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铁路信息系统在数据集中和应用集中方向上的不断发展,系统运行安全成为风险控制的焦点,其中,数据库容灾系统的规划与实施更是重中之重。文章以运用Oracle Data Guard数据复制技术的哈尔滨铁路局关键业务数据库容灾系统的建设为基础,阐述了数据库容灾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目前,系统已经建设完成,可以进行关键业务数据库容灾与监测。  相似文献   

2.
铁路车站客票异地灾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具体分析铁路客票系统备份及容灾手段现状的基础上,讨论基于Sybase的Warmstandby复制技术及全库复制技术实现的客票异地灾备系统,论述该系统的软硬件结构、设计思想、研究方法、复制策略的制订以及复制的性能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3.
针对铁路局信息系统应用现状,分析铁路局级实施容灾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探讨按照业务系统需求,采用虚拟带库技术和数据复制技术实现相关系统数据备份容灾,满足铁路局级应用系统数据备份、数据恢复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适配验证测试方法,提出铁路电子支付平台与国产化基础软件的适配测评指标体系,并搭建测试环境,对铁路电子支付交易处理、对账结算、统计查询等关键模块的兼容性、功能及性能适配进行测试。适配测评的研究和验证结果可为制定铁路电子支付平台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简称:信创)改造技术方案提供理论和实验支撑。  相似文献   

5.
铁路电子支付平台承载着铁路客货运电子支付和资金结算业务,随着客货运业务的快速发展,交易数据量快速增加,对账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日渐凸显。结合对账业务流程,提出基于分布式并行计算的对账业务数据处理方案。采用消息中间件Kafka采集数据,利用Hadoop、Spark搭建大数据处理和多任务并行计算运行环境,基于分布式查询引擎,提供性能高效、灵活多样的对账结果查询接口。经测试验证,通过技术升级改造,铁路电子支付平台对账业务的数据处理效率得到较为满意的提升,数据处理平台的可扩展性也得到提升,为铁路电子支付平台更好的支撑铁路业务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铁路基础信息平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铁路信息化建设为中心,采用模板技术来研究和实现铁路基础信息平台的软件自动生成,采用Oracle高级复制研究铁路应用系统中铁道部、路局、车站三层应用架构中数据自动生成和复制,保证基础信息在全路应用中的一致性,同时方便快捷维护和同步数据的流程;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铁路电子支付平台业务的发展和客运12306互联网售票系统售票支付量的大幅提升,支付系统在交易日志和快照环节遇到了性能瓶颈.研究运用Spark、Kafka、HBase等关键技术,基于Hadoop平台和Java开发工具设计数据处理架构,满足高性能和基于双活双中心的交易日志处理.经实际应用,大幅提升了系统处理能力,更好地...  相似文献   

8.
设计铁路客运电子支付投诉问题处理系统,解决旅客投诉退款处理时间较长的问题。利用虚拟化技术、基于内存的分布式集群技术,结合铁路网络情况和客票系统、电子支付平台架构,实现各业务、技术部门在统一平台系统下联合处理投诉问题。在保证铁路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该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投诉退款问题处理效率,缩短跨部门跨系统的流转审核时间,最终缩短投诉办理时间。  相似文献   

9.
针对铁路客货运电子支付业务需求,在分析铁路现有支付方式业务特点的基础上,论述建设铁路统一电子支付平台的意义以及电子支付平台的设计原则,研究并设计了电子支付平台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详细阐述了平台的功能构成。电子支付平台的研究与建设,实现了铁路运输服务支付手段多样化,是铁路投融资改革管理模式的重大革新。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铁路行业场景下的金融支付产品,并提高旅客在中国铁路12306互联网售票系统网站购票过程中的支付体验,减少支付耗时,在铁路电子支付体系中引入电子钱包产品是十分必要的。铁路电子钱包使用Vue、Springboot、Mybatis和Redis等开源框架组合,建立了自己的系统架构,整个应用采用了前后台分离技术实现,各个模块以面向服务的方式对外提供满足Restful API规范的接口服务,通过使用Https协议和第三方系统进行同步和异步的信息交互。通过分析铁路电子钱包原型使用方式及测试数据,发现其能降低支付耗时,提升支付体验,同时也能解决当前铁路行业没有自己的电子钱包类产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铁路电子支付行业密钥建设包括密钥系统建设和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主要讨论密钥系统建设方案和相关模块构建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电子支付应用现状及其配套密钥管理系统研究,提出铁路电子支付行业密钥建设的密钥算法、安全机制,以及系统结构、系统功能、性能要求和系统构建方案.该方案已在铁路行业得到推广应用,达到了保护铁路电子支付信息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服务旅客、业务管理和系统监控等角度对互联网售票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提出了基于现有铁路客票系统、12306网站、铁路电子支付平台和站车无线交互平台构建互联网售票系统的总体方案,论述了系统的逻辑结构设计、系统功能设计、网络结构设计和关键业务流程设计,最后介绍了系统投产后的运行概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铁路客运服务系统是铁路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客运服务系统已实现互联网售票、电子支付等对外服务,铁路客运服务系统安全保障平台已成为保障客服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应用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和数据安全4个方面对铁路客运服务系统安全保障平台开展测试,研究其在铁路客运服务系统联调联试中的应用,提出了一套针对现有安全保障平台的信息安全测评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铁路旅客对城际铁路公交化的出行需求越来越高。为适应城际铁路旅客快速进出站、便捷支付的现实需求,设计了城际铁路智能乘车码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双离线动态乘车码生成与解析及旅客身份智能识别,旅客可随到随走,通过铁路12306支付宝小程序扫码进出站,显著提高了旅客出行效率。此外,依托铁路电子支付平台的支付结算能力及支付宝金融产品的支付与风控能力,通过支付交易多重加密与验证及完善的交易对账及差异处理,实现旅客电子支付账户免密代扣及支付宝垫资保付,既保证了旅客支付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风险可控性,也确保了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运输收入准确无误。该系统已在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应用,实现铁路旅客先乘车后支付的出行体验,促进铁路客运服务方式转型和铁路客运服务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铁路客票发售电子支付的关键在于保证电子交易的安全性。PKI、数据库审计技术、数字时间戳技术、业务流程控制、访问与控制技术、虚拟技术等是构建电子支付平台的技术基础。在电子支付相关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对构建铁路客票发售的电子支付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并以此为基础优化业务逻辑,保证铁路客票发售电子支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铁路客票电子支付业务量及复杂度,在Hadoop技术与分布式内存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规则引擎的电子支付数据审核体系,在旅客出现重复支付、支付后未出票、银行退款失败等问题时给予强有力的安全保障。通过系统测试,该数据审核机制具备提高铁路客票电子支付环节处理业务的能力,为提升旅客良好的购票体验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几种不同的数据库容灾方案,并进行了不同方案之间的详细分析、优劣比选。针对不同的场景应用,选择合适的容灾方案,提升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级别,最大程度地保障业务连续性。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铁路信息化当前面临问题及国家"十三五"期信息化发展外部环境的基础上,依托铁路信息化"CR1623"标志性工程建设,提出基于"平台+应用"模式的铁路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总体架构,包含客户服务平台、集成服务平台、数据服务平台和基础设施平台4大子平台。各子平台在建设过程中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负载均衡、软件分发、服务过程实时监控和异常报警、业务建模与解析、海量数据智能分析与工作流调度、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及文本特征提取和智能分析挖掘、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自主可控超融合云平台、绿色节能等技术。国铁集团级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的建成使用,使铁路业务不断强化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形成能力强大、运行稳定、保障有力的信息基础设施,完善了大数据分析、应用集成以及客户服务能力,将有力支撑和促进整个铁路信息化大综合、大集成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从铁路信息系统灾备建设现状出发,立足铁路主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云环境和灾备中心建设需求,重点研究数据复制、主备/双活、业务切换及自愈、云灾备服务等灾备关键技术;对铁路信息系统灾备保障程度进行等级划分,提出基于铁路主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云环境的信息系统灾备方案建议。研究成果可为铁路信息系统灾备中心的建设及应用系统灾备架构的选择提供参考,并为铁路云灾备服务化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0.
BIM技术在铁路行业不断发展,工程应用越来越多,现有软件已经无法满足铁路路基BIM技术设计需求。为满足铁路BIM联盟颁布的铁路工程信息模型相关标准,基于欧特克平台,针对铁路路基BIM技术正向设计需要,进行了多项二次开发。研发系统以数据为核心,结合快速建模、模型出图、数量计算等功能,探索铁路路基BIM正向设计技术。充分利用欧特克平台BIM设计软件的优势,结合既有CAD设计软件,在西韩城际铁路建设项目进行了技术验证。结果表明,研发系统的铁路路基BIM技术设计路线可行,设计深度基本满足正向设计要求,不断地进行深化研究,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