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在现代汽车安全技术中的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正在向着集成化方向发展。接下来,如何保证功能复杂的汽车集成安全系统不会因为不必要的失效故障导致适得其反的严重后果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在汽车集成安全系统控制器的硬件架构概念设计中引入了功能安全的理念,提出了安全完整性要求下的可靠架构设计原则以及其中传感器、执行机构组件、硬件看门狗监控和内存保护的具体要求。基于此硬件架构概念,设计失效故障率更低、更可靠的汽车集成安全系统就有了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汽车一体化安全定义与组成,阐述了碰撞预警技术其通用的系统构架以及碰撞预警安全技术的应用现状.汽车一体化安全把汽车被动安全与主动安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主、被动安全措施的最佳效用,其代表技术是汽车碰撞预警安全,该技术已成为汽车安全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集成安全系统(IS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气囊和ABS防抱死技术,使汽车安全形成"主动安全(ABS)"和"被动安全(安全带、安全气囊)"系统的概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希望在乘车时既愉快又安全,因此对安全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以汽车安全为主题的科技竞争也更加激烈,集成安全系统(ISS)的实现使汽车安全理念形成了跨世纪的飞越.  相似文献   

4.
彭汉锐 《城市车辆》2009,(10):39-41
本文从汽车安全技术的意义出发,介绍了当前汽车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的主要装置系统;介绍了侧面视觉死角检测系统、事故避免技术、驾驶员叫醒装置、底盘一体化控制系统等汽车安全新技术;分析了本田行人保护的安全技术。  相似文献   

5.
安全气囊是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主要装置.介绍了安全气囊的发展过程及其工作原理,指出常规安全气囊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智能化安全气囊系统的构想.增设多普勒车速传感器,以监测汽车与障碍物的相对速度;扩展ACM的控制范围,增加逻辑运算功能,运筹不同车速和加速度下的最佳控制模式等.  相似文献   

6.
集成的主,被动系统能实现更强的安全性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车辆、乘员乃至行人的安全,其价值远远超过了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防护系统汽车安全系统的集成化是一股势不可挡的趋势。复杂的技术整合将近距离雷达、远程雷达、影像传感、转向及翻滚角度传感、稳定控制电子传感等诸多技术结合在一起,对驾驶环境实施全面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智能安全车辆技术的起源和发展介绍。并针对有应用前景的智能安全车辆技术如:车道偏离预警系统、主动纵向避撞系统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逐一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系统功能的定义和实现原理,指出了关键核心技术和实现难点所在。为我国开展实施智能安全车辆技术提出了建议和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8.
该文提出了一种多域融合安全的概念及基本框架,论述了多个安全领域的发展状况及其之间的关联关系。以人的安全为核心,研究了被动安全技术、新能源安全技术、主动安全技术及其相关的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等安全技术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安全技术领域之间的融合关系,特别是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的两条融合路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趋势。将汽车不同安全技术视为一个整体,研究各种技术之间的关系和融合方式,对于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考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邱斌 《汽车维修》2014,(12):8-10
<正>汽车无钥匙控制系统主要包括车辆进入、起动和防盗3方面功能,通过无线射频技术替代传统机械钥匙功能,在方便驾驶员使用车辆的同时,也增加了汽车防盗系统的安全性能。该系统最早只应运用于高档汽车,但随着近年来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中低端汽车也开始广泛应用无钥匙控制系统。名图为北京现代汽车公司2013年推出的中高端车型,采用了典型的无钥匙控制系统。一、系统组成1.智能钥匙控制模块智能钥匙控制模块在北京现代汽车上称为SMK模块,是无钥匙控制系统的中枢神经,其功能主要有: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述了汽车安全技术的现状和发展,综合介绍了各种主动和被动安全措施并且对未来汽车安全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智能安全气囊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气囊是汽车被动安全系统的主要装置。介绍了安全气囊的发展过程及其工作原理,指出常规安全气囊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智能化安全气囊系统的构想。增设多普勒车速传感器,以监测汽车与障碍物的相对速度;扩展ACM的控制范围,增加逻辑运算功能,运筹不同车速和加速度下的最佳控制模式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碰撞预判技术及其通用的系统设计方案,着重从该系统所用雷达系统的研发、新式被动安全装置的优化与应用以及系统集成3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并指出了当前发展碰撞预判系统的时机与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3.
汽车悬架控制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现代汽车悬架,要求其在各种行驶条件下提供平顺性和安全性的最佳匹配。但是传统被动悬架,只能保证在一种特定道路和速度下达到最优折衷。为此,开发研制了各种悬架控制技术和方案。介绍了半被动、半主动、慢全主动、全主动四种悬架控制方案和应用,并作了相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developed a methodology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grated pedestrian protection system (IPPS) based on simulations. The proposed IPPS consists of active and passive vehicular systems for protecting pedestrians, including a pedestrian warning information system (PWIS), an active hood lift system (AHLS), and pedestrian airbag system (PAS). Two simulation methods were applied in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a driving simulation and a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A driving simulator was used to obtain the change in collision speed, which is a key parameter for evaluating driving behavior when a PWIS is applied. In addition, a well-known simulator fo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LSDYNA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impact of a pedestrian on a vehicle hood in a pedestrian-vehicle collision. The head injury criterion (HIC), which is an outcome of LS-DYNA simulations, is a major parameter for evaluating passive safety systems. The probability of pedestrian fatalities by collision speeds and HICs were estimated to quantify the safety benefits of an IPP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 IPPS is capable of reducing pedestrian fatalities by approximately 90 % associated with jaywalking in the midblock and walking on the roadsid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can be used to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vehicular technologies for pedestrians. The results can be effectively used for policy making and deriving legislative requirements associated with advanced vehicular technologies for enhancing pedestrian safety.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了国内汽车交通事故和安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车辆被动安全性研究的状况和主要研究方法,并针对我国道路交通的特点.提出我国车辆被动安全性的研究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仪表板系统是汽车内饰系统中最关键的系统,因为仪表板是驾驶员和用户最直观、最近距离接触的零部件,其造型风格、外观质量以及功能配置等因素直接影响着驾乘人员对车辆的品质感受。集舒适性、美观性、功能性、装饰性、安全性于一身的特质也决定了仪表板在设计开发中涉及到的工艺更广泛、更复杂。为了使仪表板能够在驾驶舱内呈现良好的效果,汽车工程师们从成型工艺、加工工艺、表面装饰工艺3个维度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开发出多种适合不同级别、不同配置、不同功能定义的车型的工艺,使得开发人员在设计开发过程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7.
线控转向( Steer-By-Wire,SBW)系统,指通过通讯网络连接各部件的控制系统,取消了传统的机械式转向装置,转向器与转向柱间无机械连接。该系统转动效率高,响应时间快,降低车辆底盘开发成本,改善车辆驾驶特性,并且利于环境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汽车碰撞安全性和整车主动安全性等。主要研究了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关键技术,对线控转向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在不断增多,带来中国的道路交通形式也日趋复杂,使得汽车消费者购车已不仅仅是购买一辆代步工具而已,在选车购车时而是对车辆的安全性能的重视程度在越来越高;汽车企业也把车辆安全性能开发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加大各种研发手段及技术能力的储备和投入,促使中国汽车安全技术发展在不断进步,车辆的安全性能也在不断提高。本文主要对车辆前端的水箱框架进行研究,研究其对车辆安全性能的影响,以指导车辆被动安全性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