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文章针对广西沿海区域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分析了在沿海区域公路工程中使用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基工程的设计要点与计算要点,介绍了塑料排水板的施工工艺与质量保障措施,并结合工程实例对该软土地基内的孔隙水压力、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评析塑料排水板的处理效果,为类似地基处理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蓬勃发展,公路软土路基的处理问题一直都是研究热点,塑料排水板处理公路软基的方法越来越被接纳.通过结合实际公路工程,对打设排水板处理公路软基问题进行计算研究,并分析了打设塑料排水板对软基固结和沉降的影响.得出打设塑料排水板可以明显改善黏性土的排水能力,从而增加土层的固结速率,且打设塑料排水板对厚层黏性土... 相似文献
4.
5.
6.
滨海沉积平原,地形复杂,沟堑遍布.下卧土层中含有含水量高、强度低、压缩性大的软弱土层,修建道路,必须对其进行加固处理.研究了该区软土地基低路堤问题,从稳定性和工后沉降控制两个方面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对加固处理的效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计算和监测. 相似文献
7.
塑料排水板加固软土地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前言高速公路路堤一般较高且桥涵通道较多,行车速度快.其路基路面的要求也较一般公路更高.当穿越软土地区时,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使其能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8.
9.
本文简要介绍广州大学城外环路用塑料排水板与堆载预压相结合处理软土路基的机理、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及实际效果,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四川盆地软弱地基特点和高速公路对路基的要求,分析介绍了适合当地软弱地基加固处理,并被广泛采用的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的软基处理的施工方法、特点及施工技术要求和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1.
12.
木寨岭隧道软岩大变形段支护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新建兰渝线木寨岭隧道工程实践,在了解了碳质板岩地层发生大变形的原因和机理的基础上,对高地应力条件下软岩大变形的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处理隧道大变形应以控制为主的原则,以及确保隧道安全施工、快速通过的支护措施和变形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路基性能评价指标与方法,分析了软土路基病害的影响因素及处治对策,提出了改善软土路基强度的路基长期性能保障措施,并结合广西某公路软土路基工程实例评述了该措施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法处治软弱地基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施工要点及其垫层设计等内容,得出在软弱地基浅层处理中应用好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法,能够保障软基处治施工质量,提高路堤使用耐久性及安全度,节省投资等结论。 相似文献
15.
16.
文章通过对沥青混合料掺加聚酯纤维的研究,分析了聚酯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及低温抗裂性,并与基质沥青混合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对比,指出聚酯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为利用纤维加强沥青混合料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软弱围岩中进行隧道开挖,往往因岩体变形过分或局部应力集中而导致围岩失稳破坏,在实际工程中大多采用锚杆作早期支护。文章以Ⅳ级软弱围岩为参照对象,利用相似模型试验进行了锚杆支护条件下的隧道施工过程模拟,对开挖过程中围岩的渐进破坏特征、破坏模式以及锚杆的支护效应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将会在隧道周边形成一应力扰动区,而真正塌落成拱的只是该扰动区的一部分;由于有锚杆的支承作用,拱顶岩体的破坏呈分区破坏模式;岩体的破坏范围主要集中在隧道两侧与水平面成45°+φ/2的扇形区域内;在隧道开挖后,拱顶上方岩体的切向应力升高形成承载压力拱,主要位于距拱顶约1.0~1.25B处(B为隧道跨度)。 相似文献
18.
19.
浅埋软弱破碎围岩隧道进洞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进洞一直是隧道施工的关键环节,而洞口工程的顺利完成是暗洞正常施工的前提。目前,采用超前管棚支护、超前小导管注浆等超前支护方式基本能够保证隧道顺利进洞,但是大部分隧道进洞后在洞口段均会出现初期支护沉降变形较大的现象。山西省高(平)-陵(川)高速公路郭家川2#隧道洞口段围岩极其软弱破碎,在隧道采用超前管棚支护顺利进洞后,为了防止洞口段初期支护再次出现较大的沉降变形,提出在洞口段采用联合支护的方案,即将洞口段初期支护的钢拱架与护拱连接,并加强初期支护钢拱架之间的纵向连接,实践证明此方案是切实有效的。分析对比表明,对于浅埋软弱破碎围岩隧道,联合支护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小洞口段初期支护的变形量,保证隧道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证隧道安全、快速进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