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雯鎛 《珠江水运》2004,(10):20-21
为支持泛珠三角这一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的实践,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上,交通部领导进一步明确了在"9 2"区域内构建完善高效率的泛珠三角公路和水运网络.形成高等级、大能力、相互连通的内河航运网络和江海联运体系.特别是确立了建成云南、贵州、广西等西南地区畅通的出海通道目标.这就给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内河航运创造了机遇.  相似文献   

2.
推进内河航运与经济互动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内河航运发展的必然要求. 珠江航运应在"9 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和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指出,内河航运对经济的发展作用要用长远发展的眼光审视,要推进经济与内河航运互动发展.张春贤部长今年两次视察西江航运干线时指出,必须从全局、政治的高度和经济规律的角度思考水系的航运发展问题,并多次表示要加快珠江航运发展,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运支持.  相似文献   

3.
6月初,张春贤部长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上表示,为支持进入"9 2"这一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的实践,交通部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在"9 2"区域内构建完善高效率的泛珠三角公路和水运网络.在水运方面,今后发展的重点,一是加快西江干线航道的建设,提高航道等级和运输能力;加快红水河复航,建成云南、贵州、广西等西南地区通畅的出海通道.二是继续完善珠三角"三纵三横"骨干航道,形成高等级、大能力、相互连通的内河航道网络和江海联运体系,总体上珠三角地区内河航运能力将提高30%以上,为香港国际航运中心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为广东省及泛珠三角其他地区提供更加经济的大宗货物运输服务.  相似文献   

4.
正6月15日至17日,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到广东省广州市、佛山市,就珠江水运改革发展调研和座谈。在合力推进珠江黄金水道建设座谈会上,杨传堂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推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决策,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5.
历年回顾     
<正>2015打下发展坚实基础2015年12月11日,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首次会议在福建福州召开,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四省(自治区)行政首长一致同意依托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平台建立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机制。此次会议堪称珠江水运发展的"遵义会议",为珠江水运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1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交通部珠江航务管理局局长朱伟桥同志的书面江报上批示:"开展广东及珠江流域航运调研,十分必要,这对开发内河航运资源,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信息公告     
《中国海事》2016,(4):78-79
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日前,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依托,统筹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促进内地九省区一体化发展,深化与港澳更紧密合作,构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泛珠三角区域。根据《意见》,泛珠三角区域将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区域内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构建安全、低碳和便捷的综  相似文献   

8.
综合信息     
张春贤部长称将建完善的泛珠三角区域交通网络交通部部长张春贤最近在香港举行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上表示,交通部和广东省政府已经商定,用5到8年的时间,努力完善珠三角地区内河航道网络,有效降低集装箱运输成本,适应香港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发展和泛珠三角经济圈发  相似文献   

9.
信息与资料     
《水运管理》2004,26(8):F003-F003
构建完善的泛珠三角区域公路和水运网络日前,交通部部长张春贤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上指出,为推进泛珠三角的交流、合作与发展,交通部将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与区域内“9+2”各方共同努力,构建完善高效的泛珠三角公路和水运网络,拓展资源和市场两个空间,促进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劳动力的双向和多向交流,为培育和支撑泛珠三角区域现代化的物流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于7月1日生效交通部今年第12号《公告》宣布,经修订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海上保安修正案和《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  相似文献   

10.
<正>2004年,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签订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并就物流、旅游、农业、能源等具体领域制定了发展纲要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从湛江港集团获悉,湛江港30万t级航道改扩建工程(即40万t级航道)被列入交通运输部"十三五"规划。目前湛江港已拥有40万吨级泊位、25~30万t级泊位多个,原有30万t级航道已不能适应港口发展需要。为满足港口生产发展,适应腹地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泛珠三角地区区域合作的需求,更好适应国内外船  相似文献   

12.
关玉 《珠江水运》2004,(4):10-10
2003年广东省提出架构"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构想,"泛珠三角"已成为当前一个热点词汇."9 2"之各地政府官员接触频繁,这个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理念已为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港澳办所肯定.温家宝总理在人大报告中强调:中东两部地区要加强多种形式的合作,形成中东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泛珠三角"地区合作体现了这一重大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正>国务院2016年3月份印发了《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促进内地九省区一体化发展,深化与港澳更紧密合作,构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泛珠三角区域。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九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意见》提出了八项重点任务,其中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  相似文献   

14.
岁末年初,一件件接踵而来的大事、喜事让海南港航建设者为之振奋. 第一艘以"海南皇后"命名的豪华邮轮试航环海南岛航线,开启了海南发展海洋旅游的破冰之旅;两艘航道维护疏浚船在琼州海峡航道开工作业,结束了海南本土多年以来没有沿海航道维护疏浚船舶的历史,国家发改委、铁道部、交通部、广东省、海南省共商加快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建设,海南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指日可待,琼粤两省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打造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典范……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5月,《珠江水运科学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正式刊发,为珠江水运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2017年5月,交通运输部与珠江沿线的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省(自治区)政府联合印发《珠江水运科学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下简称《计划》),将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施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切实推动珠江水运科学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随着2001年<广州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的逐步实施,特别是泛珠三角(9 2)区域合作从框架协议向经济联合实体的迈进,勾勒出泛珠三角未来的合作秩序,南沙港区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挑战.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在珠江三角洲港口群集装箱运输中如何对南沙港区进行定位的问题日益突现出来.定位准确,不仅可以确保南沙港区的健康发展,还可使之与珠三角港口群的其他港口形成优势互补,促进珠三角港口群的整体建设;而定位不恰当,则不仅影响南沙港区进一步的功能拓展,还将造成人力、财力的重复投资和区域竞争的内耗,进而影响到珠三角港口群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4年上半年珠江航运事业面临着一个崭新的局面.随着架构"泛珠三角"经济区步伐的不断加快,内河航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广泛的重视,进一步发挥珠江航运基础性产业作用显得更加紧迫.珠江航务管理局7月26日召开上半年工作会议,对上半年工作进行总结,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为全面完成全年工作而努力.  相似文献   

18.
连接着资源丰富的大西南和充满经济活力的粤港澳,西江这条“千里巨龙”正在成为促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天然纽带。借助这条“黄金水道”的开发,将形成一条紧密相连的西江经济带。  相似文献   

19.
肇庆市大力发展港口物流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港口物流,肇庆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肇庆市东接广佛经济圈,西连大西南腹地,地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咽喉”要道,拥有发挥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东引西连”和“龙颈”部位的区位优势。321国道、324省道,广肇、二广高速公路和三茂铁路,以及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西江贯通全市.再加上毗邻的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构成了肇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同时,港口周边经济发展迅猛,肇庆新港、三榕港、高要港、四会马房港等主要港口周边的产业基地达28个,入驻企业600多家。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征程、新起点。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区、泛北部湾经济圈、大湄公河次区域等多区域合作的加速构建,给广西水运事业带来了多重叠加的发展新机遇。面对当前的大好形势和空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广西船检人将立足本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在“提高整体素质、管理技术并举、继承完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