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陆凤定 《交通科技》2007,(2):112-114
介绍船闸专项驳岸工程中使用钢管排架草包垫加做围堰的施工工艺,并对其中有关技术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介绍般闸专项驳岸工程中的使用钢管排架草包垫加做围堰的施工工艺,并对其中有关技术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结合内河码头实际,将投卸荷板的重力式挡土墙运用于内河航道驳岸上,并进行对比计算。  相似文献   

4.
气泡混合轻质土由于其容重小、稳定性好等特征,已逐渐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工程领域.结合上海青浦区驳岸工程实例,阐明气泡混合轻质土的形成原理及其施工技术,介绍了气泡混合轻质土在驳岸工程中的应用,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唐绘龙 《交通科技》2013,(6):115-118
介绍了通甫路大运河桥主墩深基坑施工技术,从围堰的设计、施工、降水措施等方面阐述了涉驳岸复杂深基坑设计施工各环节的关键控制要素.  相似文献   

6.
苏宁 《交通科技》2008,(2):108-110
针对沙集船闸上游引航道两侧部分驳岸墙发生大幅度整体滑移的现象,通过地质勘探显示了墙后各土层物理学指标,对驳岸墙滑移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朱三宝  花全 《交通科技》2008,(1):117-118
运用T形砌体短柱偏心受压计算方法,对浆砌块石扶壁式驳岸肋板与底板连接处的承载能力进行了验算,设计并建设了大丰市金属回收公司码头驳岸.使用情况表明,该设计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土工格栅在航道驳岸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军  杨忠文 《交通科技》2003,(5):35-35,49
在航道驳岸软基处理中应用土工格栅加筋垫层方式取得良好效益。分析土工格栅的特性,给出加筋垫层设计及施工程序。  相似文献   

9.
上海浦东张江吕家浜河道生态治理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内吕家浜河道整治和景观规划为例,阐述水域及周边环境的规划理念、规划主题以及河道和驳岸的生态化设计。在达到功能要求的同时,追求人类与自然达到真正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蒋焕章 《公路》1993,(5):35-41,46
浆砌片石驳岸是公路路基冲刷防护的常用构造物,驳岸水毁的主要原因是基础埋深不够。采用护坦拦截下降水流冲刷,可以大大减少驳岸基础埋置深度,其防护效果已为工程实例所证实,而且节省经费,减少施工难度。本文介绍了护坦基脚驳岸、阻水堤基脚驳岸以及护坡的冲刷计算公式及示例。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上海苏州河中心城段静安区两岸滨水道路的建设,分析了现状滨水道路存在的问题,结合苏州河两岸的建设规划及现状,明确了以慢行功能、游憩功能、景观功能为主,机动车通行功能为辅的道路定位,确定了弱化交通功能、释放慢行空间和亲水平台,多元化、亲水可见水的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从整体断面改造、贯通断点及亮点打造、地块出行等方面,研究了具体实施方案.最后总结提出,滨水道路的建设应从需求出发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从空间体验出发进行工程技术处理.  相似文献   

12.
采用ROBOT对亲水平台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验证了ROBOT对实际工程计算的适用性.通过较为完整的荷载组合计算分析,研究表明:采用ROBOT数值模拟方法分析高桩亲水平台结构受力性能是可行的,计算结果真实可靠,能够用于实际工程设计;亲水平台最大正弯矩和负弯矩都在船舶撞击力产生的横梁上;亲水平台桩基轴力最大出现在第二排排架第6排桩;桩基弯矩第1~4排桩基弯矩值小,第5和第6排桩基弯矩较大.  相似文献   

13.
罗睿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12):26-28,6,7
聚贤岩位于重庆市江北城,原规划该节点为Y型立体交叉,以交通功能为主,但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最终将车行交通引入地下空间,地面改为休闲文化广场,后期还在广场下方引入江水源热泵集中供冷供热项目。简要介绍重庆滨水空间的现状问题,阐述该项目对规划方案的调整、道路设计、结构设计和排水设计,并介绍了江水源集中供冷供热项目,对滨水空间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新思路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以重庆市嘉陵江磁井段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工程(市政道路工程)为研究案例,设计方案将嘉陵江防洪护岸整治与市政道路结合,打造滨江城市景观带.既要满足嘉陵江防洪要求,也要满足滨江沿线地块交通出行需求,同时为市民提供绿色生态的居住环境和滨江亲水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用地面积不断侵占自然资源,城市废气和噪声污染日益严重,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周边的生态环境和绿地空间需求也越来越多,人们迫切回归自然,亲近自然.通过借鉴国内外已成功实施的绿道案例,分析辽源市中心城区现状自然和生态资源,构建能将这些生态资源串联起来的绿道系统结构,并给出滨水绿道、...  相似文献   

16.
翟晶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7):153-155,172
苏州河随着2020年实现了基本贯通,下一阶段品质提升还存在防汛墙墙后地坪低、无腹地抬升滨水空间、景观视野被硬质防汛墙阻隔的难点。现经统计苏州河(长寿路桥—河南路桥)段现状地坪标高分布,提出了苏州河玻璃防汛墙改造方案,并对玻璃防汛墙强度及稳定性进行了模拟。结合黄浦江玻璃防汛墙改造历程,分析了玻璃防汛墙应用难点,并提出了玻璃防汛墙防汛应急预案和日常养护要求,为上海滨水空间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国内滨河项目对单系统的研究较多,对基于滨河线性空间整体统筹和协调的研究较少的现状,以滨河路的规划设计作为切入点,阐述了滨河路的设计理念和原则,在技术标准、总体布置、节点设计及配套设施等方面均提出了思路.以太原市近年完工的8条汾河支流及滨河路的综合整治工程为案例,对立足城市可持续绿色发展,促进城市滨河线性空间协同开发...  相似文献   

18.
在江南水乡地域布置连拱桥结构,由于地质条件较差,下部结构设计难度较大。为了既取得景观效果,又使得技术难度小,无锡市长广溪桥与南通长岸路十里坊大桥均采用了连续拱形梁结构。与一般连续梁桥相比,该桥型适合作为入口标志性建筑与城市文化的载体,但结构受力复杂,造价高。  相似文献   

19.
朱建军  陈益山  孟庆楠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9):25-26,62,318,319
介绍了软硬复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工艺、技术要求及其生产施工控制。通过试验路的铺筑,将软硬复配温拌技术应用于实际路面工程当中,并对其施工控制及环保节能效果进行了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20.
吴全中 《隧道建设》2006,26(3):40-43
盾构法适宜在较均一的软土、软岩地层或砂层及其互层的地层中掘进,但在软硬不均、软硬交互且岩石强度差异大的地层中应用盾构法修建城市地铁隧道就复杂得多。以广州地铁三号线盾构区间工程为实例,介绍盾构法隧道长距离硬岩地层段采用钻爆法开挖管片衬砌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