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在论述地质雷达方法探测地下管线原理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总结地质雷达方法探测地下管线的工作要领,地下管线在地质雷达图象上的基本特征及其深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大量的城市施工建设过程中,地下管线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掌握施工区域的地下管线情况是确保施工安全,减少由不明地线管线的分布而造成损失。利用地质雷达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可以有效解决管线探查中的许多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贸站位于CBD中心区,其上管线密布,路上车水马龙,周围高楼林立,施工环境极其复杂。其结构不得不与既有市政桥梁、市政管线、城市建(构)筑物邻近通过。洞桩法为目前比较成功的暗挖工法,能够有效限制地层变形,在诸多暗挖工法中。能够较好地适应本站苛刻的工程环境控制的要求。介绍洞内钻孔桩施工的工艺流程及施工中遇到问题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与市政管网共同使用浅层地下空间,需要相互避让。管线改迁成为影响轨道交通建设工期、造价、风险等的关键因素。而且北方城市因为供热管网及排水管网管径大等原因,管线改迁更加复杂。本文结合地铁工程实践,对北方城市管线改迁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管线改迁的基本原则,指出了管线改迁的基本方法有永久改迁、临时截断、临时改迁、原位保护。根据管线特性给出了各类管线改迁的适用方法,重点阐述了管线覆土厚度不够、管线之间安全距离不够、改迁后影响附属基坑施工、原位保护管线影响围护桩施工等常见难题的解决措施,以及地铁建设中管线改迁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以铁路地下管线探测实践,分析地下管线探测的工作难度、质量要求、工作任务等特点.为了保证地下管线探测质量,采用积极有效对策,对成果进行研究、归纳、总结,以期在地下管线安全的前提下,积累经验,促进地下管线探测工作的进一步提高,更好地满足铁路建设对地下管线探测的需要.研究结论:针对地下管线探测难点与特点,分析影响铁路地下管线探测工作的影响因素.详细介绍了铁路地下管线探测采取的对策,有针对性阐述了促进和提高地下管线探测质量的解决办法.应做好现场管线调查与配合工作,管线探测单位应具备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全面的管理制度,探测应本着"三个不放过"原则,就能有效避免错探、漏探现象发生,更好地为勘察、设计、规划、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城市复杂环境中下穿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工程为背景,介绍了在城市复杂环境中施工下穿铁路隧道的解决方案。针对隧道周边重要建(构)筑物、管线的保护以及确保施工期间铁路的正常安全运行等问题,给出了具体的施工措施。本工程的施工经验可以作为同类工程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城市地铁车站基坑开挖中遇硬岩,需要爆破开挖。因地处市区,周边环境复杂,距离居民小区和普通民宅最近仅为5.1 m,且道路交通不能中断,不损坏地下管线。为此,通过认真分析研究,调整爆破参数、编制爆破方案、应用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了周围建筑物、管线及人员的安全,为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天津西站至天津站地下直径线工程盾构隧道穿越慈海桥及子牙河南路,与隧道方向相交存在一条35kV的电力管线,其深度资料不明。该段工程需要进行二次深孔加强注浆,浆液扩散范围为3m,为防止注浆时压力过大浆液扩散对电力管线构成危险,需探明电力管线深度,并以此作为控制注浆压力及扩散半径的参考。1地质雷达管线探测技术  相似文献   

9.
南京地铁隧道爆破开挖与振动控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城市地铁隧道往往修建于人口稠密区,且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复杂、隧道线路相互交错、距离近,这给爆破施工增加了很大困难。通过工程实践,本文介绍了在南京地铁隧道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开挖方法,以及所采取的控制爆破振动措施,其施工经验可供今后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地铁修建过程中,采用有效合理的施工措施和技术,避免邻近建筑物、路面和地下管线的破坏,是工程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针对深圳地铁11号线红树湾站—后海站矿山法隧道工程的特点和难点,确定CRD工法施工,并系统阐述在复杂环境条件下CRD工法施工方案,对地表沉降和管线沉降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CRD工法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轨道交通工程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交通导改的要求限制,在城市繁华地带、主要道路下方,暗挖施工成为一个必要的选择。但因施工中场地环境、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如何防止施工过程中土方坍塌并有效控制地表和管线沉降是城市浅埋暗挖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地铁九号线丰台东大街站2号风道位于砂卵石层中,覆跨比达到1:2.6。本工程的中洞法施工在无水砂卵石超浅覆土中的施工经验和监控量测信息反馈机制,可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施工提供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12.
新建贵阳—南宁客运专线贵州段站前工程GNZQ-6标段九万大山1号隧道为Ⅰ级风险隧道,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文章采用物探和钻探、长距离探测和短距离探测相结合的探测方法,以及TSP地震波探测法、超前水平钻孔、加深炮孔的探测方法,准确预报出DK193+340~DK193+370断层的不良地质,为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为攻克滇中引水工程施工建设中涉及的环境、工程、水文地质等难题,降低施工安全风险,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通过TBM搭载式SAP超前探测、TBM搭载式TIP超前探测、超前钻探探测等方法,结合地质勘察资料,有效解决香炉山隧洞TBM工况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干扰多、复杂电磁干扰等技术应用问题。研究表明,TBM搭载式SAP超前探测方法对于隧道内节理、裂隙、断层破碎带等异常体有较好的探测效果;TBM搭载式TIP超前探测方法采用多同性源阵列型新观测模式,提高了抗旁侧干扰能力与超前探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对比已有的超前预报手段,TBM搭载式SAP法、TBM搭载式TIP法和超前钻探法相结合的方式,可避免因使用单一预报方法而出现的探不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孙浩林 《铁道建筑技术》2020,(3):109-111,141
我国正处于城市建设的大力发展时期,在城市建设进程中,通过推进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将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光谷广场地下综合体在建设过程中,针对大型综合深基坑支护稳定、地表建筑物结构安全、既有枢纽交通不中断、复杂地下管线迁改、市区施工环保达标等问题,提出并应用了基坑开挖可视化交底、围护桩干法灌注、多层深基坑不平衡支护、围护结构爆破拆除等多项关键技术,显著减少了大型基坑工程开挖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及对周边交通的影响(不中断交通),实现了各类管线的顺利迁改,为以后城市地下交通枢纽综合体设计及施工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今后城市地下立体多元化交通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综合管廊也称之为"共同沟",是实现城市地下管线设施集约化、现代化建设的新模式。随着我国城市地铁的快速发展,直接利用地铁区间隧道及地铁车站安装市政管线日益成为研究的重点。结合现有地铁B型车的既有限界和衬砌断面设计,依据不同隧道工法(盾构法、矿山法、明挖法)的衬砌断面得出可纳入地铁区间隧道的管线类型,并作出相应的经济技术说明,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随着非开挖技术的飞速发展,地下管线铺设逐渐向深层空间发展。采用非开挖铺设的地下管线由于局部埋深太大,通常会超出管线仪器探测范围,很难探测管线埋设深度。结合天津地下直径线慈海桥北侧35kV电力拉管,进行深埋管线测深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动车运用所室外综合管线是指所内室外各个专业的管沟、管槽、管线、管廊等,其数量种类多、交叉点数量庞大、多专业设计内容又互为边界条件,综合管线设计一直是动车所工程的重难点。传统二维施工图设计具有局限性,协调难度大,容易造成施工阶段管线安装工序不当,进而引发安装空间不足或管线冲突等问题。提出基于BIM的三维正向设计方法,通过研究协同设计、重要基准导入、三维管线综合排布方法、复杂交叉点优化方法、管线碰撞检查和调整方法等,立体直观地展现综合管线的空间排布位置,同时优化三维模型转二维施工图出图方法,合理规划出图内容,确保图纸表达完整,减少设计出错率,指导施工,减少返工和浪费人力物力等现象,为后续复杂段所室外综合管线正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上海虹梅南路盾构隧道施工对邻近乙烯管线影响的工程实例,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精细化模拟盾构施工过程中管线的响应。研究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掘进过程中二次扰动及复杂穿越对乙烯管线的影响,并依据燃气管线安全性的评价标准(容许差异沉降率和容许最大应力双控指标)对乙烯管线的安全性进行判定,为该工程后期第二次穿越乙烯管线的顺利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马韬 《科技交流》2004,34(2):90-94
根据所参与的上海、杭州、广州等城市一些人行天桥的设计实践,着重探讨了城市中心区复杂条件下人行天桥的选位、选型、结构设计、管线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有轨电车工程主要在地面实施,区间内需沿有轨电车线路敷设强弱电管线。有轨电车地面区间强弱电管线繁多,埋管断面形式变化频繁,布置复杂,施工难度大。基于苏州有轨电车2号线工程实践,阐述接触网供电制式有轨电车区间管线敷设特点,针对现有区间强弱电管线布置设计方法存在的埋管截面空间受限和用地红线范围偏大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和解决措施,以提高经济效益,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