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衢丽铁路与拟建衢宁铁路衢州至松阳段共线位,本文在分析了本线运量的基础上,结合衢宁铁路该段线路情况,对衢丽铁路引入后与衢宁铁路共线段进行了能力适应性分析,得出近期能力不足需采取扩能措施,进而研究了线路加站缩小站间距方案、衢宁铁路该区段一次修建双线方案和增建二线方案,通过比选最终推荐增建二线方案。  相似文献   

2.
基于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共线运营特点,分析了共线运营在行车组织上存在非共线段运能不足、共线段运营中断时运营调整难度大的问题。通过非共线段运能不足问题剖析和共线段运营线路中断处置原则分析,提出了进行线路拆分提升运能,以及在共线段中断时的行车组织调整方案,并得出3、4号线各自独立运营需对配线进行改造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在多路有轨电车共线运营条件下,三通区作为共线段与非共线段连接交汇的区段,其通过能力将影响共线运营的效率。以武汉光谷现代有轨电车当代国际花园站三通区为例,对三通区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其设计通过能力进行评估;从设计阶段出发,通过增加信号设备、分割长进路等方法,对三通区现有方案进行优化,并给出案例对比和分析,提出共线运营线路行车组织设计启示。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可在保证限速安全的前提下降低上下行的负荷度,有效提高三通区的设计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4.
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共线运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上海轨道交通3、4号线采用共线运营方案,在共线车站多、车站配线简单、行车间隔小的条件下实现共线运营,在国内外轨道交通网都未见先例。从原"C"型共线运营情况来看,在延误调整、列车救援等运营调整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困难。随着3、4号线客流的持续增长,必须寻求新的或替代方式,解决运能与运量、运营与既有条件之间的矛盾。建议采用两线共线运营与单线多交路运营相结合的方式,以降低运能不平衡带来的影响。同时,应对共线段的线路和设备进行改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运营调整的灵活性,提高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钢轨磨耗、钢轨重伤、换轨修理、线路运营等数据,分析曲线段外轨侧面磨耗和直线段(包括大半径曲线段)钢轨重伤量随累计通过总质量的发展规律并建立预测模型,提出朔黄重载铁路钢轨换轨周期建议值。结果显示:对于半径R≤800 m的曲线段,侧面磨耗是钢轨服役寿命的决定因素;对于直线段和R> 800 m的曲线段,钢轨寿命由钢轨重伤量决定。本文建立的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钢轨磨耗、钢轨重伤量的发展规律。对于R≤400 m的曲线段,换轨周期(服役寿命)建议不超过通过总质量700 Mt;对于400 m 800 m的曲线段,换轨周期建议不超过通过总质量2 000 Mt。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实现地铁跨线运行所需土建设施、车辆、供电、信号等主要条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利用同站台换乘实现地铁跨线运行的方式及特点,并对其过轨方式、配线形式、平直线段最小长度等线路设计的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同站台换乘方式实现跨线运行时,渡线联络线容易设置,采用站前过轨与站后过轨相结合的方式、选用9号道岔等方法可显著减少对平直线段长度的要求,是实现跨线运行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提出将智能交通技术引入铁路系统,围绕提高通过能力、提高及时性、提高灵活性,对铁路技术进行创新.在充分利用智能交通技术的同时,加入了创新的固定道岔与导向轮,使铁路在及时性、灵活性、方便性上超过了汽车--高速公路交通方式.使铁路系统的通过能力成倍提高.  相似文献   

8.
城际铁路引入城市会面临许多困难和制约因素,如何充分利用城市有限的土地资源及既有铁路资源布设城际铁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文章对城际铁路引入城市的站址选择、引入方式和车场布置形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不同引入方式的优缺点。城际铁路引入城市方式的决定因素是客运站站址,站址的选择优先考虑引入既有主要客运站或辅助客运站,次之为其他条件好的车站或独立新建。城际铁路按其引入城市内的线路走向和既有铁路的关系,可采用并行、并线、分线引入3种方案,按线路的空间形态有平面、高架、地下3种方式。车场布置有贯通式和尽端式两大类,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引入既有客运站可采用分场或共场布置,新建车场有地面、地下、高架3种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9.
对有3个中间站的城际铁路,将1 h内停站列车按单列、2列成组、3列成组3种组织方式,每列车有1,2,3次共3种停站次数,以及有、无待避2种运行方式组成78种停站方案.通过铺画不同停站方案的列车运行示意图,分析计算有、无待避2种运行方式的损失时间,提出有、无待避2种运行方式损失时间的计算公式.按成组列车总停站次数由1到9的顺序,建立无待避停站运行方式损失时间和小时通过能力计算表.计算结果表明:当1 h列车停站为4~7次时,小时通过能力为15列左右;不同停站方案对小时通过能力的影响与列车停站次数、停站时间、排列次序以及运行方式等因素有关;因此应根据通过能力利用情况和1 h总停站次数的需求选择列车停站方案;应尽可能采用无待避停站运行方式,将有待避停站运行方式作为列车运行调整的备用方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轨道客运交通方式的分工、城际铁路的特点及其车站设置方式的优缺点,阐述将城际铁路引入城市中心的必要性,并结合将关中城际铁路引入西安市的设计方案,提出在城市中心新建客运站困难的情况下,通过新建联络线将城际铁路引入城市中心既有车站的设计思路,以期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杭长客运专线引入杭州枢纽施工过渡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既有杭州枢纽现状、存在问题,研究了杭州枢纽客运专线引入杭州枢纽客运系统总图规划。针对杭州枢纽沪杭、宁杭杭甬客运专线开通工程现状,结合枢纽总图客运系统规划、客运运输径路、客运站办理作业,研究了杭长客运专线引入杭州枢纽杭州南站3个施工过渡方案,推选方案满足施工过渡期间枢纽客运通过能力,减少施工过渡次数,保证各引入线路径畅通和点线能力配套,为客运专线引入大型枢纽施工过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西宁至成都铁路引入西宁枢纽总图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西宁铁路枢纽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在建西宁站改及相关工程项目实施,以及枢纽内曹家堡物流中心、新建编组站研究情况,提出枢纽总图布局构想。按照充分利用既有设施,点线能力协调,列车径路顺畅,客货运设施布局合理及适应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要求的原则,针对西宁至成都铁路引入西宁铁路枢纽方案,根据接轨点及枢纽编组站设置位置的不同共研究了4种方案,并对方案进行综合经济技术比较,最终推荐采用高速引入海东西站,普速引入平安驿站,新设曹家堡编组站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述贵阳南编组站经历次改扩建后逐步形成右侧行车方式布置的双向二级五场半自动化驼峰编组站的特殊站型,通过分析车站既有设备与分工、车站两端引入正线的换边与疏解、车站作业能力等因素,并对左、右侧行车方式的方案进行比较,推荐在近期运量增长不大的前提下,维持有右侧行车方式布置方案,远期随运量和作业量增加时再按左侧行车方案进行改扩建。  相似文献   

14.
孙军先 《铁道建筑》2020,(5):139-144
规划年度(2030年)合肥枢纽将形成衔接9个方向、13条线路的大型放射状枢纽.但随着沿江高速铁路建设的提前,沿江高速铁路与既有沪蓉铁路在枢纽内共通道能力是否满足需求、枢纽的客运系统布局和客运站分工是否合理、引入车站站型方案是否最优是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根据研究年度(近期2035年、远期2045年)的枢纽客运量及车流特点,结合既有沪蓉铁路的功能定位及分工调整,对枢纽内主要客运站和区段能力进行分析,对引入车站站型进行研究.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从契合城市总体规划、运输组织的便捷性、线路平面条件、工程实施难易度、工程建设条件、投资等多方面综合比选,优化了枢纽的客运系统布局和客运站分工,确定了合理的枢纽引入方案.  相似文献   

15.
徐州枢纽在全国路网中地位举足轻重,郑徐客运专线引入徐州东站的方案直接影响着徐州地区规划与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工程投资、与城市规划的协调、车站能力的利用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合理的车站引入方案,并根据枢纽客运量及列车开行方案,对郑徐客运专线通过徐连场与京沪场混场和徐连场与京沪场分场引入徐州东站方案进行了比选,最后通过从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工程投资、车站能力三个方面分析,得出郑徐客运专线引入徐州东站推荐方案,即采用徐连场与京沪场分场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珠三角城际轨道广佛肇城际工程建设实际,在广佛肇城际引入广州南站有关方案基础上,依据近期运行图数据资料,分析广州南站客专场或城际场接发广佛肇城际列车车站通过能力,得出广州南站车站通过能力满足广佛肇城际引入需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在地铁中建设3G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随着3G移动通信牌照的发放,已完成3G移动通信试验阶段试验,开始走向商用化.同时也需将3G移动通信系统引入到地铁内,但由于地铁内空间狭小,只能采用多网合一的方式.本文通过对3G移动通信几种引入地铁方式的论证和比较,提出一种比较适合的引入方式,并对其有关系统设备指标进行了阐述,有望为将3G移动通信系统引入地铁提供借鉴.研究结论:通过对3G移动通信引入地铁几种方式的分析和比较及现场实际测试,采用后端合路多通道方式引入地铁比较适用.为防止多网合一系统内多信号之间的干扰,提出POI的隔离度应达到一定的要求,同时3G系统可以在2G系统的基础上共用一套天馈系统,即节约投资又减少工程难度.  相似文献   

18.
方红 《铁路航测》2013,(3):88-91
建设以武汉为中心,相邻8市为主要节点,辐射并覆盖圈内主要城市的城际铁路快速交通网络。借鉴国外城际铁路引入中心城市的方式方法,全面分析城际铁路引入武汉市的可行性方案,通过运输组织的合理性分析、既有资源综合利用分析、客流特征比较分析、经济技术比较分析等论证研究,提出城市圈城际铁路引入武汉市的可实施性方案:城际铁路引入武汉市的主要客运火车站,与城市轨道交通采取换乘的方式衔接。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规划铁路按照充分利用既有设施、点线能力协调、列车径路顺畅、客货运设施布局合理及适应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原则引入既有铁路枢纽,通过银川枢纽内近、远期规划的包银高铁、青银高铁、银川至阿拉善支线、银川货车外绕线等项目开展引入枢纽方案研究,通过技术经济比选出适应于相关项目引入银川枢纽的方案。统筹考虑相关铁路引入银川枢纽,对枢纽内各规划项目的实施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线与长沙市轨道交通1号线的衔接方式及运营模式进行了多方案比选,并从系统兼容、工程投资、通过能力、旅客便利性、运营管理等方面重点比选了共线限速方案和多点换乘方案,本着注重投资效益、着眼长远发展的原则,推荐近期采用共线限速方案,并预留城际新线引入市区,实现多点换乘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