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铁路工程勘察阶段,需要主动发现和绕避活动断裂,以降低地质风险,及时发现并确定其准确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京张铁路通过的南口-孙河断裂是隐伏活动断裂,且地表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大,单纯的地质调查很难确定其位置。采用野外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多种地质勘察方法,查明了南口-孙河断裂的具体位置及主要特征,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田明 《铁道勘察》2023,(4):108-113
汕头湾主航道窄、流速急、水深大、通航密度高,造成探测海域活动断裂难度较大。某铁路隧道穿越桑浦山断裂带,突水涌泥风险大,需探明桑浦山断裂带在鹿屿水道中的准确位置和活动特征,在海上采用浅层地震反射波法、瞬变电磁法等地球物理方法以及钻孔联合地质剖面,通过对地震法反射波组连续性和振幅强弱、瞬变电磁法电阻率等值线、钻孔联合地质剖面地层厚度和连续性进行分析,得出桑浦山断裂在鹿屿水道部分为NE向倾斜的正断层,倾角70°,晚更新世以来垂向断距约为12 m。研究表明,在环境条件复杂的海域地区,传统地质勘察手段难以对水下地层、断裂构造等进行有效勘察,而利用多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与钻探方法相结合的综合地质勘察方法,能准确对地质体进行解译,有效规避多解性对探测结果的影响,对探测海域复杂环境下的断裂,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活动断裂易诱发地震,一般强烈地震多发生在活动性较强的大断裂带的拐弯、分叉和几个断裂的交汇处。沿活动断裂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明显增高,地面变形量大,可导致高速铁路严重受损。中卫至兰州铁路客运专线位于六盘山-祁连山地震带和龙门山地震带内,地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香山-天景山、海原活动断裂带是制约线路方案选择的关键地质因素。通过分析断裂带在航片、卫片上所显示的线形特征,在野外地质调绘、物探、钻探、槽探的基础上,采用光释光测龄法进一步确定活动断层最新活动年代,评价区内断裂带活动特性、活动年代及平均走滑速率,总结活动断裂带地质选线原则。为了从源头上减少或避免地震及次生地质灾害对高速铁路的破坏,提出了高速铁路通过活动断裂带的最佳方式、位置、工程设置类型及所采取的防护措施,为今后高速铁路穿越活动断裂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特点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茂靖 《铁道勘察》2005,31(4):54-56
针对高速铁路的设计要求,结合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实践,从工程地质勘察理念、场地稳定性及地基岩土适宜性评价、勘探的密度和深度、岩土设计参数的统计分析、高烈度地震区的勘察、建筑材料的专门勘察、综合勘探方法的应用、成果的综合分析等方面论述了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长寿山隧道为特长隧道,其工程规模大,埋深大,需勘察范围广,地形地质条件十分复杂,为了详细查清隧道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并及时对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补充和完善,指导并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通过在勘察阶段采用遥感、大面积地质调绘、物探、钻探、综合试验、测试相结合的地质综合勘察技术,在施工阶段,采用地质编录、TSP、地质雷达、红外探测、超前水平钻探等相结合的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技术,提高勘察效率及质量,补充地质资料、指导及保证安全施工,取得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山区长大、深埋、地形地质复杂隧道,在勘察及施工阶段分别采用综合勘察与地质超前预报技术,其方法是必要、合理、恰当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南(宁)广(州)高速铁路某岩溶区段工程地质勘察中进行的2000余个钻探进行总结,以及对勘探结果进行分析及对比研究,总结出适合岩溶地区的钻探经验和工艺;针对勘察过程中的遇到实际问题尤其是针对桥基钻探要求比较高的情况,探讨了在岩溶区段勘探易出现异常问题的类型和处理方法,为高速铁路沿线尤其是岩溶区段的勘探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兰州至张掖三四线越岭隧道选线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结合高速铁路兰州至张掖三四线乌鞘岭越岭地形地貌、不良地质、自然保护区等控制因素及相邻既有铁路情况,按照高速铁路"短、直、快"的选线原则之外,从工程地质、环保、经济、安全、工期等方面对地质条件复杂的乌鞘岭越岭方案进行研究,经多方案分析研究,沿既有铁路越岭隧道并行敷设,不但可满足高速铁路选线原则,还可以充分利用既有隧道斜井、竣工地质勘察资料及施工措施经验,解决乌鞘岭工程地质复杂选线问题。  相似文献   

8.
田光盛 《铁道勘察》2013,(4):33-35,47
通过对沪宁城际铁路宁镇段工程地质勘察的回顾,简要介绍了本段工程地质勘察特点、勘察方法和勘察成果,详细列举了综合勘察、专题研究在沪宁城际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了高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攻克滇中引水工程施工建设中涉及的环境、工程、水文地质等难题,降低施工安全风险,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通过TBM搭载式SAP超前探测、TBM搭载式TIP超前探测、超前钻探探测等方法,结合地质勘察资料,有效解决香炉山隧洞TBM工况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干扰多、复杂电磁干扰等技术应用问题。研究表明,TBM搭载式SAP超前探测方法对于隧道内节理、裂隙、断层破碎带等异常体有较好的探测效果;TBM搭载式TIP超前探测方法采用多同性源阵列型新观测模式,提高了抗旁侧干扰能力与超前探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对比已有的超前预报手段,TBM搭载式SAP法、TBM搭载式TIP法和超前钻探法相结合的方式,可避免因使用单一预报方法而出现的探不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查明盾构隧道基岩浅埋段各种不良地质作用的分布特征,通过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浅层地震折射波法、微动勘探法等综合物探技术,对隧道基岩埋深、断裂破碎带及孤石等异常地质状况进行探测及研究。综合比较三种物探手段,结合钻探、地质调查成果,对复合地层进行有效划分,并对盾构选型设计和施工措施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渝怀线圆梁山隧道超前地质钻探预报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超前地质钻探作为超前地质预报手段中最直接、最直观、最有效的一种预报方法,在长大隧道施工预报中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文章探讨了超前地质钻探的设计、施工工艺及钻孔揭示地质情况的判定方法,通过预报实例来验证其预报可行性,通过探测与开挖结果对比验证其预报效果。最后总结了超前地质钻探预报的特点及应用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轨道交通勘察中,受场地条件等因素限制,局部地段无法实施垂直钻探及物探工作,造成断裂带范围的地质资料缺失,增加了设计施工成本及工程风险。广州地铁7号线二期工程穿越瘦狗岭断裂,受铁路、快速路等特殊场地条件影响,常规地质勘察手段无法实施。结合工程条件,从造斜钻具、取芯设备及工艺等方面进行创新,将定向钻具与绳索取芯设备融合,提出一种实现孔深近200 m、造斜强度0.3°/m的浅表软弱地层定向连续取芯方案。实践表明,该方案实现了在地面可变向连续造斜全面钻进及连续取芯,以及进入目标层位后平行于洞身的水平钻进。通过工程应用,查明了隧道穿越瘦狗岭断裂地质空白段落的地质特征,为设计施工提供了更加充分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拟建芒市至猴桥铁路沿线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频发,水热活动十分强烈,工程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梁河—腾冲段线路穿越梁河断陷盆地,跨越大盈江活动断裂及古永—中和街活动断裂,线路附近温泉出露多且密,这给线路方案的选择带来极大的困难。本文在现场地质调绘、钻探、物探、室内试验分析及相关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控制该段线路走向的活动断裂、高地温、更新统砂层等问题,从工程地质角度选择较优的线路方案,为类似地区铁路工程地质选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章扼要介绍东北与华北地区自然地理、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断裂运动与地震活动、水文地质等地质环境特征及地震、形成机理;结合工程实际研究论述东北与华北地区的不良地质现象及工程地质问题;紧密联系铁路选线技术、工程地质勘察与测试技术、地质综合勘探技术等的应用研究与实践,系统总结东北与华北铁路工程地质50年的发展、成就与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中南华东华南地区铁路工程地质特征及成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章简要介绍中南华东华南地区自然地理、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断裂运动与地震活动、水文地质等地质环境特征及地震、形成机理;结合工程实际研究论述中南华东地区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及工程地质问题;紧密联系山区铁路选线技术、工程地质勘察与测试技术、地质综合勘探技术及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等的应用研究与实践,系统总结了中南华东华南铁路工程地质50年的发展、成就与经验.  相似文献   

16.
遂渝铁路蓼叶湾大桥勘察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目前新建铁路以高速铁路为主,线路桥梁比重大幅提高,对地质勘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地质条件简单的桥基勘察,按常规勘察,问题不大,但对地质条件复杂的桥基勘察,影响因素众多,存在认识逐步加深的问题.本文以遂渝铁路蓼叶湾大桥的地质勘察过程为例,剖析了各阶段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解决办法,提出了确保地质条件复杂的桥基勘察质量的认识.研究结论: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桥梁工程勘察,应做到:采用综合勘探方法,但应以地质测绘为主导;开展精细化地质勘察,勘探工作量超出常规很多,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加强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先由地质专业查明控制墩台布置的地质因素,再由桥梁专业进行墩台、桩位布置.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丽(江)香(格里拉)线金沙江特大桥为国内首座重载铁路悬索桥,桥址位于高山峡谷区,岩体卸荷松弛,断层发育,地震活动频繁,岩堆、危岩落石等不良地质发育。根据大桥地质环境和基础的受力特点,选取适宜的综合勘察方法,分析场地稳定性及岸坡稳定性,查明地基强度,为桥梁的基础设置及计算分析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论:选取了平硐、垂直钻探、工程物探、地质调绘、现场及室内试验等勘察方法,综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桥址处无全新世活动断裂通过,次生地质灾害较轻,场地较稳定;(2)基础持力层为片理化玄武岩,属硬质岩,地基强度高;(3)岸坡卸荷带较厚,局部发育岩堆、危岩落石、不利结构面,但岸坡整体稳定,采取加固措施后方案可行;(4)本研究成果对高烈度深切峡谷区桥梁工程的地质勘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铁路路网配套建设中,线路经过地段往往难以绕避一些时间久远、分布无规律且地面痕迹不明显的小煤窑等古老采空区。此类采空区对铁路建筑物的危害极大,如何准确地查明其空间位置、塌落、回填和充水情况、残留的有害气体成分和分布情况等,一直是困扰铁路工程地质勘察的一大难题。本文以赣龙复线铁路小密隧道出口段为工程实例,采用综合勘察技术查明采空区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取得合理的岩土参数,为采空区加固处理设计提供可靠依据。研究结论:(1)采用地质调绘、综合物探、结合必要的地质钻探、综合测试,并通过综合分析、研究等综合勘察技术可准确查明采空区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取得合理的岩土参数;(2)小密隧道施工已近四年,经施工验证,采空区地质勘察成果与实际地质条件相当吻合;(3)提出了铁路工程采空区综合勘察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4)本研究结论可为类似采空区工程地质勘察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地质雷达探测法利用高频电磁脉冲波探测介质的物性差异,能够快速准确地探明隐伏岩溶发育的规模、大小以及深度。本文简要介绍地质雷达探测法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某隧道在施工期间揭示大型岩溶,使用这一物探技术探测岩溶发育情况,并结合地质钻探法进行补充勘查,为该隧道的岩溶治理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地质雷达法以其快速、无损、连续探测、实时成像、数据处理直观方便以及探测精度高等优点在隧道工程质量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以一在建高速铁路隧道为例,介绍了高速铁路隧道衬砌厚度不足、背后空洞,钢架和钢筋的间距过大、数量不足,保护层厚度不足等常见缺陷类型,对其地质雷达法检测图像特征做出解释,并对部分缺陷进行了破损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地质雷达在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准确性较高,并可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