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总量不断上升,这必然会导致国家对于高速公路、各级公路的投入进一步增多。如何提高公路桥梁的技术水平就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个话题,在目前的各级公路建设过程中,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就这种技术当中的预制场的设置、混凝土的施工等方面做一下介绍。  相似文献   

2.
30米跨径预制箱梁后张法施工技术在我省高速公路桥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较详细介绍了顺溪大桥箱梁预制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以龙新后村大桥箱梁预制过程详细地阐述了预应力箱梁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3):110-111
针对预应力桥梁现浇连续箱梁的施工工艺做了简要的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给相关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与此同时,也希望我国的混凝土预应力发展的更快、更好。  相似文献   

5.
尹波 《北方交通》2011,(12):43-45
结合庄盖高速公路四标工程实例,介绍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预制施工工艺,全面总结了从箱梁台座制做、钢筋绑扎、波纹管的定位、支模、混凝土浇注,到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注浆、封锚等全过程施工方法及一些施工注意事项,希望对以后的预制箱梁的施工能够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具有较好的行车舒适度及抗震能力,而且其整体性能较好,跨越能力也较大,因此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对预应力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的施工技术进行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国道主干线广州绕城公路九江至小塘段第六合同段百西公路跨线桥预制25m箱梁为例,分析箱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特殊部位混凝土不密实、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不高、孔道压浆不密实及钢筋绑扎等问题,贯彻精细化施工理念,采取有效措施从细节上完善,做好预应力混凝土箱粱的精细化施工,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8.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在公路桥梁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结合山西离军高速公路沙曲高架桥的实践简要总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预制施工。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连续箱梁施工技术的应用问题和应用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技术应用要点,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连续箱梁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要在明确实际施工情况的基础上,实现质量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0.
处在当前经济发展背景下,各类工程建设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也不断提高.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在各类工程施工中应用比较广泛,为能从整体上提升工程的质量水平,这就需要在具体的施工技术应用环节加强重视.主要从理论上就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探究,希望能为实际施工质量控制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冯明毅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32(7):127-127,129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结合广西博白县水鸣至英桥二级公路大利大桥施工过程,对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的技术要求两大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结合工程项目,介绍了套建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的材料选择、预应力线型选择及内力计算方法,并提出配筋方案。  相似文献   

13.
结合工程项目,介绍了套建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的材料选择、预应力线型选择及内力计算方法,并提出配筋方案.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空心板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预应力空心板梁的预制、张拉和吊装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满堂支架是公路桥梁预应力连续梁现浇施工常用的临时支架形式,交通行业的相关规范、桥梁专业教材中阐述较少,借鉴建筑行业施工脚手架设计思路,结合桥梁工程特点,从荷载分析、荷载组合、受力分析、设计内容、设计步骤、常用材料性能及施工案例等着手,对满堂支架设计的整个过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结合互通立交预应力连续箱梁施工的工程实例,浅谈预应力连续箱梁的施工过程,重点介绍张拉程序、伸长量计算与量测,回缩损失与控制。  相似文献   

17.
预弯复合梁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预应力钢筋砼组合结构。本文主要介绍了它的构造特点及使用特性,说明预弯梁具有很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混凝土T梁横移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桥梁工程施工中,T梁预制经常会遇到场地狭小的问题,特别是在没有吊装设备,而且构件重量又特别大的情况下,T梁横移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大量的新型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而另一方面,大批旧有建筑物由于种种原因,诸如结构用途改变,荷载增加,自然灾害作用,环境侵蚀,更新设计标准和提高结构可靠度等,都存在承载力不足或使用功能不满足要求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