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间站调车监控系统采用以路局站段为中心的集中控制方式,通过中心设备控制所有车站和机车,不仅实现调车安全防护功能,而且在设备组成上减少了各车站的地面设备配置。为了满足用户对中心式集中控制系统的维护需求,维护台需要对各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管理日志文件、软件版本号及配置文件MD5码,并以界面的形式直观呈现,以便辅助运营维护人员分析和解决问题。分析了中间站调车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维护台功能以及维护台交互信息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紧固器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加装电子标签和拉力传感器,实现对紧固器从出箱、上道到下道的全过程状态信息实时采集。该系统通过终端监控界面实时监测智能紧固器状态,实现对防溜器具的实时管理。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无线闭塞中心(RBC)运营场景的基础上,研究利用Rhapsody建模工具建立RBC运营场景模型,并以RBC与外部系统之间的关系、列车状态和RBC移交列车为例,描述整个RBC运营场景的建模过程。用例图从最高层抽象出构成RBC系统的对象以及各个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用状态图建立RBC各个场景的状态模型,用顺序图描述各个系统的信息交互顺序;利用Rhapsody中提供的动态模型执行功能,查找无线闭塞中心系统设计上的错误和缺陷,为完善RBC设计和系统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1 充分发挥系统功能提高维护的科学性 计算机联锁系统具有的自诊断和自检测功能,监测系统具有的实时监测和数据统计功能,它们为计算机联锁系统(简称系统)的维护,提供了大量的运行信息.坚持"多巡、少检、合理检修”的原则,定期检查系统运行状况、分析监测数据,从而科学地把握设备状态,及时发现薄弱环节,是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伴随全电子联锁系统的推广应用,针对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和及时有效进行设备维护的需求,结合全电子联锁系统执行单元特点并采用窄带物联网技术,从系统软硬件两方面研究设计了一种全电子联锁远程监测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系统在交互通信时数据传输过程可能存在遭受窃取、伪造等安全风险的分析,提出系统通信数据的加密模型并优化了密钥更新算法。系统测试、通信数据加密模型及密钥更新算法验证结果表明,研究的全电子联锁远程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全电子联锁系统设备并将设备状态或故障信息安全传输和显示于用户终端,提出的通信数据加密模型及密钥更新算法能够有效地保障通信数据的传输安全,系统设计能够满足铁路安全运营和维护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已有的检测方式不能实时掌握设备工作状态,为此,开发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动态监测系统。将数据采集单元装配到动车组上,地面服务器获得设备实时工作信息,通过用户终端实现对CIR设备运行信息实时分析,通过无线网络实现远程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7.
无线闭塞中心(RBC)系统结构、功能复杂,维护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现场诊断案例。为了有效利用历史诊断经验,将人工智能CBR(Case-Based Reasoning)技术引入到无线闭塞中心的故障诊断中,分析基于CBR的RBC故障诊断流程,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RBC故障案例进行了表示,提出基于R-S(Rough Set)理论的案例特征属性权重计算方法,采用融合最近邻和余弦函数的相似度算法改进了传统案例推理技术的相似度算法。最后以RBC维护终端的具体案例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始终是各运营公司的首要任务。针对北京地铁7号线车辆在线监测及分析系统,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状态实时监测与分析系统构成与应用。该系统对车辆运行状态及故障信息等数据能够实时自动上传,从而实现对车辆运行安全状态的实时监测,并推送到移动终端显示,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建立了数据库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尝试通过状态监测的分析改变传统的车辆维修方式。  相似文献   

9.
以自动闭塞系统的电子化实现为基础,对电子自动闭塞系统的监测维护终端进行了研究,详细阐述了其技术要求和软件设计.该监测维护终端完全满足技术要求,实现了电子自动闭塞系统的实时监测与报警.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实时路况信息对于地铁行车组织、客运管理等运营组织有着重要的意义。介绍厦门地铁1号线路况信息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利用LTE技术实时获取运行车辆状态信息并实时上传至本线综合监控系统,通过综合监控系统互联自动售检票系统获取客流统计信息,利用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处理功能获取车站内部客流拥挤状态,并在控制中心中央级综合监控系统对各子系统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和展示,为调度人员提供实时的线路运营状态信息,用以辅助决策,诸如运能匹配和客流引导等运营组织行为,并向乘客实时发布城市轨道交通实时路况信息,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朔黄重载铁路部分大桥取消了双向钢轨伸缩调节器,改为铺设无缝线路,需要对无缝线路的轨道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以保证行车安全,为此研发了无缝线路轨道状态监测系统.该系统具有数据采集、远程设备维护、测试结果传输、异常值报警等功能,能适应不同线路条件和电气化区段,可对轨温、环境温度、钢轨温度力、轨枕位移、轮轨力等参数实时在线监测.通...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主控维护台的系统数据配置、加载,实时端口状态监视及故障告警显示,话务统计信息库访问、查询,系统数据维护,系统测试以及对远端小站通信的集中维护管理等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在信号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集中监测系统中,监测终端需要周期性地频繁访问实时服务器获取监测站机的数据信息,对服务器的数据处理和网络通信会造成比较大的压力,对于此种应用场景可采用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机制,该机制能有效降低网络和服务器的负载,特别适合多窗口多画面大量设备点的客户端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种类传感器技术实时获取信号设备运行基础数据,利用无线通信、网络等技术实现数据传输,搭建地铁信号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系统具有对道岔、转辙机、有源应答器、轨道电路以及信号设备、电源设备和系统的实时监测功能,有利于信号设备维护和管理人员远程实时监测运营信号设备的运行状态,便于设备运用、维护与诊断。  相似文献   

15.
CTCS-3级列控系统通过GSM-R无线网络实现列车与地面无线闭塞中心(RBC)之间的双向信息传输,还具备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功能.CTCS-3级列控系统的GSM-R系统设计要求实现GSM-R车载网络接入终端设备,该设备应满足列车在350 ~ 400 km/h运行时速下,最高9600 bit/s的列车安全数据与地面RBC间的实时双向传输[1],同时要求数据传输链路实现无缝连接,数据传输安全、可靠、实时.  相似文献   

16.
LAIS列车运行状态信息系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介绍了LAIS列车运行状态信息系统的系统组成、系统主要功能、系统信息流程,以及该系统在中国铁路的应用情况,系统实现了对在途列车运行状态的远程实时监测,车载安全设备的远程诊断、实时监测,有利于调度指挥,保障行车安全,提高运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道岔转辙机频繁工作,作为铁路系统中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其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列车的正常运营。目前采用"一周一小修、一月一大修"的模式对道岔转辙机进行维护。该模式效率较低,增加人工成本,无法保证相关设备的实时运行性能,不能对迅速恶化的故障进行及时排查。为解决上述问题,保证铁路系统的安全运营,必须采用相关监测设备对关键部位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跟踪分析,并根据故障特征对设备潜在的故障进行自动识别,从而提前进行设备排查和维护。铁路道岔转辙机故障分析与故障诊断监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设备状态信息,进行设备故障临界信息的获取和自动识别,诊断故障的严重程度,及时提醒安排维护维修计划,可减少维修维护工作量,保障列车安全平稳运营,提高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电务维护终端站场状态回放功能软件设计的要点;比较了多种解决方案的优劣;阐述了一种基于码位数据压缩算法站场状态回放功能的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19.
重庆单轨交通三号线信号系统ATP子系统具有各种诊断功能,当检测到故障时自动向ATP维护终端发送报警信息并对各种故障进行管理。特别是对故障会给列车运行带来障碍的设备,构成冗余系统,主备机之间相互监视状态。当单套设备故障时,系统能正常工作;当双套设备故障时,系统根据故障范围进行故障导向安全的动作。本文描述了ATP设备发生故障时的系统动作及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驾驶车辆维护系统现状、整体功能结构及设计;研究和探讨了针对全自动驾驶车辆智能维护系统方案,包括车辆状态实时监视、故障智能诊断、隐患预警分析、故障智能维护指导、全自动运行控制监督以及故障应急处置;最后总结了该方案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