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建立基于中国人体尺寸的驾驶员舒适坐姿模型,提升驾驶员的驾乘舒适性,文章选取不同的驾驶座椅高度,通过采集驾驶员的舒适驾车姿态,拟合出驾驶员的驾驶H点与方向盘及踏板点的位置关系,得出男性、女性和男女性的舒适驾驶坐姿模型,并给出了各种座椅高度对应的座椅位置和方向盘位置的设计值,对于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作函 《商用汽车》2012,(9):132-133
近几年,在"公交优先"政策的引导下,各地公交公司掀起了更新车辆的热潮.在购车过程中,除了环保和减排是首要考虑因素之外,减轻驾驶员工作强度、提高驾乘舒适性也被日益重视. AT自动变速器由于具有驾驶员轻松、乘客舒适、车辆故障率低,同时还有助于提高行车安全性等诸多优势,受到公交公司的推崇;但是高油耗和高成本也成为AT变速器普及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在舒适性和适用灵活性上不逊于AT变速器的AMT变速器逐渐成为公交公司的新宠,近几年的装配率逐渐提高. 那么,AMT变速器在实际使用中的情况到底如何?近日, 《商用汽车》杂志记者采访了苏州公交公司机务技术处处长季本庆,他向记者介绍了AMT变速器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车辆座椅是直接关系到乘员驾乘安全、舒适和工作效率的关键部件,座椅舒适性的研究已成为车辆座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汽车座椅静态舒适性、动态舒适性的概念,通过对舒适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最佳的设计方法来提高汽车座椅的乘坐舒适性,为汽车座椅设计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萨拉·毕加索作为高档私家车,前风窗几乎前移至车头处,增加了线条的流畅,又使驾驶员空间大大扩展.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宽大的座舱空间和驾乘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5.
李白 《汽车与配件》2014,(11):28-29
<正>在"始终在线"愿景的引领下,大陆集团不仅提供驾驶员车内的联网方案,同时也帮助车辆与外界互联,从而大大提升了驾乘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能源效率。大陆集团力争通过提高内燃机的燃烧效率及推进动力总成系统的电气化,帮助推进"清洁能源"在中国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人们对车辆的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雨量传感器已经成为汽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在雨天行车过程中,雨量传感器能自动控制雨刷系统,可以让驾驶员注意力更加集中,不用分心去控制雨刷系统,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因此,文章主要研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雨量传感器感应雨量的策略,从产品的工作原理、软件算法逻辑、应用工况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该雨刮策略实现智能化的自动雨刷控制,为驾驶员带来便利,提高车辆的使用舒适性。基于此软件策略,最终通过测试工程师及驾驶员的驾乘感受,能较好地区分出不同的雨量工况,有效地提升了自动刮刷的效果,也提高了雨刮控制的稳定性,解决了隧道模式停刮慢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非公路宽体自卸车行业,国内生产的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均面临驾乘舒适性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各类驾驶室驾乘舒适性的实际运行情况,对非公路宽体自卸车驾乘舒适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合理的人机空间布置对汽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至关重要,人体驾乘姿态是汽车人机空间布置的依据。文章设计试验,扫描得到500样本分别在8辆车中的驾乘姿态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驾驶员座椅适宜线方程与中国人体2D模板,基于标杆车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方程及模板精度较高,符合中国人体驾乘特征。该研究为汽车人机空间布置提供理论依据,为研发适合中国人驾乘的车辆提供支撑,对建立中国汽车人机设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叉车座椅设计的问题,运用人机工程学理论,从驾驶员生理特性和作业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其舒适性的原因,再从坐姿舒适性、振动舒适性、操作舒适性方面提出叉车座椅的设计方法,以提高驾驶员的舒适度、减少驾驶员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10.
正奔驰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可以在各种情况下主动或被动地为驾驶员提供支持(取决于系统配置),有助于提高驾驶安全性或者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即使事故无法避免时也可以降低事故的严重程度,同时驾乘舒适性也有所提高。驾驶辅助系统利用超声波、雷达传感器以及摄像头识别车辆周围区域(图1),系统在需要快速安全操作时为驾驶员提供辅助,通过车辆信号装置控制对电子行驶控制执行干预(如:加速、制动、转向),在紧急情况发生前或发生时提示驾驶员注意该情况。  相似文献   

11.
张程 《汽车文摘》2023,(4):35-39
随着消费者购买第2辆汽车的需求增加,消费者对汽车驾乘舒适性要求也逐渐提高,特别对座椅的乘坐舒适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汽车座椅系统设计没有全面考虑用户的休息情景,造成后期乘坐体验舒适性差。通过前期传统座椅布置设计分析,制定零重力座椅人机布置要求,校核零重力座椅布置优化设计参数,总结了座椅设计开发优化方法。通过改善零重力座椅的人机参数,增添更多座椅使用模式,确保驾乘人员乘坐舒适并成功应用于整车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12.
正Cinturato P6是一款100%亚太研发,中国生产的产品,满足了广大入门级消费者在城市通勤驾驶中对轮胎性能完美均衡的追求,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也能拥有舒适的驾乘体验倍耐力新推出了拥有高效、舒适、安全完美平衡的全新Cinturato P6,全面完善了Cinturato产品家族。一款专为亚太地区替换市场设计生产的轮胎,全面完善了品牌旗下最受欢迎的Cinturato家族。Cinturato P6针对中型与紧凑型轿车,完美平衡了安全性、舒适性和节能性,给乘驾者带来更为精妙的道路体验。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博世展现的驾驶员辅助和自动驾驶新技术,将进一步提高驾乘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博世在苏州举行了"2019年博世智能出行大会",全方位展示了最新创新性技术与前沿解决方案,以及在电气化、互联化、自动化、个性化领域的全面布局。在"2019年博世智能出行大会"上,博世面对未来的技术解  相似文献   

14.
汽车空调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驾乘人员提供舒适的环境,降低疲劳感,预防或去除附在挡风玻璃上的霜、雾、雪,以确保驾驶员的视野清晰和行驶安全。影响乘员在车内舒适感的主要因素是车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和风速。  相似文献   

15.
驾乘舒适性是对摩托车产品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人机工程学在摩托车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提高了驾乘体验水平,本文主要记述了人体参数在摩托车设计中与人机工程学结合运用的情况,方便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借鉴。  相似文献   

16.
汽车座椅材料的热舒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车中狭小且持续移动的空间内,汽车驾乘人员的活动相对比较困难,不得不长时间地保持一种姿势。为减少驾乘人员的身体疲劳、保证行驶的安全性,汽车内的座垫材料要求有更好的舒适性。汽车鹰垫的舒适性包括心理舒适和生理舒适两方面,生理舒适又包括人体对温度、软、硬、座椅角度等的感觉,人体对温度的感觉通常用热舒适性来表示,热舒适性表达了人们对热环境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汽车市场不断成熟,顾客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直接影响顾客的驾乘体验,乘坐舒适性不良是整车主观感受差的直观表现。文章对主机厂整车乘坐舒适性评价模式进行分析和完善,建立贴近顾客的乘坐舒适性评价观点和完善评价方法,并在某车型进行实践。  相似文献   

18.
在力狮略显平实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一幅强焊的身躯。独特的核心技术,使得它在操控运动感与驾乘的舒适性之间,达到了某种平衡。SI—DRIVE系统的S#模式,带来的不仅是直线上升的车速和驾驶员肾上腺素的分泌,还有接近20升/百公里的瞬时油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对响应面方法和汽车驾驶员乘坐舒适性模型进行一定的理论分析,根据关节强度模型,推导出以关节点坐标为设计参数的乘坐舒适性优化模型,然后应用响应面方法对乘坐舒适性模型进行优化,得出优化后的关节点相对坐标,应用物理样机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显著提高了汽车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20.
自适应巡航(Adaptive Cruise Control,简称"ACC")系统是一种可以有效减轻驾驶员疲劳,提高行车安全性,改善道路通行效率,提高车辆燃油经济性的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在重型车辆领域,该方面研究较少,随着国内陆运交通及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ACC系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以陕汽SX1318高原运输车为目标车型,设计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简称"MPC")的ACC系统控制算法,依据目标车型的性能参数,以提高驾乘舒适性为主要目标,制定了相应的控制策略。以Simulink和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Truck Sim为平台,建立了目标车型整车纵向动力学联合仿真模型,用来研究在不同巡航工况下对前方目标车辆的跟随能力及本车的行驶舒适性。仿真和实车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文章所设计的ACC系统算法,在保持预期的安全距离情况下,能有效满足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