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引言 本文基于海上船舶碰撞引起的油污损害承担的责任主体的研究,从对国际通用的"谁漏油谁负责原则"的分析着手,通过对我国目前海上船舶油污损害责任主体的有关规定和做法的介绍,并结合CLC对此问题的有关规定,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个人见解和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船舶碰撞事故的责任认定,是两艘及以上船舶之间发生碰撞造成损害后,海事管理机构依法对碰撞事故调查取证,并对当事人的责任进行认定的过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4.
光船承租人承担与船舶营运有关的侵权责任不以光船租赁登记为条件.只要符合侵权构成要件,未经登记的光船承租人可以承担船舶碰撞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船舶碰撞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船舶碰撞产生的赔偿责任由船舶所有人承担,碰撞船舶在光船租赁期间并经依法登记的,由光船承租人承担".在船舶碰撞纠纷司法实践中对船舶经营人、未登记的光船承租人、登记的光船承租人和船舶所有人的责任的认定却呈现出与该条规定不完全一致的裁判思路.结合审判实务,分... 相似文献
6.
<正>[提要]船舶碰撞事故发生后,一方船舶未按规定进行报告即逃离现场,在审判过程中亦拒不承认碰撞事实的发生,法院根据主动调查获取的证据,确定碰撞事实的发生,并根据确定的碰撞事实确定各方的责任。[案情]原告:A(称原告)。被告:B公司(称第一被告)。被告:C公司(称第二被告)。 相似文献
7.
[案情]原告:福建省罗源县鸿达轮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达轮船)被告:三富海运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三富海运)2000年6月8日10:30时,鸿达轮船所有的“鸿达2号”轮在黄浦江吴泾附近棉花仓库码头装货完毕,离开码头掉头向浦东方向驶去。“三富翠玉”轮于2000年6月7日到达长江口锚地抛锚。次日凌晨01:30时,该轮在长江口锚地动车,04:00时引航员登轮,引领船舶进口。2000年6月8日上午,晴天,能见度良好,风向西南,风力约3级。“三富翠玉”轮于10:50时初见“鸿达2号”轮,该轮距“三富翠玉”轮约1000米。当两船相距约500米时,“三富翠玉”轮发现“鸿达2号”轮… 相似文献
8.
对船舶磁撞的事实认定,构成要件及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我国《海商法》对船舶碰撞的有关法律责任和性质及捷径争议的办法做了讲解。 相似文献
9.
10.
船舶碰撞是一种发生在海上的侵权行为,会在当事人之间引发损害与赔偿的法律关系,而碰撞责任方及过失程度的确定对于碰撞纠纷及损害赔偿问题的解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针对这一主题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
船舶溢油事故污染的行政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早期的船舶溢油事故污染研究中,对纯技术的研究远远优先于行政组织管理方面的研究。为此,围绕船舶溢油事故污染行政治理,通过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对行政治理的基本内涵、职能、组织架构和应急计划制定等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世界各国虽然对船舶溢油事故污染行政治理予以了高度重视,但基本停留在应用实践层面,因此有必要结合实践,从理论角度予以规范化描述。同样,我国船舶溢油事故污染行政治理尚处于初始启动阶段,有必要加快规范化和合理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13.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中溢油应对处理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能源需求及海上石油运输量的大幅增长,我国海上发生溢油事故的风险也不断加大,针对海上大型溢油事故制定有效的溢油应对处理方案已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该文通过对2010年4月发生在墨西哥湾的英国石油公司“深水地平线”平台泄漏事件进行研究,分析收集了此次事故过程中美国采用的主要溢油应急处理方案及值得借鉴的手段,为我国研究海上溢油应急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16.
针对目前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监测溢油存在的问题,在分类时考虑像元灰度的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同时考虑分类时样本不足的缺陷,采用结合纹理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遥感图像分类方法,进行溢油目标的识别。以发生在西班牙的"威望号"溢油事件为例,利用目标样本对以灰度共生矩阵法提取各种纹理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均值、对比度、方差、熵和相异性能够较好地识别溢油目标。采用最小距离、最大似然和SVM分类器分别对溢油目标进行提取,结果表明SVM具有较好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7.
选取不同营养级的3种海洋生物(小球藻、褶皱臂尾轮虫和半滑舌鳎)为受试生物,以ED50或LD50作为测试指标,对原油、消油剂和乳化液对不同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用原油、消油剂和乳化液对3种海洋生物均有明显的致毒效应;对不同类型原油,轻质油在24~48 h对不同海洋生物的毒作用效应最为明显,中质油大约有24 h的滞后毒作用效应,重质油在96~240 h时毒作用效应最显著;消油剂对不同海洋生物的生物毒性均低于原油和乳化液,说明消油剂使用形成的乳化液的毒性要高于消油剂单独存在时的毒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场燃烧技术在溢油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应用,分析现场燃烧技术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结合现场燃烧技术的相关政策法规、实施程序、健康安全环保指标、燃烧后评估方法比较与其他应急措施相比的优势。针对现场燃烧技术在2010年墨西哥湾溢油事故中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现场燃烧技术是一种快速、高效、低成本的溢油清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20.
海上溢油应急能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海上溢油应急能力评估现状,借鉴国内外其他领域应急能力评估模式的先进经验,建立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海上溢油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得出不同层次指标的权重,并结合某海区溢油应急能力现状评分,得到该海区海上溢油应急能力等级.研究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合理、实用,可为海上溢油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