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确看待产能过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能过剩拉响警报近年来,汽车行业产能过剩一直是业内外关心和争论不休的问题。2005年以来, 从政府有关部门到国外知名咨询机构,谈论产能过剩的声音越来越大。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到2005年末,我国汽车行业整车年生产能力已达800万辆,超出销量约38.9%。目前在建的生产能力有220万辆,建成后年产能累计将达1020万辆,与此同时,据说各地还有正在准备投资的规模统计可达1000万辆。但在这种情况下, 各汽车企业的扩产之风仍然刮个不停。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目前产能总计约500万辆,产能过剩的形势十  相似文献   

2.
业界声音     
正李维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一汽集团进出口公司总经理"一旦发生产能过剩,对企业、行业、国家危害巨大。我们不会忘记上世纪90年代中国纺织业的阵痛,而汽车工业,其产业链更长,关联度更大,影响更深远。"——到"十二五"末,中国的汽车市场容量在2500万辆左右,产能过剩风险进一步加大。李维斗指出,合资企业在产品技术、盈利能力上远强于自主企业,一旦打起价格战,他们有更大的降价空间,这使本来就弱小的自主企业面临更大的生存威胁。  相似文献   

3.
库存疑云     
王威 《时代汽车》2010,(8):28-30
当各大汽车企业大举扩张产能的今天,有关中国汽车产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则更加受人注目。  相似文献   

4.
近两个多月来,发改委频频发出中国汽车产能过剩的信号,这开始令汽车企业感到不安。但事实上,主流的汽车厂家却面临着产能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观点     
《时代汽车》2005,(12):60-61
“汽车产能过剩说”可能有水分;国家发改委专家:汽车业发展暴露出过热等问题;汽车库存压力今年将小于往年;长安副总裁朱荣华:中国车企将成国际巨头附庸;柴油机是中国节能环保汽车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6.
我国汽车工业产能过剩问题分析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国内汽车市场超乎寻常高速增长,部分汽车生产企业产能不足,可能引发新一轮投资以扩大生产能力。分析认为,我国汽车工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隐忧。需要汽车生产企业理性投资与国家主管部门有效控制来防范产能过剩风险。  相似文献   

7.
编者的话     
2009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产销两旺,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使得汽车企业纷纷加大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然而,新一轮集中扩能之后,市场能否消化所增加的生产能力?有关产能过剩的担忧再次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工信部、发改委对于汽车企业产能规划和投资情况的调查,显示了政府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本期“东方时评”《产能过剩隐忧与有效控制》指出,需要汽车企业理性进行投资决策、国家主管部门进行有效引导和管理,才能防止隐忧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步推广,许多企业转型进驻。而产能过剩问题已限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基于当前形势,构建寡占竞争模型,探讨政府补贴、关税壁垒对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和关税壁垒会导致国产厂商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对国外厂商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小雨  平原 《时代汽车》2009,(10):34-37
“2009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就汽车产业产业振兴相关政策、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汽车市场、二三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兼并重组、消费升级、小排量汽车等汽车产业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中国汽车突破1700万辆已经没有疑问。受良好的市场行情所鼓舞,国内车企出现争先恐后扩能建厂的趋势。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15年底,规划产能将达到3124万辆。针对国内市场容量和出口态势.国家发改委认为,从宏观角度看,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苗头,并提出要坚决抑制过剩产能。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我国汽车产业在自主品牌轿车和经济型轿车的强力拉动下,总体形势明显好于2005年。预计2007年及其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都将保持对汽车的旺盛需求。可是,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出口秩序混乱等现实问题依然困扰着整个汽车产业,可以说2007年中国车市是忧喜交加。在这种局面的影响下,2007年中国车市将呈现十大发展趋势:一、产业整合重组提速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中国汽车工业产能过剩,要求加快结构调整,这将对未来5~10年中国汽车业  相似文献   

12.
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大起大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低迷”。由于年初对市场判断不准确,几乎所有厂家都出现了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严重等问题。这就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2005年汽车市场究竟如何?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能否走出低谷、保持上升势头?依笔者之见,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呈现六大特点。  相似文献   

13.
编者的话     
2009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产销两旺,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使得汽车企业纷纷加大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然而,新一轮集中扩能之后,市场能否消化所增加的生产能力?有关产能过剩的担忧再次成为业内关注的话题.工信部、发改委对于汽车企业产能规划和投资情况的调查,显示了政府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轿车情报》2004,(1):124-125
当前的中国汽车市场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急剧增长的市场以及随着中国加入WTO使得中国汽车工业产生了引人注目的转变。愈演愈烈的竞争、车型的增加、产能过剩以及消费者期望值的转变只是改变汽车市场竞争态势的几个因素。对于理解这种转变的充分,客观,  相似文献   

15.
编者的话     
“产能过剩”的声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是汽车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前两年,我国汽车消费快速增长,刺激了汽车企业的产量扩张,甚至出现“有车就有市场”的局面。但随着汽车生产厂家投资力度的增速超过购买力的增速,而出现了“产能过剩”的局面。但引发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且不可一概而论。既要看到一些“滞销”车型的过剩,还要看到“畅销”车型的供不应求。因此,不能简单地看待产能过剩的问题。本期东方时评《正确看待产能过剩》一文即从各个角度辨证地评论了当前这一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6.
预计2007年及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我国都将保持对汽车的旺盛需求,但产能过剩、成本上升,出口秩序混乱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中国汽车产业,可以说,2007年中国车市是优喜交加,将呈现十大发展趋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都释放出同一个信号:今年要推动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要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汽车产业终究被列入了“产能过剩”的行业。日前国家发改委举行的宏观经济形势介绍会上,该委产业政策司一位副司长明确表示,对我国汽车产业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已经有了调控的基本思路和意见,正进入调研阶段,汽车产业调整的相关细则将在不久后发布。但是,关于汽车产能“过剩”的问题,从国家有关部门释放信息,到国家准备实施调控。其间,汽车产能是否“过  相似文献   

18.
包崇美 《世界汽车》2010,(10):92-97
金秋九月,政府相关机构领导以及来自汽车界的嘉宾欢聚一堂,直面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讨论战略转型之计,共商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发展之策,进行产能是否过剩之辩,探寻汽车市场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过剩的时代     
这是一个产能过剩的时代。中国车市的火爆极大地激发了厂商对产量的欲望,虽然国家发改委已经预警规划产能有可能远超市场需求,国内主要车企仍奔着4000万辆目标总产量进军。有关分析人士指出,让汽车与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课题。即使社会"刚性需求"可以消化掉全部产能,但现有的交通状况、环境和资源能否承受这样大的消耗量还应警惕。这是一个天价过剩的时代。当1000多万的布加迪在这中国卖出引起一时轰动,上海车展超4000万的阿斯顿·马丁眨眼售罄,人们已不再为奢侈车咋舌。听说富N代已经厌倦了秒杀法拉利、兰博基尼和宾利,限量版则是他们购车的信号。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     
<正>短短数十年来,中国汽车业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之快都为世人所震惊。这也吸引了许多海外投资者纷纷来华寻找商机。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产能问题一直是个分歧很大,各执一词的问题。在最近几年,不少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矛盾已为各相关部门所重视,其中商务部还特意将产能过剩问题和走出去战略问题进行了课题招标。明年开始实行的"十二五"规划正是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期东方时评《我国汽车产能问题上的科学发展观研究》为产能矛盾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