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了铆接加热中的难点,针对难点提出了铆接加热方案,选定了设备能力,确定了加热节拍、设计改进了感应器,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2.
鲅鱼圈站于2008年应用平面调车调速系统,在调车线B1道至B5道安装了单向锁闭减速顶,有效地提高了机车牵出速度,提高了车辆编解效率。同时由于取消了手闸制动,减少了选闸、试闸、磨闸、显示试闸信号、调节速度等工作过程,极大地缩短了作业时间,因此提高了调车作业效率,减轻了调车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了作业条件,也有利于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联邦交通部批准了电力机车新型谱.文章分析了俄罗斯铁路电力机车的发展前景,介绍了新型谱中电力机车的技术参数和结构特点,提出了今后几年电力机车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杜世回 《铁道勘察》2008,34(3):57-60
介绍了西康铁路增建第二线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程地质选线工作,对沿线复杂地质状况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工程地质选线原则,并列举了几个实例.  相似文献   

5.
鲅鱼圈站于2008年应用平面调车调速系统,在调车线Bl道至B5道安装了单向锁闭减速顶,有效地提高了机车牵出速度,提高了车辆编解效率。同时由于取消了手阐制动,减少了选闸、试用、磨闸、显示试闸信号、调节速度等工作过程,极大地缩短了作业时间,因此提高了调车作业效率,减轻了调车人员的劳动强度,改善了作业条件,也有利于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6.
DF8CJ型交流传动内燃机车主变流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DF8CJ交流传动内燃机车主变流器的技术特点和主要参数,描述了其主要组成,阐述了主变流器控制系统原理及主要保护功能,并介绍了主变流器的改进,这些改进在新生产的2台机车上得到了验证,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由于在驼峰溜放部分安装了高档减速顶,有效地降低了溜放车辆的速度,避免了铁鞋的使用,大幅减少了车辆擦轮事故的发生,保证了调车作业的安全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调车的效率。同时为了保证减速顶始终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车站还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减速顶的用管修制度,强化了日常的维修保养,同时重视对维修人员的培训,让他们严格按照有关标准作业,确保了运输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IGBT牵引变流器的发展沿革,比较了IGBT与GTO等元件的功率要求和工作特性,分析了IGBT牵引变流器的发展前景,介绍了IGBT牵引变流器的应用实例,得出了在各功率等级的牵引变流器中,IGBT将完全取代GTO晶闸管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日本山梨试验线改进后的新型磁悬浮车辆的特点 ,该新型车辆提高了可靠性和寿命 ,改善了空气动力特性 ,降低了空气阻力和噪声 ,并概述了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的出现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进而指导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使得企业信息化服务实现了共享,对企业各个业务活动进行有效的沟通,降低了冗余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塑造了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底架结构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车体结构设计中最重要且难度最大的部位。基于纽约资质审查项目(NYCT),从端底架吸能结构、底架边梁、底架中梁及整体结构等方面阐述了基于ASME RT-2—2014《重型轨道交通车辆结构设计的安全标准》的地铁车辆底架结构的设计方案和设计重点。阐述了所应用的碳钢及不锈钢材料的机械性能及焊接标准,对底架钢结构进行了静强度、吸能计算及相关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底架的强度、刚度和吸能值均满足车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D15型150t凹底平车大底架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D15型150吨凹底平车大底架的主要技术参数,结构介绍,结构形式的研究与确定,新型大底架的结构设计与分析,大底架强度,刚度的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及其比较情况。  相似文献   

13.
铝合金A型车体是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典型车体,其底架承担着吊装部件、传递动力等作用,技术要求高,加工制造困难。为此,通过剖析底架加工技术要求,设计工艺方法、规划加工工序,展现底架加工从无到有的详细制造过程。其中,平面公差分配方法、测量补偿工艺、多工序钻孔循环等加工工艺能为同类产品的制造提供有效借鉴,是底架加工标准化作业施工的典范。  相似文献   

14.
电力机车车体底架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各型电力机车车体底架的结构特点,详细阐述了底架各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及其特点,并进一步介绍了底架结构的选材及计算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结合国内DF8B型机车,利用显式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DF8B型机车以10m/s速度正面碰撞刚性墙的仿真模型。模型中定义了1个自动单面接触界面和2个自动节点-表面接触界面,通过增加沙漏系数来控制沙漏模态,使用质量缩放和子循环提高计算效率。对机车碰撞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车体的界面力—时间历程和司机室的变形—时间历程,从中判断出机车底架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对DF8B型机车底架结构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13-3115-01型大车辆定距集装箱平车的底架结构及其可降低应力集中的结构特点,以及平车疲劳强度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以钢制轨道车辆车体底架横梁连接为例,研究了各种疲劳设计概念的适用性,并对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杨焕春 《铁道车辆》2012,50(1):15-18,48
分析了新型煤炭漏斗车牵枕梁组成、中梁组成、底架组成、侧墙组成、端墙组成及车体组成的制造工艺,介绍了通过合理的工艺措施及必要的工艺装备来保证车体钢结构质量的制造方法。  相似文献   

19.
SS9型机车底架牵引座裂纹分析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SS9型机车在运用过程中车体底架侧梁与牵引座连接焊缝裂纹问题,分析了裂纹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莉  许喆  高峰 《机车电传动》2020,(1):139-143
为了提高城轨车辆司机室端部主吸能结构的吸能性能,采用仿真分析的方法对底架端梁和吸能结构的板材厚度进行了优化设计。考虑优化部位对吸能量的影响,建立某城轨车辆司机室车与司机室车以相对速度25 km/h的正撞模型,通过碰撞分析计算得到了结构优化前后的吸能量及车体不发生压溃的最大撞击速度。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底架端梁结构的刚度,减小主吸能结构的板材厚度能够满足司机室端部吸能系统的顺序可控变形规律,其吸能性能也得到提升,为主吸能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