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整度是衡量高级路面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路面不平顺,会增大行车阻力,并使车辆产生附加振动,直接影响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结合青岛市308国道路面改建工程的施工情况,论述了改性沥青及SMA路面的平整度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1问题的提出 沥青路面是采用沥青材料作结合料、粘结矿料或混合料修筑面层的路面结构.路面平整度是评定沥青路面使用品质的重要指标,路面平整度的好坏,不但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舒适和车辆的行驶性能以及营运经济,而且路面的不平整,使行驶车辆的附加振动作用又反过来对路面施加冲击力,从而加剧路面的损坏.在道路工程中,平整度虽是众多道路技术指标的一项,但对于道路的使用情况来讲,平整度是影响道路使用功能较大的一项.导致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很多,就单从沥青路面的施工来讲,如何控制施工中的每一环节,使沥青路面的施工平整度得到提高.在此,就沥青路面施工平整度方面作以简要分析以供参考,以便在沥青路面的施工中在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新型钢板组合梁桥车桥耦合振动特性及行车舒适性,文章对某高速公路上典型的新型钢板组合梁桥进行跑车数值模拟,基于车轮与桥面接触点位移协调关系进行了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研究了路面不平整度、车速和阻尼比对桥梁的挠度、冲击系数和行车舒适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桥行车舒适性评价满足规范要求,行车速度对桥梁结构响应影响不大,路面不平整度越小和阻尼比越大,结构响应和冲击系数越小。  相似文献   

4.
沥青路面沉陷是公路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造成沉陷原因是因路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局部路面沉陷,如果出现路面沉陷会影响行车安全及公路美观,必须采取有效的维修方法,以确保路面行车畅顺。  相似文献   

5.
雨天行车时,行车荷载、路表积水和道路三者共同作用会产生较大的动水压力。动水压力压迫积水进入路面结构内部,反复行车荷载作用下最终导致沥青路面的水损害。因此,研究动水压力对于分析沥青路面的水损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流固耦合理论,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轮胎-水-路面的流固耦合模型,采用CEL算法计算分析了水膜厚度和行车速度对动水压力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不透水条件下,动水压力随水膜厚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随着行车速度的增大呈现非线性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路面排水不畅会影响路面和路基的耐久性和稳定性,危及行车安全.在公路几何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路面排水要求,从根本上解决路面排水不畅问题.从纵断面、平纵面组合以及横断面设计三个方面讨论了影响路面排水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路面结构层的密实度和平整度是道路竣工验收的主要技术指标,而摊铺机的振动频率是影响结构层平整度和密实度的重要因素。详细阐述了沥青路面结构摊铺机的工作特点以及工作原理,并通过试验段测试分析摊铺机的振动频率对路面结构不同层位摊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摊铺机振动频率对路面结构层的平整度和密实度有较大影响,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沥青面层的平整度下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平整度增大,两结构层呈现相反的规律;而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大,面层和基层的压实度都增大。  相似文献   

8.
路面材料抗滑能力不足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行车安全,为解决这一问题,文章研究空隙率对PAC路面材料抗滑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制备5种不同空隙率的PAC-13沥青混合料以及PAC-20沥青混合料,并设计了单层排水路面和双层排水路面组合结构方案,分析空隙率对PAC路面摩擦系数和构造深度的综合影响效果。研究成果有助于在工程设计中预估路面抗滑特性指标,从而提升道路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某高速公路工程为例,选用ANSY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标准沥青路面有限元模型,探究公路沥青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并基于已有研究成果,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不同行车参数条件下的乘车人员舒适度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沥青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随车重和制动力的增大而增大,随车速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沥青路面结构竖向响应对车重敏感性强,路面水平动力响应对车辆制动变化的敏感性强,车速对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较小;车辆行驶速度越大、制动力越大则车辆的动力响应越明显,乘车舒适度越低;车重会降低车辆的动力响应,提高乘车舒适度,但车重过大极易引发安全事故,故需进行合理限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轮胎/路面振动试验和沥青混合料动态力学参数测试,初步研究了沥青玛蹄脂碎石路面(SMA)降低轮胎/路面噪声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SMA路面衰减轮胎振动能力明显优于普通AC路面,其降噪机理在于材料的内部阻尼和路表纹理.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公路工程仍然存在着道路沉降的问题,导致公路路面不平,行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安全性且行车舒适体验感较差。对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公路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的设计,以保证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通过对公路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的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首先结合实际分析常见的公路工程沉降段位置,然后指出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沉降段设计应考虑的因素,最后提出沉降段路基路面设计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新老路基过渡段往往存在差异性沉降。此处出现的病害也较多,如路面结构损害、结合处滑移、横坡比变化等。低填方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降主要出现在路堤形心处,新老路基过渡段的差异性沉降会改变路面横坡比,影响行车舒适度并造成一定安全隐患。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选取3个路段为试验路段,每个路段长100m,填方高度为2m。首先测量了3个路段的不同地质参数,随后计算了不同深度的地基附加应力和沉降量,最后给出了地基处理方案,希望为今后的低填方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降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汽车荷载及胎压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影响,文章以典型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为例,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了以20%为步距增大的超载标压、标载超压的路面表层力学变化,并将荷载、胎压两因素对各力学响应指标的影响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路表左右轮载点竖向应力值分别为底基层底竖向应力值的46.39倍、47.56倍;随荷载逐步递增,路表的竖向位移、水平及竖向应力均呈上升趋势;随胎压逐步递增,路面表层水平及竖向应力均呈上升趋势,但胎压增大对竖向位移影响不明显。因此在实际公路运营中应控制行车超载、超压情况,以免路面力学结构发生破坏。  相似文献   

14.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路面弯沉值的大小除取决于路面自身的强度外,路基强度状况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并对BISAR程序计算结果与PFWD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分析了硬壳层参数变化对路基顶面弯沉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受行车、气候、环境及超载等多方面的影响,沥青路面会出现龟裂、坑槽、车辙等路面病害,介绍了坑槽修补工艺。  相似文献   

16.
《西部交通科技》2009,(6):I0005-I0005
日前,中国首台垂直振动压路机产品在合肥试制成功。 压路机垂直振动技术的研究是一项世界级的课题,许多国家都在进行研究,该项技术能够在中国的企业研制成功,是中国路面压实机械的一件大事。理论上讲,应用垂直振动技术生产的垂直振动压路机会大大提高路面的压实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大大减少能量损失。  相似文献   

17.
在危害公路的众多因素之中,水是主要的自然因素。水的作用会加剧路基路面结构的破坏,加快路面使用性能的恶化,缩短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公路排水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公路路基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将导致路面断裂、不平整以及构造物两侧路面错台,严重影响公路的质量及行车效果。有效降低路基沉降,消除路基沉降危害已成为公路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对路基沉降的原因和规律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9.
路基作为路面的基础,它们共同承担着行车的荷载作用.通过实际表明,如果没有一个稳定、坚固的路基,就不可能确保有稳固的路面.对此,只有提高路基的稳定性以及强度从而才能确保路面的稳定性与强度,这也是必要的先决条件.然而,在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施工路基时遇到了黄土地段或者是潮湿地区等情况,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对此,需要针对公路路基的相关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方法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0.
1概述 近几年我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沥青路面的里程在不断增加.沥青路面由于使用粘结力较强的沥青材料作结合料,因而大大增强矿料之间的粘聚力,以及提高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延长路面的使用年限.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不渗水,行车舒适,噪音小,行车费用低及养护方便等优点.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沥青材料的产量大大增多.沥青路面在公路建设中越来越广泛的被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