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两江一河”(即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简称),是我国内河规划建设“两横”、“一纵”、“两网”水运主通道中,作为“一横”珠江水运主通道的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两江一河”是珠江水系西江上游的主干流,它横跨滇、黔、桂三省(区),下连广东及港、澳地区,是西南地区水运出海捷径,是国家水运主通道之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两江一河”的开发和复航问题得到了中央和国家计委、交通部的高度重视。西南出海水运通道中线起步工程正在实施。该项目是贵州省“九五”跨“十五”的重点水运工程项目,主要工程内容是按五级航道标准整治……  相似文献   

2.
我国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工程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辉志 《水运工程》1996,(10):164-168
就我国正在建设的“海上安全系统工程”的重要意义。系统的组成及其覆盖区,基本功能以及各子系统工程概况等分别以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正>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将是延续内河航运发展“第二次窗口期”的重要方式。近期,多省份“两会”正在热烈召开,部分沿海省份“两会”召开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关注我国内河水运发展。如广州市政协委员徐红雨就提出,水运是广州东部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力发展内河航运,本地区发展水运有条件有机遇。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2005年度《中国水运》杂志“十佳论文”、“优秀论文”评选工作现已结束。《中国水运》杂志是交通部主管、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水运行业综合性月刊,是中宣部、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运》2006,(4):53-53
“十五”以来,全国水运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积极发展水运的战略方针,锐意改革、大胆开拓,我国水运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阐述水运在我国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世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十二五”经济和产业发展方向及对水运发展的主要影响,对当前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与思考,最后提出了促进水运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九五”至“十一五”期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广西区水运基础设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南出海通道建设步伐加快,北部湾经济区集疏运条件明显改善,广西水运资源优势进一步凸显。  相似文献   

8.
《简氏防务周刊》2006年4月12日报道,近日,英国DML保障与系统工程集团赢得一份合同,将16门现役“密集阵”Block 1A系统升级成Block 1B标准。英国皇家海军将从2007年开始装备升级后的“密集阵”Block 1B近程武器系统(CIWS)。  相似文献   

9.
尽管面临着水运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资金来源少等诸多问题,“十五”期间,广两区航务管理部门克服重重困难,在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运力结构优化、信息化建设、加强行业管理等方面仍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为“十一五”时期各项工作计划的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宁志红  林杰丰 《珠江水运》2009,(8):34-37,40
近年来,珠三角水域以航行船舶设备甚至沿岸码头、厂企、工地等为作案目标的“江盗”、“河盗”案件升势迅猛,特别是盗窃行为一旦被发现,便演变成抢劫、强奸、绑架甚至杀人等暴力性犯罪,严重危害老百姓的财产与人身安全。日趋猖獗的“江盗”、“河盗”违法犯罪已成为影响珠三角水运经济发展和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武汉地区地理条件的优越性,以及优先发展水运以促进武汉地区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依靠、发挥武汉科技优势,以促进水运系统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李明月 《珠江水运》2010,(12):28-31
“潮要来了”,银河证券一位水运业高级分析师对本刊记者说,“与过去的5年相比,这才是一拨真正上下互动的水运投资潮。即将过去的这5年,中国水运业的确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从投资规模上来说,与同一系统的铁路、公路、航空比,基本不在一个重量级上。”  相似文献   

13.
《水道港口》2006,27(6):377-377
据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网站报道,由天津水运工程设计院海洋工程勘察处完成的“香港管线珠江口段物探调查工程”项目,在2006年度交通部水运工程优秀勘察奖评选中获得“优秀勘察二等奖”。  相似文献   

14.
以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为主的“新基建”将提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并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加快水运领域“新基建”进度,将有助于推动水运高质量发展,助力智慧水运建设,夯实交通强国建设的“水运基石”。本文从智慧水运建设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传统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向新型水运基础设施转化的重点方向,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内陆水运港口的绿色港口建设相比海运港口发展更为滞后,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在环保意识、相关政策规定、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规范等多方面都存在较多问题,急需进行转型与升级绿色生态交通是今后交通运输业发展的主要趋向,“发展生态交通应成为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国策”。生态文明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反映在航运交通上,就是要开展绿色低碳水运,节约港口能源与资源,降低港口的污染排放,承担起港口城市的社会责任,建设“绿色港口”。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国际信息化趋势对我国港航企业的影响,分析了设置信息系统工程学科的必要性,探讨了我校信息系统工程学科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记者何婷婷)2006年度《中国水运》杂志“十佳论文”、“优秀论文”评选工作已顺利结束。《中国水运》杂志是交通部主管、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入编期刊、全国水路运输类核心期刊,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水运行业综合月刊,是中宣  相似文献   

18.
《中国港口》2006,(11):1-4,13
本次会议是我国实行政企分开以来,交通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水运建设工作会议,也是新时期我国水运建设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回顾总结“十五”期水运建设工作情况,分析水运建设发展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十一五”期水运建设发展的任务,理清水运建设发展的基本思路,提出水运建设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系统工程思想为指导,建立了“水库移民引起的社会问题评价模型”(SPMM),并以此模型对G省水利梯级开发的三个方案进行了综合的、定量的评价,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船舶污染海洋环境"防、救、赔"系统工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家慧 《中国航海》2004,(2):15-19,24
列举和分析了近几年来我国海事和救捞单位救助遇险船舶防止污染海洋环境的实例,指出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套彻底解决船舶污染造成海洋环境损害问题的机制和措施,提出了建立我国海洋环境的船舶污染“防、救、赔”系统工程理论的构想,以期从根本上解决船舶污染对海洋环境的损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