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和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交通拥堵、交通安全及交通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为了缓解这些问题及推动哈尔滨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绿色交通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在分析了哈尔滨市交通发展状况基础上,主要从构建一体化公共交通系统、自行车及步行慢行系统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哈尔滨市绿色交通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绿色交通是一种低污染且有利于城市环境多元化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这可以解决我国因私人汽车增加等原因所带来的交通拥堵、汽车排放尾气增加、资源短缺、城市能耗严重、生态环境破坏和空气污染等问题。且该运输系统该运输系统在解决以上问题的同时,可以降低建设维护成本和促进社会公平。目前,我国绿色交通发展在持续进步,本文以舟山为例,从基础指标、交通工具和道路建设三个方面选取数据,并将熵权法和TOPSIS法结合对2016年至2018年舟山绿色交通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舟山2017年绿色交通发展状况最优,其次是2018年。  相似文献   

3.
绿色交通是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理念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集中体现。海南省坚持生态立省,绿色交通建设是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助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促进全省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海南省绿色交通体制机制、运输结构、运输组织、科技创新、政府引导等五方面全面阐述了海南省绿色交通发展现状,提出了绿色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强化政策保障、加强科技创新、注重人才培养、培育绿色文化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对绿色交通理念进行解析,并对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交通运输规划原则与策略等进行分析,以期充分发挥以地铁为代表的绿色交通体系的优势,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输》2012,(10):54-67
<正>前言"十二五"时期是推动首都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北京建设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特征的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阶段。为了更好地指导"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加快推进《北京交通发展纲要(2004—2020)》和《北京市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行动计划(2009—2015年)》各项目标的完成,  相似文献   

6.
一体化走廊是城市绿色交通未来发展的关键.高质量的绿色交通一体化走廊既能满足市民对高效、便捷出行的需求、又能有效减少雾霾、噪声、尾气等环境污染,达到城市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着眼于绿色公交站点,对大城市绿色交通一体化走廊管理方法进行研究,为我国未来绿色交通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国际性、全国性、地方性的大型体育比赛通常要求举办城市具有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系统,因此对城市交通发展及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结合北京奥运会等赛事对交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大型运动会举办对城市交通发展的战略意义,不仅有力推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现代化进程,而且有效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秩序整治和公共交通快速发展;同时,培育绿色环保有序的交通文化和社会公益意识,并成为推动城市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公路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是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绿色交通建设和运营的重要组成内容。文章分析了绿色交通发展新形势下,公路行业环境保护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从强化组织管理、注重源头控制、加强过程控制、注重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增强绿色环保科技支撑能力等方面提出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绿色出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实现出行"安全、畅通、高效、舒适、环保、节能",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交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通过对绿色出行的概念、内涵、特征和实现途径等相关理论进行解读,确定绿色出行系统的主要构成;采用计划行为理论、交通需求管理理论等多视角,对影响和制约城市绿色出行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和识别,并研究提出围绕保障能力、基础设施、运输装备、运营服务等方面的绿色出行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0.
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城市发展催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另—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动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的优劣对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建设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为了提高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结合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客流衔接换乘的系统分析,从多维角度出发构建了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方案评价的多层次指标体系,在遵循方案评价基本原理及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改进逼近理想点排序法的评价方法,用于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方案的评价,建立城市客运综合交通枢纽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2.
陈姗姗 《综合运输》2021,(3):19-22,95
推进长三角交通一体化规划落地是实施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通过系统梳理上海多年空间规划实践经验,遵循城市群、机场群、近沪地区、全球城市多机场体系的逻辑思路,基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提出优先实现近沪地区民航紧密联系的规划突破点。临近地区民航协同,需要实现发展目标、通道枢纽、飞行保障、运输服务、货运物流、设施建设、重大项目、进度时序等多方面系统协同,建立契约关系,以市场化方式实践区域民航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的首要问题是加强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西部交通运输存在如基础设施布局、交通技术结构、交通区域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文章通过对现状、资金、环境、人才因素的考虑,提出了以“强化技术改造,提高运输能力,拓展内外通,适应发展需要”为基本思路的一系列西部交通开发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4.
In spite of the recent progress made in household activity analysis and travel budget studies, urban transportation modeling still remains a “not-too-well developed” research field. There are conflicting theories, analysis units are not uniform, terms are not precisely defined, basic studies of sub-systems involved are not yet completed, and many models lack behavioral background as well as basic attributes such as simplicity, sensitivity, compatibility, transferability and forecasting ability. Gaps in methodology may be partially responsible for this situation.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simple, yet not primitive, easily applicable urban transportation models which can respond to the technical needs of planners and engineers. Lessons from the past, as well as experiences from other disciplines, suggest that future research should concentrate on: (1) new, “unconventional” approaches based on systematic, basic studies of all sub-systems involved; (2) proper definition and stratification of an analysis unit; (3) revision and unification of definitions, classifications, etc.,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behavioral background of the models; (4) dynamic rather than static approaches, able to describe feedbacks between transportation and land-use as well as between transportation demand and supply; (5) interrelations between subsequent sub-models, particularly between car availability, trip generation and modal split; (6) developing models which are not only sensitive to transportation policies but also to other local policies (e.g. land use, city development, social, etc.).  相似文献   

15.
我国逐步开始将城市建设与互联网技术进行高度融合以打造智能城市。智能城市建设过程中,智能交通是重要一环,当前我国交通视频监控系统普遍是通过道路两旁的摄像头拍摄获得路况图像信息,这种方式虽然是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不能满足智能城市的建设需求。本文总结和研究了分布式智能相机的一些关键技术,得出嵌入式设备高效率、低耗能的优点使其在交通监控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基于分布式计算机设计了智能相机的分布式智能城市交通系统,提出了一系列有益于提升系统运行的具有应用前景的算法,用来解决使用重叠视野进行跟踪和稀疏相机网络中的有效跟踪。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动力涵盖政府的主导作用、公交运营企业的主动力、公众的支持力以及营销传播的助动力等"四方力量",四方力量的协同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快速发展。首先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快速发展面临的困境以及进行公共交通系统动力协调的必要性;然后提出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的"4P"发展策略、激发公交运营企业主动力的品牌服务策略、拓展公众支持力的乘客关系管理策略、发挥营销传播助动力的促销策略等公共交通协同发展策略;由此增强公共交通竞争力,提高公交出行方式分担率,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基础上,引申出无障碍相关概念,通过总结新加坡城市道路和交通枢纽无障碍“以人为本”的设计特色,针对我国高比例的老年人口规模和残障人士渴望进一步融入社会的强烈愿望,从观念革新、系统规划、风格设计等方面探讨有益于我国城市交通无障碍建设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增加所带来的集聚效应和交通拥堵等负外部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优化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缓解该矛盾的重要举措。本文同时考虑了集聚经济和交通拥挤两种外部性,构建并求解了一个两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模型,分三种情况探究了轨道交通的投资引入和道路容量的优化对城市规模和城市空间结构均衡的影响。结果表明,轨道交通的投资引入能够增加城市人口规模和社会福利,使城市结构更加紧凑。但是,随着集聚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规划者应逐步完善公交配套设施,以降低公交拥挤成本,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还应制定相应的福利政策,避免由于个体效用下降而导致人口流出。  相似文献   

19.

A decade of increasing Federal attention to urban transportation needs has culminated in the 1970 Urban Mass Transportation Assistance Act. This Act is intended to provide 10 thousand million dollars over the next 12 years in Federal assistance money to urban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needs of selected U.S. cities as a basis for (1) understanding the vast, various and complex transportation needs of urban area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nd (2) assessing the sufficiency of these funds. The sample cities have been placed into three broad categories based on the state of development of their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n Category I cities, the essential need is to ensure the survival of bus systems for the use of non‐drivers, or to provide some other viable alternative to the automobile; in Category II cities, the primary needs are to relieve auto congestion and to improve public transportation components, while in Category III cities, the primary need is massive investment to improve and to extend public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esently intended Federal funding level for transportation will not meet the financial requirements of the Category III c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