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磨损是摩擦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之一.然而,现行的磨损研究方法普遍采用大量的模拟试验来进行经验性的探索.而且,在磨损量计算中只考虑压力的影响.在考虑压力对磨损影响的同时,加入了温度影响因素,利用仿真技术对磨损量进行计算机模拟,提出了线接触零件磨损的数值仿真通用模型.对后续线接触零件磨损仿真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三角转子发动机一个关键核心技术就是转子的径向密封技术。径向密封片在气缸中的磨损过程,各状态参数随时间而改变。在考虑压力对磨损影响的同时,加入了温度影响因素。利用仿真技术对磨损量进行模拟计算,建立了径向密封片磨损的动态仿真模型,并用UG Grip编写了仿真程序。在此仿真模型基础上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径向密封片磨损量的分布与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车轮剥离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JD-1型轮轨摩擦模拟试验机上,在赫兹接触条件下,对4种不同含碳量车轮轮箍钢的剥离和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磨损量随含碳量的增加而减小;含碳量越高,剥离程度越严重,剥离块越大;降低含碳量,可减轻剥离的发生,但同时会增加车轮的磨损量.  相似文献   

4.
为更加精确地对模具进行表面局部强化,采用DEFORM-3D建立了某汽车用吊耳零件的热锻造过程仿真模型,对热锻过程中坯料流动状态、热锻过程载荷变化、模具温度场、应力场以及磨损量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模具实际温度测量和失效模具的磨损情况调查分析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具工作时的综合应力并未超过相应温度下模具材料...  相似文献   

5.
车辆轮对压装过程的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货车RD2型轮对压装过程进行接触问题有限元分析,对轮对压装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仿真了过盈量,摩擦系数,压入速度和公差对压装压力曲线,最终压装压力以及轮毂孔,轮座之间的结合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渐开线齿轮轮齿表面在干摩擦或润滑不良情况下的质量磨损及线磨损规律;用一对圆盘滚子试件在JP-DB1500型实验机上模拟一对齿轮啮合规律,这是通过把试验机中一对偏心挂轮的运转规律传动到试件上实现的。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了45~#钢在不同热处理情况下,润滑良好时质量磨损量随载荷、磨粒变化的规律,以及齿轮轮齿表面线磨损量随载荷、磨粒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基于集成神经网络的刀具磨损量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神经网络识别铣刀磨损量的监测方法.利用小波包变换将切削力和振动信号分解为不同频带的时间序列,从每个信号中选择与刀具磨损状态最相关的3组频段的均方根作为监测特征;通过信号的组合和不同子网络输出决策间的融合,集成神经网络输出刀具磨损的识别结果.试验和仿真分析表明,此方法能够满足刀具磨损量实时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车轮材料对轮轨匹配行为的影响,在MMS-2A型轮轨磨损试验机上模拟研究了U71Mn热轧钢轨和4种不同车轮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采用电子分析天平测量试样磨损量,采用SEM对试样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车轮含碳量升高,车轮硬度升高,车轮的磨损量逐渐降低,而与之匹配的钢轨磨损量逐渐升高;轮轨试样的磨痕粗糙程度与磨损程度相关,磨损越严重,磨痕越粗糙;轮轨试样的硬度比决定轮轨试样的磨损机制,轮轨硬度比较低时,主要以磨粒磨损为主,磨损最严重,当轮轨硬度比继续升高,主要以疲劳磨损为主,磨损降低,当轮轨硬度比接近1.1时,轮轨氧化达到最严重,主要以氧化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9.
根据接触悬挂系统中的接触线振动方程,推导了接触线应力的均值和方差的计算公式.综合考虑了接触线应力集中系数、尺寸系数、表面质量系数和材料疲劳强度的影响,得到了接触线疲劳极限的统计特征.应用数理统计原理建立了接触线疲劳可靠性分析的数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接触导线线质、张力和刚度以及列车运行速度、波动传播速度和抬升力是影响导线疲劳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MPX—2000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评价了EMP复合材料与钢的磨损.在本试验条件下,分别构造了EMP复合材料和钢试样的磨损率与试验速度、压力间的关系,据此联合构造了这两种材料的组合磨损方程,与实测数据的对比误差分析表明,所有磨损量的理论计算方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1.
The deflection properties of elastic stage, elastoplastic stage and plastic stage of elastomer were analyzed. Taking account of the kinetic friction force in friction interface and strain hardening in slow sliding interface, the elastic, elastoplastic and plastic normal contact stiffness model for harsh surface was established, which revised the Majumdar-Bhushan fractal model and made it more perfect. In the combination of macro and micro perspective, the effects of coarse surface fractal variables, kinetic friction force in the friction interface, material characters of the friction couples on the contact status and contact property were discussed by the study of digital analysis. Results imply that the normal contact stiffness improves with the increasing real contact area and normal contact load, and reduces with the augment of kinetic friction coefficient. When the kinetic friction coefficient is smaller than 0.3, the normal contact stiffness comprises a linear decrease with the increment of kinetic friction coefficient. When the kinetic friction coefficient is bigger than 0.3, the normal contact stiffness has an exponential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kinetic friction coefficient.  相似文献   

12.
车辆轮对的粘滑振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两接触物体的粘滑振动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给出了粘滑振动发生的条件。分析了驱动速度的粘滑振幅的影响,应用数值方法对三种不同摩擦模型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粘滑振幅与驱动速度的似成线性关系,最后从蠕滑力出发对办对可能产生的扭转粘滑振动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左右轮轨摩擦不均及曲线通过内轨先产生的粘滑震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探讨层状黏性土中静压桩的贯入机制,结合离散元PFC2D软件在处理大变形、非线性等问题的优势,考虑到接触黏结模型对模拟土体的优越性,建立了静压桩贯入层状黏土中的离散元模型,实现了离散元中静压桩的贯入过程;探讨了静压桩贯入过程中压桩力、桩端阻力、桩侧摩阻力以及桩侧径向压力随贯入深度的变化规律,从细观层次上分析了不同桩径的静压桩贯入层状土中土体接触力链的分布特征,明确了沉桩过程中土体位移的变化规律.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桩径的增大,土层的变化对压桩力的影响逐渐减小;桩侧摩阻力和桩侧径向土压力的变化规律相似,在同一贯入深度处均出现明显的退化现象;不同土层接触力链的表现形式不同,桩端位于粉质黏土层时,桩端的影响范围约为7D (D为桩径),桩端位于粉土层时,桩端的影响范围约为9D;粉质黏土中土颗粒主要以径向位移为主,而在粉土层中土颗粒位移受其上下土层的软硬程度制约.   相似文献   

14.
综合考虑轮胎材料超弹性和路面材料的粘弹性、轮胎与路面间的瞬态接触摩擦作用,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凝冰条件下轮胎与沥青路面接触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沥青路面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凝冰条件下沥青路面路表弯沉在轮胎作用的区域明显增大,在没有直接作用的区域弯沉逐渐减小,且路表弯沉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而逐渐增大;路表水平剪应力以轮胎作用区域为中心呈反对称分布,且最大水平剪应力在轮胎经过前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而在轮胎经过后随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路表竖向应力在轮胎作用的瞬间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在非作用区域则很小,竖向应力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同时阻尼对凝冰沥青路面力学响应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对滑动摩擦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叙述,将离散元理论引入滑动摩擦研究,应用基于该理论的三维颗粒流数值模拟软件(PFC3D)建立了滑动摩擦模型,重点分析了接触压力、表面粗糙度和相对滑动速度等因素对滑动摩擦系数的影响,模拟结果与经典摩擦理论结论进行了对比和讨论,最后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实体有限单元法模拟无粘结预应力、普通箍筋约束预制拼装桥墩在循环荷载下的力学反应,得到其荷栽位移滞回曲线。为了提高预制拼装桥墩的滞回性能,改进模型,使用贯穿节段接触面的普通纵向钢筋作为能量耗散装置增强耗能能力。改进后的模型残余变形小,滞回性能高。  相似文献   

17.
金属板件冲压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介绍以大时间增量方法求解金属板件冲压成形数值模拟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讨论了与之相关具有接触和摩擦几何非线性问题的描述方法,并给出二维问题的算例。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简谐激励作用下含非光滑力学因素间隙和摩擦的两自由度振动系统的动力学.通过数值仿真揭示了该分段光滑振动系统随激振频率变化呈现的粘滞和非粘滞周期振动及分岔特点,分析了摩擦系数对系统周期冲击振动、分岔及滑移-粘滞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析计算悬索桥隧道式锚碇的侧摩阻力,基于弹性理论,并考虑锚碇前、后锚端边界条件,建立了锚碇侧摩阻力的计算表达式。首先,根据实际锚碇受力情况建立了锚碇分析模型;其次,在Mindlin解的剪应力一般表达式基础上,引入锚碇前、后锚端剪应力为0的条件以及锚碇的静力平衡条件予以修正,得到锚碇侧摩阻力的解析式;最后,引用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解析方法的合理性,并结合工程实例进一步揭示了锚碇侧摩阻力的分布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锚碇摩阻应力沿轴向呈单峰曲线分布模式,解析计算与三维数值模拟的最大摩阻应力平均误差约为8.5%;当主缆拉力较小(1倍设计缆力)时,锚碇自重可导致较小的侧摩阻力;当主缆拉力较大(3.5倍设计缆力)时,锚碇自重对侧摩阻力影响相对减弱;随着主缆拉力逐渐增大,锚碇侧表面可能出现局部剪切破坏,侧摩阻力将产生重分布.   相似文献   

20.
为使落石冲击力评定更合理、有效,以离散元模型(DEM)为理论基础,利用颗粒流(PFC)单元法研究垂直下落条件下落石对结构的冲击力,分析了落石高度、重力及回填土厚度对冲击力的影响规律.将PFC数值模拟结果与其他几种落石冲击力计算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落石冲击力与落石高度及重力均呈明显的线性关系,落石冲击力随落石高度线性变化幅度与落石重力有关,而落石冲击力随落石重力线性变化幅度与回填土厚度有关;回填土厚度为0.6 m时的冲击力比无回填土时减小50%~60%,回填土厚度大于2.0 m时,缓冲幅度趋于稳定,说明回填土厚度有一个合理范围,超出时,结构总荷载会增大;离散元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通过阻尼设置来模拟空气在落石下落过程中产生的作用,使得在评定大体积落石从较高高度下落时产生的冲击力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