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白帆 《中国水运》2009,(9):90-92
水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中国国民经济、对外贸易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还对国民经济其它部门起到很大的拉动与推动作用。文章首先界定水运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范围,然后建立定量评价指标,最后运用投入产出法对水运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进行定量测算。测算结果表明,2007年我国水运业不仅直接和间接地为GDP做了9.49%的贡献,还为相关上、下游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贡献。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水运业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贡献能力,本文根据产业关联模型和投入产出法,定量分析了水运业对港珠澳大湾区的技术经济特征和贡献能力。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水运业与其它产业的关联密切度仍然不足,并且水运业的经济贡献度已落后于全国水平。因此,政府应当通过更有力手段扶持水运业,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水运对中国经济贡献率测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经济学中的产业波及理论模型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法对水运行业的感应力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进行了测算,同时测算并分析了水运业对中国经济、投资、就业的综合贡献率,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水运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客观地提出了水运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基于碳交易的水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分析水运的低碳性、碳交易原理和发展形势,重点分析水运产生的碳交易对江苏省经济的影响,认为加强水运业发展可以加快江苏省经济的增长,并带动企业发展及促进区域间的碳交易竞争,提出江苏省大力发展低碳水运建议。  相似文献   

5.
厦门港经济贡献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萍 《水运管理》2008,30(6):2-5
对厦门港及其港口经济贡献进行界定,给出测算厦门港经济贡献的具体研究方法,通过投入一产出模型的定量分析对厦门港经济贡献进行测算,分别从总产出、GDP和税收以及就业人数等方面定量分析厦门港对地区产生的直接经济贡献、间接经济贡献和波及经济贡献,并进一步分析厦门港相关指标的单位贡献对地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乌江航道等级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的贡献,分析乌江航运发展现状,并通过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Vensim软件进行仿真,测算出乌江航道等级提升对区域经济社会的贡献值。通过与其他内河航道开发的经济社会贡献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本测算结果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乌江航道等级提升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拉动效应是十分可观的。  相似文献   

7.
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资源利用角度,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理论方法、计算模型和指标体系对港口经济贡献进行系统研究。对港口相关经济活动进行广泛调研和科学识别,构建港口对地区经济贡献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我国国情对国际通用的"投入产出模型"进行改进,摸索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特色和港口行业生产特点的港口经济贡献的测算方法,从而能够比较科学、全面、客观地衡量港口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广东中山是我们见过的对水运业最激情澎湃的城市之一。这不仅因为她倾力打造的临海工业园需要水运业的支撑,也不仅因为她意欲依赖水运业做大做强整个城市物流业态暗含的野心,更因为她对水运业低碳、绿色、环保的强烈认同意识,以及凭借水运通道走向海洋的开放胸襟。这一切,点燃了一座城市对水运业的巨大热情。  相似文献   

9.
近日,南京市再次确立了水运业发展的八大目标:1.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实现水陆同步发展。加强与地方政府、银行以及相关单位之间的沟通,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加快运力改造步伐。有效利用人才、科研、技术等优势,提高水运行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发展壮大航运业,继续大力培育和发展水路运输市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运输需求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迅速增长,作为大宗商品长途运输的一种主要方式,水运行业靠着自身的独有优势,在未来必将进入发展的“黄金期”。本文立足宫阳市内河水运,从完善水运基本要素、宏观政策走向、区域交通规划、区位优势和水运自身特点出发,论述富阳水运业所具备的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