冲击的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式缓冲器动力学模型既能有效地模拟拉伸状态下环簧缓冲器的线性加载特性,又能较好地模拟压缩状态下气液缓冲器随冲击速度变化的非线性加载动态特性,即组合式缓冲器动力学模型体现了明显的非对称拉压特性;低速与中高速冲击过程中,组合式缓冲器动力学模型及车辆冲击模型可依次完整有效地模拟缓冲器-压溃管-防爬器-车体结构变形产生的缓冲吸能动态过程及磁滞拉压特性曲线;列车冲击速度为5 km·h-1时,最大车钩力及组合式缓冲器最大行程均小于缓冲器阻抗力和行程限值,其压缩加载特性曲线仅呈现出气液缓冲器的加载特性;冲击速度为20 km·h-1时,最大车钩力为2 900 kN,最大行程为534 mm,防爬器已经触发,其压缩加载特性曲线呈现出了气液缓冲器-压溃管-防爬器组成的连续力学特性,此时车体结构未发生破坏;冲击速度达到25~30 km·h-1时,列车开始发生结构破坏,车钩力陡升;全自动车钩与半永久车钩参数选型能够满足冲击速度20 km·h-1以内的列车车体结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基于高性能计算机群,对于微型多点外啮合齿轮油泵三维流场的分析方法.通过fluent计算流体力学软件,使用高性能计算机群解决了算例中大规模网格和非定常流动问题,较好的模拟了微型多点外啮合齿轮油泵的三维流场.为外啮合齿轮油泵的计算仿真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车辆冲击对车辆运行安全性的影响,依据缓冲器计算理论,利用Simulink软件建立了货车缓冲器动力学修正模型;根据车辆系统动力学理论及车钩计算模型,利用UM软件建立了装用K6转向架的C80货车完整自由度车辆模型.将上述模型联合仿真,实现了车辆冲击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两组车之间的冲击比一辆车与一组车间的冲击危害更大;车钩和从板质量使车辆产生高频小幅的车钩力;悬挂因素导致完整自由度车辆冲击模型的车钩力比单自由度车辆冲击模型小21.7%;车辆在纵向、横向和垂向存在耦合关系,轮轨垂向力随着冲击质量以及重心高度的增加而增大,轮轨横向力随着车端纵向压力的增加和曲线半径的减小而增大.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vehicle gearbox to high-power-density and high-speed, how to predict and optimiz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vehicle gearbox become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iming at the vehicle gearbox,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d deeply studies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multi-boundary conditions.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multi-source excitations triggering the gearbox vibration is analyzed firstly. The vibration transfer path of the gearbox is explored. Secondly, the engine excitation, the gear meshing excitation and the bearing support load are numerically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a fluid-solid coupling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gearbox body is established to predict the gearbox dynamic responses based on the Galerkin method and the Hamiltonian variational principle. Finally, the effects of the excitation condition, oil height and reinforcement forms on the vibration responses of the gearbox body are thoroughly studied by simulation.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it not only helps to modify and improve the method of forecasting the gearbox dynamic response, and also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guidance for the gearbox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相似文献   

18.
装配AMT的HEV动力总成协调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改善装有AMT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换挡品质和加速性能,分析了换挡过程的协调控制方法,在Matlab/Si mulink平台上建立了换挡仿真模型,并对换挡过程协调控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状态切换过程中,采用仿真模型能够对HEV换挡过程协调控制进行模拟,在Ⅰ挡升Ⅱ挡换挡过程中,动力中断的时间仅为1.2 s,保证了动力传递的平稳性;提出的改善车辆加速性能的改进措施与优化控制策略,使车辆0~100 km.h-1加速时间由14.82 s降低到12.39 s。  相似文献   

19.
高速、重载成为交通运输发展的主流,建立精确的汽车荷载模型描述车辆—路基路面的相互作用关系,显得十分困难,有学者提出汽车荷载的静力等效模拟和动力模拟。还有一些学者从理论上研究了交通荷载对路基的作用及交通荷载在路基中的动力响应,并在实际中验证,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