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AJR发动机电控系统概述桑塔纳2000 GSi型轿车采用的AJR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属空气质量检测式电子喷射系统。即采用空气流量计来检测发动机的进气量,它和转速传感器一起,将进气量信号和转速信号输人ECU,供ECU计算出基本喷油量,ECU再根据其它如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节气门控制器等各种检测发动机工况的传感器传来的信号,计算出修正喷油量。最后,由ECU发出指令,驱动喷油器的开启,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的节气门开度、转速、空燃比、点火提前角等运转条件下,对改装的4RB2天然气发动机和原发动机的扭矩、功率等进行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当发动机由燃烧汽油时的工作状态直接变换为燃烧天然气时,发动机的扭矩或功率下降非常大;增大点火提前角和增加点火能量,可使发动机燃烧天然气时的动力性得到改善;发动机燃用天然气时,与浓混合气条件相比稀混合气条件的扭矩在高速时较大,低速时较小。  相似文献   

3.
曹利民 《汽车维修》2001,(10):11-13
二、电控系统各部件检修 1.节流阀体的检测、调整与故障排除 (1)节气门脏污 在正常情况下,发动机怠速运转时,节气门的开度在2~5之间.如果车辆使用日久,节气门处积有油泥,在相同开度下发动机进气量减小,不足以维持发动机额定怠速转速,于是ECU控制节气门开度增加,以维持正常怠速转速.当节气门开度超过5时,控制单元便记忆节流阀体故障,一旦有故障记忆,发动机便进入应急状态,不但怠速不稳,空档滑行时易熄火,而且加速不良,这是捷达王轿车常见的故障之一.  相似文献   

4.
1热车后怠速过高 故障现象电喷发动机暖机后,当水温达到60℃以上时,怠速过高。 故障原因形成此故障的原因大体有3种:一是怠速限制螺钉调整不当;二是节气门开度过大或节气门传感器调整不当;三是用于调整怠速的步进电机卡死或进气歧管漏气。电脑控制怠速稳定装置是根据发动机水温、负荷和节气门的位置等信号来决定怠速状态。一般发动机怠速时,稳定转速为700r/min ± 50 r/min。怠速时发动机转速是电脑控制的。当怠速转速低于设定值时,电脑便控制怠速调节装置,打开空气旁通道,使进气量增加,提高怠速值;当怠速转…  相似文献   

5.
(四)空调器控制系统 1.切断控制 为了在某些发动机转速、进气歧管压力(或进气量)、车速及节气门开度下,使空调运作停止,发动机ECU将信号(ACT)传送至空调器放大器,将空调器压缩机磁性离合器分离。 如发动机从低转速加速时(视车速、节气门位置及进气歧管压力或进气量而定),关断空  相似文献   

6.
解获 《汽车与配件》2003,(20):14-14
在节气门开度(或喷油泵供油拉杆)非全开的一定开度条件下,有效功率(Pe)、有效扭矩(Me)和有效耗油率(ge)随发动机转速(n)变化的规律,称速度特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了4缸火花点火天然气发动机的一维仿真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仿真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为天然气发动机匹配了涡轮增压及中冷系统,计算结果显示,增压后天然气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明显提高,最大功率和扭矩较原汽油机分别提高了23%和9%,中低转速的有效燃气消耗率明显下降。进行了点火提前角的优化计算,得出了节气门全开条件下的MBT角—转速—空燃比三维MAP图。  相似文献   

8.
完成了基于扭矩的控制模型匹配标定,包括驾驶员需求扭矩模型匹配标定,摩擦扭矩和泵气损失扭矩匹配标定,每缸进气量与平均指示压力关系匹配标定,点火角效率损失和空燃比效率匹配标定,节气门模型匹配标定,空气系统模型匹配标定。标定结果表明,随着转速和平均指示压力升高,摩擦损失逐渐增加。随着冷却水温的降低,摩擦损失逐渐增加,随着进气量和转速的增加,泵气损失增加,平均指示压力和每缸进气量基本为线性关系。自主开发的控制系统经过匹配标定,能精确控制发动机稳定运转,表明开发的控制系统能达到预定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车用6缸增压中冷柴油机,开展了不同发动机转速、扭矩、机油温度和最高燃烧压力工况下的漏气量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是影响漏气量的主要因素,而机油温度和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对漏气量的影响较小.相同扭矩下,随转速增加,漏气量基本呈线性增加趋势,转速每增加10%,漏气量约增加12%;相同转速下,随扭矩增加,...  相似文献   

10.
发动机可变进气系统是指在发动机原有结构基础上利用进气歧管的动态效应提高进气压力和进气量,从而在正常转速范围内有更优异的扭矩和功率呈现。本文以迈腾B7为例对可变进气系统结构组成、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对该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辆装备ACV30发动机的丰田佳美轿车,累计行驶9.6万km,出现发动机怠速不稳,开空调挂档急加速时发动机有类似敲缸声音的现象。根据维修经验,该类轿车发动机的节气门很容易产生积炭,从而影响怠速时的进气量,影响发动机控制单元对节气门的控制,造成怠  相似文献   

12.
将1台直列4缸汽油机改装为缸内直喷LNG发动机,用自行开发的发动机工作过程测量分析系统测量其缸内压力.分析了标定转速和最大扭矩转速下最高燃烧压力、压力升高率、缸内温度的变化,并计算分析了其放热规律.结果表明:与汽油机相比,改装后的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较慢,后燃现象较严重;最大扭矩点的最大压力及最大压力升高率大于标定点;转速...  相似文献   

13.
正Q:我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汽车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都不是出现在最大转速时?难道不是转速越高,发动机越有劲吗?A:发动机的最大扭矩主要与发动机进气系统、供油系统和点火系统的设计有关。在某一转速下,这些系统的性能匹配达到最佳,就可发出最大扭矩,我们称该发动机在这个转速下达到最大扭矩。发动机在不同的转速下,对应了不  相似文献   

14.
别克君威轿车怠速控制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跨越节气门的进气道上,安装有怠速控制阀(IAC),节气门在怠速时是关闭的,动力系统控制模块通过控制怠速的位置,控制怠速时的进气量,从而控制怠速转速。  相似文献   

15.
运用GT-Power软件建立FSAE赛车发动机系统仿真模型,计算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的性能,分析进排气管长度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气管长度对发动机充气效率、扭矩、功率的影响比排气管更显著,合理设计进排气管长度是优化进排气系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德国大众公司的 4缸 2 0气门发动机首次用于批量生产的轿车上。该发动机每缸 3个进气门 ,2个排气门 ,这样使燃烧室空气混合更快、更均匀 ,发动机排气更迅速、更彻底。燃烧室空间得到更充分利用。采用可变凸轮轴结构 ,改变进排气正时 ,使发动机在高转速时获得尽可能高的功率 ;低转速时 ,极大地降低燃烧不平稳性 ,提高扭矩。采用可变截面进气管 ,即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不同 ,借助气门开关 ,改变进气路线的长短。高转速时进气通道变短 ,可减少空气流动损失 ,提高高速功率 ;低转速时 ,进气通道变长 ,以提高进气流速 ,增加低速扭矩。由于采用…  相似文献   

17.
<正>一、发动机电控系统基本功能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是由电子控制单元、各类传感器、执行器等组成,其工作过程比较复杂,包括进气量控制、燃油量控制、点火正时、废气再循环、曲轴箱通风等多个控制功能。二、典型故障现象与技术状态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结构复杂,导致其产生不同的故障现象,其呈现的技术状态也有所区别。1.起动困难起动困难故障以节气门开度、空  相似文献   

18.
以一款新型三叶片式节气门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获得发动机稳态工况下进气歧管三维C FD计算的边界条件,选取不同转速、不同负荷率的12个有代表性的工况点,建立配置传统的单叶片节气门和三叶片节气门的进气歧管网格模型,并进行C FD计算和流场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处于中、高负荷时,由三叶片节气门产生的进气涡流比单叶片节气门大,且优势随节气门开度的增加而更加明显,但在低转速、小负荷的工况下,配置三叶片节气门的进气歧管内的涡流强度小于单叶片节气门。  相似文献   

19.
开发了基于扭矩的控制模型,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型、扭矩模型、怠速模型、节气门模型、空气系统模型、起动控制模型等。为了验证基于扭矩的控制系统,将基于扭矩的控制系统写入自主开发硬件,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发动机起动迅速,起动时间在3 s以内。怠速转速稳定,怠速转速波动在±10 r/min以内。进怠速和出怠速时过渡平滑。瞬态工况过渡平滑,发动机最高转速运转稳定。基于扭矩控制模型扭矩控制精度在5%以内。试验结果表明自主开发的系统控制功能基本完备,能较好地满足扭矩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20.
长安福特公司于2005年10月向中国市场推出了3款福克斯:1.8手动经典型(1.8MTCore)、1.8手自一体时尚型(1.8ATComfort)和2.0手自一体豪华型(2.0ATGhia)。它们分别搭配1.8L和2.0L发动机。这两款发动机除了排量、最大功率以及最大扭矩等有所差别外,其余基本相同。本文将系统介绍这两款发动机的结构特点及维修要点,其主要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福克斯1.8L和2.0L发动机均采用电子节气门,从而取消了油门拉索控制。电子节气门关闭时会让节气门保持在一个固定开度位置,以便在系统发生故障时保持基本的发动机转速。电子节气门位置是动力控制模块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