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水泥安定性的检测方法并根据多年检测经验归纳总结了水泥检测过程中影响安定性结果的几方面因素,告诫检测人员在水泥安定性的检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操作,决不能因为自己的误操作影响检测结果。准确的检测和判定在水泥安定性检验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自密实混凝土结构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以一定量的超细粉煤灰代替水泥,并经过配比优化可得到力学性能优异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还对优化配比后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构件受弯、受剪力学性能和工厂生产实体梁的受力性能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表明,该方法成型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构件无蜂窝麻面、密实性好,具有更优越的抗裂性能和延性,构件和实梁的受弯、剪性能均与振捣成型的混凝土构件相近;试验还表明,振捣将导致自密实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的劣化。  相似文献   

3.
南吕梁山特长隧道施工中断面小、物料运输难度大、泵送管道长、通风差,每节衬砌混凝土均为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困难,对衬砌混凝土耐久性要求高。在分析各种原材料性能的基础上,对威顿、吉港、冀东3种水泥进行耐久性混凝土配制试验,比选结果表明采用威顿P.O42.5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性能较优,并从拌合、运输、浇筑、养护、脱模5个工序阐述了耐久性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制高性能地铁管片,对两组不同长度的短切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一组聚丙烯纤维水泥混凝土及一组普通混凝土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掺入混凝土中后,对抗拉和抗折强度影响不大;显著地提高了水泥混凝土的抗冲击、韧性、抗冻性能,水泥混凝土的干缩性能提高不显著,掺入体积率0.1%玄武岩纤维后混凝土疲劳寿命增加了3倍,冲击韧性增加了3倍,玄武岩纤维强化了混凝土材料的动态强度;玄武岩纤维的增强性能比聚丙烯纤维高,由于纤维分布形态不同长型(30 mm)玄武岩纤维的增强性能不及短型(18 mm)玄武岩纤维。玄武岩纤维作为一种新的加强纤维,增强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尚需实际工程中应用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5.
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易出现纵横裂缝,影响混凝土质量。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介绍防止裂缝发生的一些措施,包括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掺加粉煤灰,掺入外加剂和纤维材料,完善施工工艺,加强温度控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免振捣高性能混凝土的配比设计方法、原材料选择、流变学特征和工作性能测试方法、硬化免振捣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体积变形性能、耐久性能,以及免振捣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论述。认为配制免振捣高性能混凝土宜采用体积法或改进后的体积法。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在不同溶液中抗冻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快冻法研究了纯水泥混凝土、FA混凝土和FA与SF双掺的混凝土在不同溶液中的抗冻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混凝土在不同溶液中抗冻性能不同。在水溶液中,纯水泥混凝土的抗冻性要好于FA混凝土和FA与SF双掺的混凝土;在NaCl溶液中,FA混凝土和FA与SF双掺的混凝土抗冻性强于纯水泥混凝土;在Na2SO4溶液中,FA与SF双掺的混凝土抗冻性最强,FA混凝土次之,纯水泥混凝土较弱;在盐卤水中,混凝土一般不会发生冻融破坏,混凝土抗冻性取决于混凝土抗盐溶液化学侵蚀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膨胀剂掺量为基本参数,对不同水化热温度影响下的5根钢管微膨胀混凝土构件的膨胀性能和应力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水泥水化阶段钢管微膨胀混凝土构件温度场及其核心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特性.结果表明,钢管微膨胀混凝土构件截面温度场的变化规律与普通混凝土构件类似;核心混凝土中掺加膨胀剂,补偿收缩效果明显,并且在钢管的限制作用下产生了一定的预压应力.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核心混凝土限制膨胀的应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了核心混凝土预压应力的产生、分布特点及其与膨胀剂掺量的关系,为钢管微膨胀混凝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长湖申线特大桥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由于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大量的水化热,混凝土结构的温度梯度过大,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温度裂缝。因此,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控制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温度,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质量的重要手段。结合长湖申线特大桥的施工实践,介绍其承台、墩身、悬浇箱梁中横梁等部位大体积混凝土采取的温控防裂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制备的活性粉末自密实混凝土(RPC-SCC)为基准,进行配比优化。使用河砂代替石英砂,根据紧密堆积理论,试配出达到最大密实状态的河砂掺配比例为细砂(0.15~0.3)mm∶中砂(0.3~0.6)mm∶粗砂(0.6~1.18)mm=0.18∶0.42∶0.4;绝对体积法进行配比设计,利用石灰石粉等体积取代基准配比中的石英石粉,偏高岭土等体积取代硅灰;粉煤灰、矿粉内掺取代部分水泥;使用普通混凝土养护工艺(温度(20±1)℃,相对湿度>95%),制得水泥占胶材40.88%,坍落扩展度660 mm、28 d标养强度106.9 MPa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