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主动安全制动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4,(17):14-17
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安全、环保和节能,世界各国都在围绕这三个方面开展大量研究开发工作。其中对人类生命财产有直接关系的是汽车安全。汽车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两大类。主动安全性是指避免交通事故发生之前的主动安全控制技术。目前主动安全控制技术包括制动、转向、悬架、车距雷达报警系统,即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等。  相似文献   

2.
基于“以人为中心”的汽车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汽车安全性的研究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本文在引用“以人为中心”的一体化系统思想的基础上,阐述“以人为中心”的汽车一体化智能系统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其新型的人机界面和人机关系。初步探索了“以人为中心”的汽车主动安全性和内容和特点,其中结合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人车智能化联合认知系统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赵又群  郭孔辉 《汽车工程》1997,19(5):273-278
本文建立了一种平衡随机道路输入的数学模型。应用精细积分法,进行了具有此类随机道路输入的人-车-路闭环操纵系统响应的仿真研究与汽车的主动安全性评价。该方法不仅为精确算法,珂能缩短汽车主动安全性的评价周期,避免实车试验带来的巨大的经济负担。结合实例,说明该方法是正确的,其结果是有效而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福特安全车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特汽车公司长期以来致力于汽车安全性研究开发,以世界安全车制造商享誉车坛的沃尔沃汽车公司现在又归于福特旗下,更使福特在安全车的研究领域如虎添翼,汽车安全性研究成果迭出。福特通过旗下的沃尔沃、马自达、美洲虎、阿斯顿·马丁和陆虎以及设在美国和欧洲的福特安全试验室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在汽车的主动安全系统、被动安全系统以及安全防护系统等领域研究开发获得了长足的进展。通过本文介绍,让人们领略到福特  相似文献   

5.
现代汽车安全技术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汽车的安全性研究和现有的汽车安全技术中,汽车的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两大类。主动安全性是指通过对汽车内部结构进行更趋合理有效的设计,优化车辆驾驶操纵系统的人机环境,主动预防事故的发生。被动安全性主要是指汽车在发生意外的碰撞事故时,如何对驾乘者进行保护,尽量减少其所受伤害。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汽车主动安全对策主要涉及汽车的制动性、动力性、操纵稳定性、驾驶舒适性、信息性等方面。包括防抱死制动系统(ABS)、驱动防滑系统(ASR)、横摆控制系统、车距报警系统、驾驶辅助预警系统、安全导航系统后视镜、高位制动…  相似文献   

6.
基于预瞄跟随理论,本文应用一般随机摄动法,对考虑驾驶员不确定性的人-车闭环系统进行响应分析,结合实例,说明该方法在汽车主动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人机工程学与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设计中考虑的核心对象是驾驶员。驾驶员与车构成了典型的人机系统,人机工程学理论是汽车主动安全系统设计的基础,通过对人体测量数据、人的视觉特性及人体的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合理地进行车辆操纵装置、显示装置和驾驶视野的设计,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经济导报》2006,(4):106-109
几乎每个人都担心车的安全性。但对于一个跨国汽车公司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在各个国家是不相同的。瑞典的沃尔沃汽车公司在车辆安全性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然而随着这种车型纷纷提供最高级别的碰撞保护,这家汽车公司开始对影响买主安全感的其他因素进行关注。该公司对一系列与车辆安全相关的预防性措施,包括主动安全系统和呼救系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鉴于汽车正常情况下都运行在侧向加速度较小的线性工作区域,对基于线控技术的主动四轮转向汽车进行了前、后轮转角最优跟随控制器的设计和算法推导,建立了"人-车-路"闭环操纵系统模型,并进行闭环系统仿真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基于最优控制的主动四轮转向汽车同时实现了减小车身质心侧偏角与跟踪期望横摆角速度的控制目标,改善了车辆高速行驶下的转向响应特性;相对于传统前轮转向汽车与比例控制四轮转向汽车,基于最优控制的主动四轮转向汽车具有更好的路径跟随精度和主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理论预测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宗长富  郭孔辉  李铂 《汽车工程》2001,23(1):5-8,12
本文建立了人-车-路闭环系统模型。计算了双移线及蛇行道路输入时14种车辆方案的理论综合评价指标。根据驾驶员的主观评价对其进行相关检验。利用本文提出的理论预测评价模型和综合评价指标。可对汽车结构设计参数和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改善汽车的操纵性能,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窄体车辆有助于解决常规乘用车的道路占用、空间浪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应用主动侧倾技术解决窄体车易侧翻的安全性问题。根据窄体车主动侧倾运动的特点,建立窄体车车身动力学模型,考虑主动侧倾特性及车辆侧向与纵向运动引起的车轮载荷变化,结合UniTire统一轮胎模型,进行主动侧倾窄体车极限态工况状态参数相平面分析,探明窄体车运动机理,获得窄体车极限态运动规律及运动特性,为提高窄体车稳定性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汽车主动防撞系统,介绍了该防撞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对其规避控制进行了研究。依据汽车运动学理论对安全车距模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包括安全临界、锁定目标、危险临界和极限临界的汽车纵向安全车距模型以及横向安全车距模型;结合安全车距对危险目标进行识别和分类;针对不同危险程度的目标制定了相应的规避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汽车安全技术的开发方面,被动安全系统的作用主要是控制碰撞中所释放出的;中击力。但被动安全系统在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进一步降低事故对车辆和乘客以及行人的伤害方面也几乎达到极限,很难有更多的建树。由此,汽车工程师们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主动安全技术的开发上。  相似文献   

14.
有关汽车安全性的种种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汽车安全性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减少事故的发生(主动安全性)以及减轻事故发生后人员受伤的程度(被动安全性),现代汽车在安全性方面应用了许多新技术。 1.汽车主动安全性 汽车主动安全性要求人、车之间能很好的相互沟通,即汽车随时都能按照驾驶员的控制意图正常行驶,同时也能随时向驾驶员反馈各种正确的信息,使驾驶员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样才能使汽车不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安  相似文献   

15.
汽车纵向行驶安全报警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现代汽车主动避撞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汽车纵向行驶安全报警系统,研制了系统相关硬件及安全报警软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车试验对车头时距报警算法和驾驶员预估报警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证明了所开发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宋健  李永 《公路交通科技》2002,19(6):140-145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ABS)是改善汽车主动安全性的重要装置,在汽车日益高速化的今天,它的应用日益广泛,ABS控制方法是ABS的核心技术,掌握控制方法的设计和匹配,对于自主开发ABS和进一步开展汽车主动安全性理论和技术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ABS广泛采用的是逻辑门限值控制,这对于非线性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控制方法,本文讨论了几种不同的控制逻辑,通过对制动过程的动态模拟,比较了其防抱性能的优劣。同时,提出了一种以制动器耗散功率最大为目标的ABS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宏湖 《轿车情报》2003,(11):84-86
在近来欧洲NCAP碰撞测试中,除了对汽车的“乘员保护”进行安全评分(5星纽)外,还新增了“行人保护”(4星级)项目、因此.当今的安全汽车在必须遵循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理论设计中,还应注重保护行人安全装备的设计,返样才能真正体现人一车和谐相处,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  相似文献   

18.
《汽车技术》2001,1(2):44
据福特中国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福特汽车公司 2000年开发的 SensorCar技术可预测碰撞的发生。 ●该技术提供的行人安全性 据统计,行人被撞事故在交通事故中占有很大比例。事故分析表明,人车相撞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驾驶没有看到行驶方向上的行人,待到看见时再制动为时已晚了。 SensorCar技术采取的设计思想是采用主动传感器监测汽车前方的行人通道,向驾驶员提供预警,从而避免碰撞的发生。其采用一个装在格栅上的激光雷达装置来扫描汽车前方的行人,发出的波束碰到行人后即被反射回传感器,然后对反射波进行分析。 该系统可以探测到…  相似文献   

19.
普通汽车对追尾碰撞一般没有非常高的安全性要求。但是,由于燃料电池汽车后部装有安全性要求相当高的氢气瓶和控制系统,因此,燃料电池车追尾碰撞时的安全性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文章通过对国内自主开发的某燃料电池汽车进行了追尾碰撞虚拟试验分析,为燃料电池汽车车身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据世界保健机构与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2002年在全世界的交通事故中,死亡人数超过118万人.尽管交通事故并不仅仅是汽车事故.但是其中大多数却是与汽车相关。为了降低这种令人震惊的死亡人数,世界汽车整车公司长期以来都在致力于汽车安全技术的改进。本文介绍富士重工开发的自适应主动驾驶技术车“IVX”(Intelligent Vehicle X)并以此为基础的称为“主动驾驶支持系统”(ADA:Active Driving Assi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