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华 《中国船检》2010,(3):24-26,122
2009年,金融危机突然而至,快速发展的中国船舶工业遭遇严峻挑战。作为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始终不离不弃,为危机中的船舶工业遮挡风寒。今年,面对依然严峻的市场形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进出口银行对中国船舶工业依然一往情深。  相似文献   

2.
安飞 《中国船检》2007,(10):34-40
国防科工委举办的2007年全国船舶工业工作会议,是一次决定性的会议,它吹响了中国船舶工业全面战略转型的号角,由此中国开始了向造船强国的全力冲刺。这号角声不仅令我国船舶工业的业内人士激情满怀,也令与之相关的行业摩拳擦掌、鼎力相助。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进出口银行、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船级社(CCS)的相关人员,感悟了相关行业推助船舶工业实现战略转型的澎湃激情。  相似文献   

3.
殷毅 《中国船检》2008,(6):30-35
近年来,伴随船舶工业的发展,船舶融资风生水起,两者水乳交融,共同成长。面对日益加剧的行业风险和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国内银行业,特别是作为船舶融资龙头银行的中国进出口银行如何因时而动,创新服务产品,继续为中国船舶工业由大到强扯起“金帆”。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共同主办的“2008中国船舶与金融论坛”4月28日-29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与此同时,中国船协第三届理事会也于29日在京举行。论坛的主题是“金融业如何助推中国船舶工业做大做强”。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徐匡迪院士,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张广钦会长,中国进出口银行李若谷董事长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讲话。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院长罗润知博士应邀作了专题演讲。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进出口银行在4月28日共同举办、以“金融业如何助推中国船舶工业做大做强”为主题的“2008中国船舶与金融论坛”,吸引了航运界、造船界、金融界的人士,与会代表受益匪浅反响强烈。来自政策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航运交易所、船舶行业研究机构、律师事务所的多位专家学者也与此达成了共识。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  相似文献   

6.
11月9日,中远集团与中国进出口银行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京举行,中远集团魏家福董事长、马泽华总经理、孙月英总会计师与中国进出口银行李若谷行长、朱鸿杰副行长出席了签字仪式。该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对中远集团和中国进出口银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实现双方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7.
杨柳 《珠江水运》2014,(23):35-35
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孙平表示,作为我国造船工业的主力融资银行,进出口银行对船舶产业整体授信支持已达5796亿元,共支持9637艘、合同金额1977亿美元船舶的建造出口。 在“第二届国际船舶融资论坛”上,孙平表示,在我国船舶工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进出口银行充分发挥信贷的引导作用,重点吸引有实力的国内外优质船东在华订造船舶,全力推动骨干船厂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加大对高技术含量船型研发生产的支持力度,明确反对有投机和炒船嫌疑的项目以及落后船型、落后产能。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处于由船舶工业大国向船舶工业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造船业的竞争日益加剧,降本增效已成为目前船舶工业企业发展的最重要战略。长三角作为我国船舶工业的最重要基地,提升其船舶工业效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对长三角船舶工业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全面评价,得出长三角船舶工业目前主要存在产能过剩、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差等问题,并相应给出提升长三角船舶工业效率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情况,运用菲德模型分别分析船舶工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溢出作用,得出我国船舶工业对经济的溢出作用显著,而直接作用为负,且船舶工业部门的要素边际生产力低于非船舶工业部门的结论,从而提出船舶工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和加强产业集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薛婉娟 《船艇》1992,(2):18-21
一、我省地方船舶工业概况建国四十多年来,我省地方船舶工业同全国船舶工业一样,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现已形成配套比较完整,初具规模的船舶工业体系。地方船舶工业同中央船舶工业一样,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