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与生产的大郡控制,率先采用永磁磁阻电机技术及匹配完美电机控制系统,从而领跑整个行业前进的步伐。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关键总成,也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中遇到的技术瓶颈。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大郡控制)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率先采用永磁磁阻电机技术并匹配  相似文献   

2.
<正>(接上期)6.驱动电机控制——IGBT的结构及控制在前面文章中,我提到过新能源汽车的三大电,电机控制是其中之一,由于动力电池输出的是直流电,而电机控制需要的是交流电,因此电机控制器需要对直流电进行交流转换,这就涉及到逆变电路的控制及工作,针对这些变换的概念给大家梳理一下,方便大家理解。  相似文献   

3.
汽车步进电机的整步控制的特点是控制简单,但是同样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振动较大,容易产生共振.步进电机的细分驱动可以明显地提高电机运动的稳定性、降低噪声并且有效地规避电机运动的共振点.  相似文献   

4.
广大同行在维修电喷汽油车电器故障时,经常遇到由怠速步进电机引发的各种故障。怠速步进电机是控制电喷发动机怠速的一种部件,也是电喷发动机故障率最高的部件。有些怠速故障还比较难判断,属于疑难故障。步进电机式怠速系统在国产微型车中应用最广。步进电机式怠速系统的工作原理为:由步进电机控制怠速进气孔的截面积来控制发动机进气管的  相似文献   

5.
案例一 车型:进口2012款起亚汽车霸锐,配置3.8L发动机. 行驶里程:950km. 故障诊断:客户将车辆开到我店报修驾驶员座椅不能够前后滑动.起亚霸锐车型的驾驶员座椅配置的是8方向可调节电动座椅,这8个方向分别是座椅的前后滑动,座椅坐垫前部的上下调节,座椅坐垫后部的上下调节和座椅靠背的前后倾斜调整.而为了实现电动座椅这8个方向可调节的功能,座椅内部装配有4个电机,每个电机控制两个方向,其中座椅前后滑动共用1个电机控制,座椅坐垫前部上下调节共用1个电机控制,座椅坐垫后部上下调节共用1个电机控制,座椅靠背前后倾斜调整共用1个电机控制.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四轮驱动轮毂电机电动汽车不同电机控制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模式电机控制算法.该算法对高速驱动采用矢量控制或六步换相控制;低速驱动和制动采用正弦波电压或矢量控制.针对轮毂电机多模式控制的复杂性,采用了Matlab/Simulink的Stateflow工具箱实现控制模式切换,整车控制算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实现,并通过全自动代码生成下载到MPC5633M单片机中,保证了电机多模式控制的可靠切换.仿真和试验结果证明了这种算法的可行性,电机噪声降低,整车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石油开采过度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愈来愈严重的情况下,世界各国政府和汽车生产商加大了对电动汽车的研发力度。目前,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比较新的电动汽车形式,正受到世界各国汽车生产商的青睐。为了提高电动汽车整车控制性能,往往是采用普通机械式传感器的方法来获取轮毂电机的转子位置信息,来对轮毂电机进行矢量控制,这种方法不利于汽车的轻量化且容易发生故障。为了实现轮毂电机的矢量控制,对永磁轮毂电机全速度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对电动汽车永磁同步轮毂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信号注入法的改进、参数敏感问题及切换算法的改进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轮毂式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玲珑  黄妙华 《北京汽车》2007,(1):35-38,41
轮毂式电动汽车是直接将电机安装在车轮轮毂内的新型电动汽车。轮毂式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就在于对轮边电机的控制,特别是转向时的差速控制。文中介绍了轮毂式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转向电子差速控制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重型汽车刮水系统中的电机大都由组合开关上的刮水开关直接控制,电机经由线束和刮水开关形成"刹车"回路,实现电机的回位,电机"刹车"时产生的大电流极易在组合开关的触点间产生拉弧并烧蚀触点,故使组合开关的故障率居高不下。在满足电机正常控制的前提下,降低组合开关的故障率,本文介绍一种控制信号与驱动信号相分离且刮水器采用摩擦消耗来停车的刮水控制系统及电机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轮毂式电动汽车驱动系统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轮毂式电动汽车是直接将电机安装在车轮轮毂内的新型电动汽车。轮毂式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就在于对轮边电机的控制,特别是转向时的差速控制。文章介绍了轮毂式电动汽车的发展历程、转向电子差速控制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EPS与主动悬架系统自适应模糊集成控制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的汽车整车主动悬架和EPS动力学模型(包含转向运动、俯仰运动和侧倾运动等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利用车身姿态的变化动态地调节主动悬架控制器和EPS控制器的输出,实现了对EPS和主动悬架系统的集成控制。为了验证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别进行了仿真和实车道路试验。结果表明,集成控制显著提高了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整车综合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悬架和转向系统。  相似文献   

12.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行设计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由控制器、转向盘转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在控制器内)、助力电机及减速机构、机械式转向器、蓄电池等组成。EPS的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传感器及信号处理电路、助力电机及驱动电路等组成。控制算法由电机助力控制算法和电机转矩控制算法两部分构成。该方案易于实现,同时又能保证转向控制系统较高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车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研究了EPS系统在路面冲击下的稳定性能及控制方法,对助力电机输出电流施行模糊PID闭环反馈控制,并采用幅频复合滤波对控制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控制效果.通过在快速控制原型平台上进行的硬件在环实时仿真表明,该方法明显改善了EPS系统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4.
车辆半主动悬架与助力转向集成控制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协调车辆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基于底盘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的综合模型,对半主动悬架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进行集成控制.运用二次反馈法和PID策略分别对悬架的可调阻尼和转向系统的助力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集成控制情况下,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均优于悬架或转向单独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H∞鲁棒控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了3自由度EPS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了EPS控制系统结构,基于转矩传感器输出及其它可测信号,设计了转矩估计器来估算驾驶员操纵转矩。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EPS控制系统有良好助力跟随和鲁棒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6.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现有的各种助力控制策略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基于传统控制理论设计的电机控制策略与系统性能的关系,其中包括电流闭环PI控制器的参数设计及电流给定算法设计。最后,将这些基于简化线性系统模型的控制设计结果应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非线性仿真模型之中,仿真结果证明了这样的控制设计有效,在这种简单的控制结构下,系统的控制性能也能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PWM控制模式及其在EPS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学武  李兵  张德新 《汽车工程》2007,29(9):791-795
针对直流电机脉宽调制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受限单极和双极脉宽调制控制模式应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机驱动时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半双极"控制模式及该模式下占空比的修正方法。分析表明,该模式更适合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电机驱动,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半双极模式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建立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动态模型,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EPS系统的功率驱动电路的两种驱动方式,分析了全桥、半桥功率驱动原理,推导出平均电流表达式,并依此设计了全桥、半桥切换器。根据滑模控制的基本原理,利用EPS系统中助力电机的模型,设计出一种简单实用的滑模控制器。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克服了传统控制器不能很好解决系统中的非线性的问题,使得EPS系统具有很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无刷直流电机(BLDCM)模型和汽车电动助力转向(EPS)动力学模型,构建了BLDCM控制仿真模型和EPS性能仿真模型;设计了以ARM7LPC2131为控制器内核和以MC33034P120为驱动模块的EPS控制器硬件;分析了EPS的助力、回正和阻尼控制对控制器硬件的要求,给出了EPS控制软件的主程序和A/D、速度信号采集与中断服务子程序流程;最后将BLDCM助力式EPS及其控制系统装车进行原地转向试验和蛇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EPS控制器与整车匹配良好,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20.
电动转向系统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电动转向系统的动态模型,应用控制理论,分析了该系统动态特性中的助力特性、随从特性、转向路感以及系统稳定所需的条件,讨论了主要参数的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动态特性分析及参数讨论对该系统的工程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