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本文观察了4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浓度变化,并将其是否并发心功能不全或朱性休克分3组,A组:单纯AMI;B组,合并心衰;C组,合并心源性休克,并与28例心绞痛及24例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MI组在心绞痛发作期,较正常对照组ET浓度有明显升高,单纯心肌梗塞者2 ̄10hET迅速上升,24h后逐渐下降,一周内正常,而合并心衰及心源性休克者ET浓度持续升高超过一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4种自制的微波辐射器,在两种条件下热凝离体子宫内膜产生病理变化的范围及程度,为临床实施微波子宫内膜法除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7例不同妇科情况切除的全子宫标本,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不同型号的辐射器,A组于宫腔东、右两区各热凝4min,B组于中腔或、右,前、后,宫底区各转动热凝3min。结果 B组较A组可较好克服宫底部作用弱的缺点;A,B两组热凝的最大深度均为6mm,涉及肌层最深为4mm;自  相似文献   

3.
针药结合治疗“梅核气”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治疗“梅核气”的疗效。方法 针刺中脘、内关、合谷、太冲、足三里等穴结合口服药物,治疗30例病人,并与单纯性针刺或口服药物各30例进行对照。结果针刺组与药物及针药组的有效分别为73.33%、60.00%、93.33%(P〈0.05,P〈0.01)。结论 针药组的疗效优于针刺组及药物组。  相似文献   

4.
对58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Vertebra-basifix artery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VB·TIA)患者进行发作间歇期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转颈试验研究,发现转颈试验后较试验前BAEP异常率显著增高(P<0.005),提示本病发病机制中血液动力学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观察枢复宁TM两种不同给药途径预防各种中晚期癌症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根据所选抗癌药的不同,将147例中晚期癌症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为大剂量顺铂组、B组为低剂量顺铂组、C组为非顺铂组。各组患者按所用上吐方案分一剂一片组(枢复宁8mg,静注第一天和口服第二天);一片一片组(枢复宁8mg,口服第一天和第二天),连续观察5d。结果:A、B、C三组止吐有效率分别为75.6%、72.7%;SL5%、75.0%和94.6%、94.4%(A与C组比较P<0.05)。两种枢复宁TM简化止吐方案均对顺铂和非顺铂类化疗药物引起的急性呕吐有效,疗效没有差别,一片一片的止吐方案更经济简便。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聚丙烯酸丁酯(PBA)与氯乙烯(VC)接枝共聚物(PBA-g-VC)的相结构与分子结构。接枝物PBA-g-VC中PVC为连续相,PBA为分散相。随PBA的交联程度增大,其在PVC连续相中的相结构由模糊的“细线形”过渡至清晰的“球形”结构。研究结果表明,PBA交联度对产物中PVC平均分子量影响不大,但使其分子量分布加宽,被接枝的PVC链变短,接枝点变多。动态粘弹谱表明,PBA-g-VC为半相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伴膀胱出口梗阻(BOO)患者的逼尿肌收缩状况。方法 采用连续两次压力-流率法检测71例BPH伴BOO者,将在第1次压力-流率测定中得A-G值,按照Schafer氏BOO分级把病人分成3组;第1组为BOO2级19例;第2组为BOO3-4级24例,第3组为BOO 5 ̄6级28例,再将在连续两次尿流率和最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均比第1次显著下降;第2组中第2次的Qmax和P  相似文献   

8.
观察了23例门脉高压症患者行断流术前后胃液中的基础胃酸分泌量(BAO)、最大胃酸分泌量(MAO)、高峰胃酸分泌量(PAO)及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加作胃减动脉术的治疗组(11例)术后胃液中BAO、MAO、PAO均比术前升高(P<0.05),而行单纯断流术的对照组(12例)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P>0.5)。血清胃泌素水平两组均比术前降低(P<0.05),且改变的程度基本一致(P>0.5)。表明:在断流术基础上加作的胃减动脉术不但不引起胃泌酸功能减退,反而可使术前胃泌酸功能的低下状态得以改善;加作的胃减动脉术也不影响血清胃泌素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刺完骨穴(GB 12)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为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n=54,300~45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血管性痴呆组、针刺组,进行行为学评分并测定海马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β)mRNA的表达,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变化。结果与血管性痴呆组相比,针刺组大鼠学习能力显著提升且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β)mRNA表达下降;同时,海马神经细胞损伤程度下降,其形态学恢复到接近正常。结论电针完骨穴可以降低海马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降低神经细胞损伤程度,为血管性痴呆提供了新的神经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直接法原位PCR技术对4例NAP和10例BPH组织中ARmRNA表达作了检测分析,并对其在NAP与BPH的表达作了定量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NAP及BPH标本ARmRNA表达均显示阳性。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靠近核膜的胞浆当中,主要分布在前列腺上皮细胞、间质细胞。(2)前列腺上皮组织中ARmRNA表达具区域异质性的特点;部分增生前列腺的腺上皮基底层(BCL)细胞阳性表达增强,NAP组未发现此现象。(3)图像分析表明无论是NAP还是BPH,ARmRNA在腺上皮的阳性表达强度均强于间质。而NAP与BPH之间阳性表达强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克隆抗-HBe固相ELISA法检测118例HBV感染者血清中HBeAg特异免疫复合物(HBeAg/IC),结果表明∶HBeAg/IC与HBV复制相关,可作为HBV复制的一种血清学标志,HBeAg阴性、HBVDNA阳性者中,62.2%患者HBeAg/IC阳性,提示HBeAg/IC的形成致使夹心法不能检出HBeAg,这类患者仍可以是HBV野毒株感染,并非均为HBeAg缺陷变异株感染;HBeAg/IC阳性血清ALT异常率明显高于HBeAg/IC阴性血清(P<0.01),提示HBeAg/IC存在与肝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米力农联合多巴胺对重症瓣膜转换术后脱离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过程全身血流动力学及氧供需平衡影响,以评价联合用药对这类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重症瓣膜转换手术病人20例,随机成分两组,于心脏腹跳、建立稳定的自主心律后,分别应用小剂量(A组)或较大剂量(B组)米力农联合多巴胺,停机过程经人工心肺机输血、补液维持肺动脉舒张压(pulmonary arte  相似文献   

13.
对6年前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注射的疫苗组126名、安慰剂组135名5~9岁儿童,经6年观察,随访率控制在90%或以上。第6年疫苗组抗-HBs阳性率和GMT明显高于安慰剂组,与第4年相比,无明显差别,T12抗体峰值高低和自然加强对维持抗体滴度均起一定作用。疫苗保护率针对HBV感染为78.2%,针对HBsAg阳转为77.4%。说明疫苗接种后6年其免疫原性和保护率基本完好,6年内无需复种。但对疫苗效果及抗-HBc作为评价指标的意义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以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VR)分析为扶植观察梯度压力刺激肾内感受器对家兔自主功能的影响,方法于肾盂内加压刺激肾内机械感受器(renalmechanoreceptors,RM)或夹闭颈总动脉,作HRV频域分析。结果在加压观察组(A组,n=30)肾盂内加压刺激RM时,平均动脉压(meanarterial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rate,HR)均降低  相似文献   

15.
观察了低硒组和加硒组大鼠肝去线粒体上清液(PMS)中总核糖体含量、多聚核糖体/总核糖体比值的变化。同时还测定了肝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核酸含量及TBA值。结果表明:低硒组大鼠肝PMS中总核糖体含量及其聚集程度均显著低于加硒组,肝GSH-Px活性和RNA含量也明显低于加硒组,而肝TBA值升高。  相似文献   

16.
对17例月经周期正常的不孕妇女宫颈粘液碱性磷酸酶(AKP)进行了动态观察,并与其它监测排卵指标基础体温(BBT)和宫颈粘液评分(CMS)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宫颈粘液AKP活性在排卵周期中具有规律性变化,卵泡期酶活性较高,围排卵期明显下降,排卵日降至最低值,排卵后迅速上升。围排卵期酶活性明显低于卵泡期和黄体期(P<0.0001);88%的周期AKP低谷日出现在排卵前。结果提示:宫颈粘液AKP测定可作为预告排卵的指标,同时也可为自然避孕法提供避孕期。  相似文献   

17.
“合谷穴”是针刺治疗和镇痛效果较好的穴位之一。祖国医学记载有“颜面合谷收”之说,最近大量的临床实践和一些动物实验亦证明合谷穴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为此,研究针刺穴位时,一根银针底下到底是什么感受器接受刺激?它们兴奋后是沿着什么类别的神经或以什么样的速度向中枢传导等,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过去的研究证明,针刺合谷区能在家兔和猫的尺神经掌深枝中引导到针刺性放  相似文献   

18.
观测36例肾病综合征(NephroticSyndrome,NS)患儿红细胞(RBC)膜电荷量及18例NS患儿RBC表面涎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NS患儿RBC膜AB结合量较正常儿童明显降低(P<0.001);表面涎酸含量与正常儿童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NS时RBC膜电荷呈“功能性”降低;NS患儿尿蛋白量与其RBC膜电荷量呈负相关(r=-0.534,P<0.001)。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构造1-lUBEC/AUED码的充分必要条件和建议的1-lUBEC/AUED码校验位的下限;将纠单个突发错误Fire码进行扩展,得到了扩展Fire1-lUBEC/AUED码;证明了扩展Fire码为无序码和1-lUBEC/AUED码;最后给出了基于移位寄存器实现扩展Fire码的编-译码框图。在纠单向突发错误和检单向错误时,扩展Fire码具有更高的译码效率和信息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以荷瘤 (S37)小鼠为模型 ,进一步验证针灸并施的抗肿瘤和对IL2 IFN NKC调节网的相关网络MΦ IL1 Th的效应。方法 针灸荷瘤 (S37)小鼠的大椎、后海二穴后 ,取样 ,以吞噬中性红比色分析法 ,MTT比色分析法和单抗SPA Ig花环法等观察针灸对MΦ、IL1、Th及S37肉瘤的影响。结果 荷瘤针灸并施组、荷瘤艾灸组、荷瘤针刺组的小鼠腹腔MΦ吞噬功能、IL1含量及Th细胞 (L3T4)百分率均较荷瘤对照组显著增高 ;除针刺组外 ,其余两实验组均对S37肉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另外 ,针灸组和艾灸组IL1含量均较针刺组显著增高 ;针灸组Th细胞(L3T4)较针刺组显著增高。结论 针灸荷瘤小鼠大椎、后海二穴 ,具有正向调节IL2 IFN NKC网的相关网络MΦ IL1 Th和抑瘤 (S37)作用。艾灸也显示出相似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