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记者 《船舶工程》2006,28(6):I0002-I0003
2006年9月26日-29日,第22届造船、船舶机械及海洋平台技术国际展览会(SMM2006)在德国汉举隆重召开。来自50个国家的1,669个展商创造了展会新的记录,其中1,055家展商来自德国以外,比上一届增加了198家。本次展会的展出面积达75,000平方米。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约40,000名观众参观了展会。本届参观门票的价格比上届上浮35%。展会也使汉堡地区的旅馆爆满。  相似文献   

2.
在2011年上海国际海事展上,德国汉堡海事展组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第25届德国汉堡海事展(SMM)——国际船舶制造、船舶机械及海洋技术贸易博览会将于2012年9月4日至7日在汉堡展览中心举行。同时SMM将在2012年庆祝展会25周年。预计来自各大洲的参展商将超过2000家,参观人数将达5万人。  相似文献   

3.
2010年9月7日至10日在德国汉堡举行的第24届汉堡海事展(SMM)成功落下帷幕。此次展会的展出面积达9万平方米,共吸引了来自5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家参展商和5万多名专业观众前往参观交流。中国也有不少船舶企业参加了此次展会。此次汉堡海事展的展品范围包括:造船、修船、船用设备、齿轮及驱动技术、船舶设计、建造和装配;船舶运营、海洋技术、港口码头、海事货物处理系统及设备、通讯甲板设备、环保设备、电力及电子系统、海军及防卫系统、航运管理、救生设备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船检》2014,(9):28-28
9月9~12日,青岛双瑞公司工作人员携BalCtor压载水管理系统样机参加了第26届德国汉堡国际海事展览会(SMM2014),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船东和船厂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中国船检》2014,(6):16-16
当地5月22日,2014年德国汉堡国际海事展(SMM 2014)在德国汉堡召开新闻发布会,本刊记者受邀与来自全球18个国家的55家新闻媒体一起参加了此次新闻发布会。汉堡博览与会议有限公司(Hamburg Messe und Congress GmbH)总裁暨首席执行官Bernd Aufderheide先生首先做了关于2014年汉堡海事展简要介绍。2014年汉堡海事展全球将有超过2000家造船业和船舶设备业公司参展,展馆面积将超过90000平方米,50000多名参观者将入场参观,所有展位已经全部被预定完毕,此次海事展的参展商、参展国家及访问游客数量或将创下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6.
《中国远洋航务》2014,(12):105-105
2014上海国际商用及公务船舶展览会(Seawork Asia 2014)于2014年11月6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圆满落幕。来自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的68家专业企业携近120个知名品牌参展,共吸引了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近5000人次观众到会参观。  相似文献   

7.
《船舶工程》2007,29(2):I0006-I0006
2007年2月6日至8日,亚洲航运暨工作艇展(ASWB)要新加坡Suntec展览馆成功举办.参展商、论坛、产品展示研讨会和观众的质量都高于往届展会.这届展览会吸引了大量参展商,比上届多了21%.专业观众的品质也有了更大的提高,有相当比例的观众来自新加坡以外的国家,这表明大多数观众非常看好这个展览会.下一届2009年亚洲航运暨工作艇展有50%展位已经预定.  相似文献   

8.
《机电设备》2008,25(3):I0003
2008年4月14—16日,第三届江苏国际船舶工业高峰研讨会暨2008第三届造船工业展览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开幕。该展会始于2004年4月,每两年一届,今年是第三届。本届展会有来自韩、德、日、美、泰、荷、葡和新加坡等国的参展商。国内的参展商涉及20多个省、市、区,参展企业200余家,占用了8000多平方米的310个标准展位,展位比上届扩大了23%。在参展企业中,船舶配套制造企业约占总展位的90%。  相似文献   

9.
2015年12月1日至12月4日,2015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第18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作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海事会展,中国国际海事会展继续扮演着中国与国际海事界寻求全方位、多层次合作重要桥梁和纽带的角色.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公司参展,专业观众人数超过6万人,较上一届大幅增长.  相似文献   

10.
<正>2014上海国际商用及公务船舶展览会(Seawork Asia 2014)于2014年11月6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圆满落幕。来自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的68家专业企业携近120个知名品牌参展,共吸引了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近5000人次观众到会参观。Seawork Asia 2014受到国内外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1.
别酷暑,上海在如期举办FIATA世界大会的同时,又迎来了来自全球物流业的巨头企业与精英。2006年9月19日上午,第二届中国国际物流、交通运输及远程信息处理博览会在上海隆重开幕。本届博览会的参展商共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其中既有全球物流业的强手,如德国、西班牙、比利时、荷兰、意大利的拉纳地区首次以国家展团的形式参展,更有俄罗斯等国家的物流业首次来中国参展,本届博览会的参展商数量同比上一届增长了40%。  相似文献   

12.
《船舶工程》2008,30(2):I0003
2008年4月14-16日,第三届江苏国际船舶工业高峰研讨会暨2008第三届造船工业展览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开幕。该展会始于2004年4月,每两年一届,今年是第三届。本届展会有来自韩、德、日、美、泰、荷、葡和新加坡等国的参展商。国内的参展商涉及20多个省、市、区,参展企业200余家,占用了8000多平方米的310个标准展位,展位比上届扩大了23%。在参展企业中,船舶配套制造企业约占总展位的90%。  相似文献   

13.
7月28日,’98中国国际船舶制造、港口及海运技术、运输设备展览会在大连圆满结束。这是继’92、’94大连国际海事技术交流暨展览会之后,我国北方地区的又一次海事盛会。 展览会展出面积6000平方米,到会的中外厂商有130家,参展商数量及展出规模均超过前两届。其中,国外参展商31家,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英国、法国和罗马尼亚厂商以国家馆的形式参展;国内参展厂商99家,来自14个省、市。约六万人参观了展览会。《中  相似文献   

14.
《机电设备》2012,(5):22-23
共有超过50,000名贸易观众参加了这个全球规模最大的海事展展商对于此次展会十分满意,同时也带来了一波贸易观众潮,这也巩固了汉堡海事展作为业内第一展会的地位。第25届汉堡国际海事展(SMM)于9月7日正式  相似文献   

15.
《船艇》2002,(9)
“第七届北京-埃森焊接与切割展览会”将于11月5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倾情展出,盛况空前,展商超过300家,总面积超过25000平方米。展会期间,将有来自亚太地区的4万名专业观众和采购商会聚一堂。该展览会是中国最大的工科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与世界上最大的焊接展组织者德国埃森展览公司强强联手、真诚合作15年,打造出亚洲最大的焊接专业展,受到全世界焊接界的嘱目,得到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和德国、美国、韩国和日本等兄弟焊接学会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聚焦SMM     
《船舶工程》2008,30(5)
世界最大的海事展汉堡造船、机械及海洋平台技术国际贸易博览会SMM 2008于9月23日-26日在德国汉堡举行.本届展会共有11个展馆,参展企业达到1950家,分别来自5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1240家为海外参展商.各大展商在造船、船用设备、推进器、动力系统、操纵系统、电气工程、海洋平台、服务咨询和分级等多个领域内向全世界展示了各自的最新技术和产品.  相似文献   

17.
《船艇》1998,(8)
盛况空前的’98中国国际船舶制造、港口及海运技术、运输设备展览会于7月28日在大连圆满结束。 这次展览会历时4天,展出面积6000平方米,到会的中外厂商共有130家,参展厂商数量和展出规模均超过前两届。其中国外参展商31家,包括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罗马尼亚、西班牙、新加坡、韩国及美国等。国内参展商包括中国船级社、大连造船厂、大连造船新厂等99家,来自14个省、市,约有6  相似文献   

18.
《机电设备》2012,(1):27-27
日前,记者在上海举行的2012年德国汉堡海事展(SMM)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将于2012年9月4日-7日举办的第25届SMM将专注于四大方面的内容,即海洋环境和气候保护、海上安保、海洋产业、船舶金融,这些内容涵盖了当前整个海事行业的主要议题。每个议题在SMM上都设有专门论坛,并以国际会议和研讨会的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19.
2015年3月26~28日,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展览会和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在北京市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隆重举行。参展企业达2000余家,专业观众突破70000人次。此次海工展吸引了德国、美国、法国、英国、韩国、挪威、意大利、俄罗斯、芬兰、丹麦、西班牙等16大国家展团,海工装备企业比例接近40%。中国  相似文献   

20.
《机电设备》2008,25(5)
两年一次的德国国际船舶制造、船舶机械和海洋技术贸易博览会(SMM)展即将于2008年9月23-9月26日在德国汉堡展览中心隆重举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