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靠离码头是船舶最为复杂、紧张的作业之一,正确、合理的运用驾驶台资源最为关键。文中以"G"轮在日本川崎港船艉撞上防波堤为例,介绍港口状况和事故发生的经过,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事故链,并提出提高船舶靠离泊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船舶许多设备都有报警系统,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或超出限定值即发出报警信号,提醒注意并及时处置。处理及时,可以避免设备的损坏或船舶事故的发生。船舶驾驶台内许多设备也都有报警系统(或功能),例如航行灯、信号灯,尽管它有双套设备,当某一灯熄灭后,驾驶台控制板(台)蜂鸣器就会发  相似文献   

3.
刘强  孙健  王凤武  曲峰德 《世界海运》2012,35(10):24-28
从驾驶台资源管理的角度,分析R轮触礁搁浅并导致燃油泄漏事故的原因,强调驾驶台资源管理(BRM)在减小人为因素影响、保证船舶安全方面的重要意义,在分析船舶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驾驶台资源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船长该在何时上驾驶台?查阅《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似乎也没有对"船长该在何时上驾驶台",或说是"船长应该在什么样的海况下登上驾驶台"以详尽的文字释义加以限定约束过。可当航行安全事故一再发生,我们一次次对那些触目惊心的海上碰撞事故案例进行研讨总结时,却会不约而同地慨叹:如果我们的驾驶员及时通知船长登上驾驶台;如果我们的船长在驾驶台需要的时候及时到来,那么碰撞事故就有可能避免。海上安全没有"如果"。所以"在驾驶台最需要船长  相似文献   

5.
《世界海运》2015,(12):20-22
船舶一旦发生危险,势必威胁船舶及船上人员的安全,有时这种威胁是致命的,特别是对于水上航行的客船及客货船舶的安全。鉴于船舶航行安全至关重要,通过以往典型的船舶事故案例汇总分析,对比其中的相关因素。针对驾驶台资源管理以及船舶驾驶人员操作等方面,提出关于航行安全值班、富裕水深、定位间隔等新举措,保证船舶水上航行安全,以期在水上船舶航行中加以实施,以便驾驶台资源在更合理的管理措施下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海事部门统计显示,碰撞事故大多发生在海雾造成的能见度不良水域, 大风浪等恶劣天气同样可影响能见度但却很少发生碰撞,2001年中国沿海的碰撞事故几乎都发生在雾中,其中原因之一是,船长、驾驶员对大风浪威胁航行安全的警觉程度远高于能见度不良,另一方面集装箱等高速船相遇是相对速度很快,因此可供判断和采取措施的时间有限,一旦出现不协调或失误,很快形成紧迫局面,以致发生碰撞。  相似文献   

7.
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频繁地发生海上大型散货船灭失事故并造成水域污染以来,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机构都对此做了大量的统计分析工作.其中保险界首先统计分析并发现超过80%的事故是人为造成的,也就是人们通常称之为"人为因素".当时对国际航运业产生了相当大的震动.  相似文献   

8.
刘学 《中国船检》2020,(4):73-74
航行数据记录仪可在发生事故前后一段时间内安全和有效地存储船舶运行状态、位置轨迹、以及船舶操作和决策人员的指令及执行情况等信息.一旦船舶发生事故,相关海事管理部门可以从获取的航行数据记录仪中读取信息,以尽可能真实完整的还原事故过程,并为事故原因的调查分析提供有力支撑.它可以说是在通常情况下并不起眼,但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的船载设备.  相似文献   

9.
船用“黑匣子”也就是船载航行数据记录仪(VDR)。它是专门用于记录船舶航行数据的电子仪器,当船舶发生事故时,该仪器所记录的数据对事故的调查及分析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有句名言:“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把它具体运用于当代预防船舶的航行事故,把预防工作做在前头,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这就是本文论述的预控理论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张卓 《中国海事》2015,(1):22-23,54
<正>按普通人的理解,一艘船上的船长应该是船上知识最渊博、能力最强也最值得依赖的人,而引航员应该是熟悉港口每一个角落、操控船舶技艺出众的人,这两个人同时在驾驶台指挥驾驶台团队引领船舶理应万无一失。而实际情况却与此大相径庭,据某船东保赔协会所透露的统计数据显示,船舶碰撞和搁浅案例中,约50%发生在引航水域,平均每年所造成的损失大概在5 000万美元,这足以值得人们对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人为失误与船舶引航事故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船舶引航事故中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失误,在分析该原因及其相关的失误链与事件链和不同种类失误的基础上,全面认识人为因素与引航事故的关系,注意调节引航员生理与心理状态和及时识别并破断引航中的失误链与事故链的角度,就预防船舶引航事故的发生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一些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台湾海峡及附近水域海难事故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灰色关联系统分别分析了所有船舶和300 gt及以上的船舶在台湾海峡及附近水域中发生的海难事故,并对碰撞、触礁或搁浅、触碰、失火或爆炸、机械故障、倾斜或倾覆等六类海难事故,进行了灰色关联矩阵运算及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水域海难事故以300 gt以下的小船所占比率较高,同时该水域海难事故类型以机械故障具较高关联性;当排除300 gt以下的船舶后,该水域海难事故类型则以碰撞具较高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上海港及附近水域船舶碰撞事故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事故原因分析是将调查中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归纳为几种基本要素,对各要素在事故中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查找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通过对近年来上海港及附近水域的水上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探寻引起事故发生的不安全事件及状态,以及不安全状态与不安全行为所赖以生存的管理系统,从而寻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源,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以提醒船公司和广大的船舶驾驶人员注意防范,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达到保障人命、环境和财产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李华文 《世界海运》2012,35(3):41-42
指出防范船撞桥事故一直是海事部门的工作重点,全面介绍国内外部分重大船撞桥事故情况及其所引发的严重后果,并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系统论述,提出有针对性的船撞桥事故防范措施,指出船撞桥事故隐患还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有待于各相关责任方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6.
舰船在海上航行,时有各种海难事故发生的可能.但其中以船舶受恶劣气候及大风浪影响,激烈横摇导致船舶海损甚至倾覆沉没为最多,由我国近期发生的几起海损事故就可见一斑.一艘5000TEU集装箱船,在海上遇飓风,船舶横摇超过30°,巨大的横摇力顿使400只集装箱倾入大海,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0多万美元.滚装船"大舜号"在渤海湾遭遇风浪后,船舶剧烈摇摆,巨大的横摇力使船内的车辆固定失效,车辆又随船左右滑动,一方面相互撞碰起火,另一方面又加剧了船舶的摇摆,稳性失控,结果使该船"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证船舶的安全航行,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需要对船舶指挥人员的驾驶台资源管理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结合多年船舶操纵模拟器培训评估经验,分析了传统的评估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德尔菲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取综合评判的方法,建立了驾驶台资源管理能力评价模型.该模型对指导驾驶台资源管理培训和对船员的船舶管理能力评估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林志忠 《中国航海》2011,34(3):59-63
船舶搁浅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海洋环境污染是台湾海峡水域主要危害之一.为减少搁浅事故的发生,使台湾海峡水域的船舶航行更安全、海洋环境更清洁,以台湾海峡水域搁浅事故为例,在统计分析船舶搁浅事故特征的基础上,选用方差分析法对搁浅事故因素相关性和差异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台湾海峡水域搁浅事故中人为因素所占比例最高,水深不足...  相似文献   

19.
海上船舶碰撞事故原因探讨——疲劳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发生的船舶海事事故中,人为因素特别是疲劳被确认为一个促进因素,由于疲劳导致人犯错误是无数海难事故的根源,包括20世纪最严重的一起海上环境污染事故-Exxon Valdez轮事件.疲劳的影响对航行中的船舶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疲劳能影响驾驶员的思想行为,以及对事情作出判断或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几个案例来阐述疲劳的危害,以引起船舶管理者和操船人员的重视.同时提出了在航行条件下,驾驶员如何采取一些方式避免或减轻自己疲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人体节律对夜航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少明 《珠江水运》2005,(10):27-30
夜间航行是在人体机能降低与航行难度升高的特定条件下实施的.这两个"转换"的一低、一高,它无疑对驾引人员的夜航提出了一些特殊要求.广州港区较大海难事故大多发生于夜间,据某港航单位近十年来对发生海事时间的统计,夜间占70%以上.研究其规律性,进一步做好夜间航行安全工作,也许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